2004年在数码单反相机(DSLR)的发展历史中将占据特殊的位置:佳能 EOS 300D和尼康 D70一路刀光剑影的价格战终于让DSLR走下神坛,因此将2004年称为DSLR的“消费市场元年”也不为过;美能达在2004年正式推出α7D,日系五大相机厂商终于全部到齐……

去年最火的数码单反当属尼康D70,不知今年谁领风骚
当然,“数码”这个定语使得DSLR更多是一种“电子设备”而非是“光学仪器”,按照摩尔定律,即将到来的2005年,酝酿的将是更为轰轰烈烈的变革。其中,三大看点无疑是2005年DSLR市场的重头戏。
2003年,奥林巴斯在柯达的协助下推出了4/3系统的E-1。一年后,E-300以低价入市,对D-70和300D的价格战无疑是火上浇油,让更多的用户感到无从选择。而对于奥林巴斯来说,4/3系统的成败无疑是一场世纪赌博――在罢手单反市场多年后,4/3系统无疑是奥林巴斯再度回到高端相机领域的希望,何况这此还有柯达的助力。4/3系统的吸引力自然不能小看,独特的近焦阑设计,从而能够让光线几乎垂直地射入影像传感器,从而中心与边的区别不大(正好解决了全幅的问题)。全新的光学设计、全新的卡口、全新的CCD设计和尺寸,充分显示了奥林巴斯轻装上阵的优势。

奥林巴斯E-300市去年年底上市的4/3系统生力军
但同时,对于许多摄影师来说,奥林巴斯的这一步实在是跨得太大了点!尤其是对于尼康、佳能这样的厂商来说,DSLR的巨大优势就是拥有丰富的高品质镜头群(这一点对于采用尼康F卡口的富士也一样),但4/3系统则是场革命,要革掉他们这一积累多年的家底,显然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两年来,还没有哪家厂商在4/3系统上要表示跟进的意思,即使是一贯前卫的适马也只是象征性地出了几款4/3镜头。因此对于E-1和E-300的用户来说,镜头数量的不足就是大问题了。虽然奥林巴斯也准备了几款品质不错的,但要对抗佳能EF70~200/2.8L IS和AF-S 85/1.4ED这样的经典产品还是颇有难度。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摄影最重要的还是合适的机身、镜头搭配,比如体育记者用EOS 1D Mark II+EF70~200/2.8L IS而人像摄影用S3pro+AF-S 85/1.4ED。而4/3系统所欠缺正是这种“唯一合适”的机身、镜头组合。

遗憾的是奥林巴斯4/3系统目前的镜头群阵容还不够强劲
行业发展的一贯规律是,只有赢得超过市场占有率半数以上厂商支持的标准才有可能成为事实上的标准,4/3系统曲高和寡,前途堪忧。2004年D70与300D的价格角力充分显示了“CN”大战不仅仅是“粉丝”间的口水战,E300更是半路杀出。2004年10月之后,尼康、佳能的轮番降价更是让人瞠目结舌,更让早出手一刻的色友们后悔不已。但一个疑问是,按此降法,DSLR的价格底线究竟在哪里?

尼康CP8800功能虽强,但是其价格非常尴尬
显然,目前的DSLR套机不足8000的价格已经把一些高端DC逼到了尴尬的境地,其中也不伐尼康、佳能两家自己的产品,如Coolpix 8800和Pro 1。以Pro 1为例,这款标上了佳能L红圈标记的产品本来被寄予厚望,结果却遭遇滑铁卢,虽然有种种原因,但与300D的价格倒挂无疑是主要原因之一。无疑对于Pro 1瞄准的发烧级用户来说,300D在操控、快门迟滞、成像品质等方面无疑更具诱惑。考虑到低端DC市场受到手机的大力挤压,DSLR是否继续从高端施压,显然对2005年的DC市场是一个决定走向的关键。

2004年后半年,D70在降价上采取主动攻势,赢得不少市场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分析,就会发现这场价格大战并不代表着DSLR价格走向的全部内容。因为厂商在制订产品的价格策略时,首先会分析产品的目标用户群。如D70、300D、E300这样的产品,其所目标用户就是摄影发烧友,因此产品的定位就是“高档消费产品”。随着市场的高速增长,通过采用具有侵略性的价格是赢得更大市场份额的不二法门。同时这些产品在材料和工艺等方面会尽量降低成本,其整体质量和针对专业市场的产品不可同日而语。

而针对以摄影为职业的专业摄影师市场,厂商们就会采取更稳健的策略。因为这一用户群相对比较稳定,同时采购设备时首要考虑的是产品的性能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价格。比如佳能的1D系列和尼康的D2H,针对的是使用环境苛刻的体育记者,因此在机身的坚固性、高速连拍速度等方面都达至极致,虽然像素不高而且价格不菲,依然是深受欢迎的设备。而富士S2pro/S3pro产品的一贯用户是专业影楼市场,因此始终将成像质量放在第一位,同时注重于产品的性能价格比,目前S3pro依然是20000元内唯一能达到1200万像素级别的DSLR。
当然,2005年的DSLR还有其它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关注,但以上三点无疑是将决定DSLR发展方向的关键。在这个基础上,就看八大厂商各显神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