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WiFi技术,大家肯定会联想到尼康D2X以及佳能的顶级数码单反,柯达在两年前曾经在EASYSHARE ONE底座上面添加WiFi功能,但价格昂贵,并不具实用价值。可以说,2005年尼康推出的COOLPIX P1/P2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它宣告数码相机的无线时代已经到来,更让WiFi真正运用在民用消费级数码相机中。
说起WiFi,其实从最简单的定义来讲,WiFi是由AP和无线网卡组成的无线网络,AP一般称为网络桥接器或接入点,它是当作传统的有线局域网络与无线局域网络之间的桥梁,任何一台装有无线网卡的电子设备都可以透过AP去分享有线局域网络甚至广域网络的资源。尼康利用这个原理,在数码相机上实现了数据的无线传输。
P1/P2在屡次降价之后,取得了成功,消费者已经开始接受这个新概念,同时也对相机的性能进行了肯定。尼康趁胜追机,在今年年初推出P3,并且加入了VR光学防抖,这也是尼康首次把VR系统运用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上面。究竟增添了光环的P3能否承载大任,VR防抖系统真的有描述中那么神奇?接下来通过我们的评测,给大家一一揭开这个谜底。

尼康 Coolpix P3 参考价格:3080
虽说P3是P系列的升级机型,但在外观设计上,P3和前身P1/P2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去除了手柄设计,将正面线条改成了圆弧状,更加圆润可爱,符合目前流线型,走时尚路线的大众审美观。可能有人觉得,如果没有手柄,势必会对握机的稳定性造型影响,其实不然,P3采用人体工程学原理,在提高便携的同时,手感相当不错,握机稳定性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只是对于手掌比较小的MM们来说,单手拍照可能有些困难。尼康P3的机身经过特殊处理,手感舒适,在体积方面,尼康P3虽然在功能上有所增加,但相比前身尼康P2来说,重量都是170克,长和宽也都是相同,厚度更是从39mm减为31mm,我估计和手柄的取消有一定关系。

尼康P3的正面看起来很有光泽,顶部和两侧有镶嵌的金属装饰条。镜头的设计没有变化,就连参数也是和P2完全相同。和其它相机一样,P3的一些主要卖点都贴在正面——WiFi无线、810万有效象素、3.5倍光学变焦、VR减震系统。在镜头的上方是对焦辅助灯和闪光灯,它比P2的设计合理多了,特别是闪光灯,不但造型漂亮,而且辐射面积增大,拍摄微距的时候,暗部面积明显减少。此外,P3的麦克风设计也和P2有所不同,被设计在镜头的左下方,非常隐蔽。
尼康P3背面的设计和前身P2没有太大区别,2.5英寸15万像素非晶硅TFT显示屏占据接近70%的空间,这也使得按键区的布局较拥挤。LCD显示效果,虽然和索尼T系列23万像素屏幕相比在参数上差距较大,但实际使用中体现的并不明显,特别是在光线比较好的情况下。当然,在光线不太好时,或是在室内日光灯下,屏幕感觉层次不清,色彩偏淡,暗部有噪点出现,幸好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屏幕右侧从上到下依此是变焦按钮、菜单按钮、五维多功能控制键、回放按钮和删除按钮,这个排列顺序和L系列和S系列非常相似,功能也完全相同,我个人觉得,既然背面按键布局拥挤,要么把变焦按键变成拨杆设计,要么适当精简1-2个功能键,这样不但美观,操控性更好。


说句实话,我尼康P3顶部的设计不是很喜欢,对称式布局,采用金属面板,虽然能够提高档次,但是很容易留下指纹,特别是快门按键的那部分,使用频率极高。顶部从左到右,分别是VR防抖开关、模式转盘、快门按键和电源开关。从手感来说,快门按键的面积比较大,但键程较长,且偏硬,新手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此外模式转盘的阻尼太小,稍微一碰就是一档。夜景样张分析
很多选择P3的朋友相信都是看中其VR防抖系统,在一般情况下VR可将安全快门降低两档或以上。因为在夜景拍摄中我也偷懒不拿脚架了,走在路上想拍就拍比用脚架轻松很多。以下样张拍摄时使用的快门在1/4-1/8s之间ISO 100,照片整体没有明显的模糊现象,尼康的VR防抖果然厉害,防抖效果出色。当然,防抖不是万能的,对于光线太暗的环境P3也是无能为力。P3的夜景成像质量一般,虽然成像较清晰,但微粒略粗,噪点也较为明显。总的来说P3在夜景中的表现不错,光学防抖在夜景拍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P3在噪点控制上还是有待提高的。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尼康P3主要参数:
•1/1.8英寸810万有效像素CCD
•3.5倍光学变焦VR防抖镜头
•配有WiFi无线传输功能
•2.5英寸15万像素LCD
•内置23MB内存,使用SD卡作扩充
卖点:尼康P3德最大卖点当然就是我们在文中提及最多的VR光学防抖功能,此技术是尼康的独门秘技,拍照时通过内置可位移镜片作运动补偿相机的抖动,可有效降低2-3档快门速度。同时尼康消费相机上的全景拍摄和经优化的脸部优先对焦功能也是P3的特别之处。
大部分人选择家用数码相机的标准是怎样的呢?要求大屏?要求实用性强?性价比高?还是要使用方便时尚美观呢?当然最好就是一机可以满足所有要求,那么P3又能满足多少愿望呢?首先大屏,2.5英寸的LCD属于现在的主流尺寸而且其显示效果不错;第二实用性,作为家用机P3配有独家VR光学防抖,WiFi配置还有光圈优先等手动操作相当实用;现在P3的市场售价为3000元左右,性价比已经不错了,但我觉得理想价位在2500元左右;最后说到使用方便,P3有多种场景模式和自动档,菜单设置合理而且P3机身设计简约时尚,深灰色金属机壳表面经磨沙处理更现稳重。总的来说P3是一部比较理想的家用机,功能全面而且出身名门,优质的成像更是消费者选择的最大理由。在竞争激烈的数码相机市场,P3有着不俗的竞争本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密切留意P3价格的变动。经过详尽测试我们决定给予尼康P3四星级产品称号。

尼康 P3
项目
单项总分
单项得分
外观设计
20
17
操作手感
20
16
功能
20
16
镜头
20
17
样张效果
10
8
性能价格比
10
7
最终得分
81VR光学防抖镜头
镜头方面,P3配备3.5倍光学变焦尼克尔镜头,6组7片结构,6片六角型光圈,焦距提供相当于35mm相机的36-126mm,最大光圈F2.7-F5.3,参数和P2基本一样,并没有配备尼康的ED超低色散镜片。

不过配备VR防抖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尼康P3的稳定性,同时弥补了由于缺少手柄所造成的遗憾。整套系统是采用光学镜片偏移式原理来矫正手振,由检测部分、补偿振动镜片组和驱动控制部分等组成,并依靠补偿振动镜片的浮动来矫正因为手振而引起的影像模糊,此前这一技术被运用在尼康中高端相机中。P3有两个不同的防抖模式,其中普通模式是弥补在手持拍摄时容易产生的镜头轻微移动问题,而动态模式则是用来补偿更明显的移动,如在移动的车辆上进行拍摄,但会对追随拍摄时产生的移动进行抵消。或许很多人会觉得,普通模式有些多此一举,但我不这么觉得,虽然光学防抖和电子防抖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光学防抖还是会对画质造成影响,所以在普通模式下和追拍模式下,照片的细节部分还是有差别的。


下面提供关闭VR防抖和开启VR防抖(普通模式)的成像对比,可见防抖效果比较明显。拍摄时使用的是1/4左右的快门,在没有防抖的情况下要得到清晰的照片基本是不可能的,而开启防抖后就算不是专业摄影师用户也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照片,这正是防抖的魅力所在。

防抖关闭 快门:1/4s

防抖开启 快门:1/4s其它功能方面,尼康P3采用一块1/1.8英寸的830万像素CCD,这在消费级数码相机中,配置算很高的了。ISO感光度最小50,最大400,快门为8 -1/2000秒。作为一款中端机型,P3还是能够进行一些手动调整,例如光圈优先、自定义白平衡等,此外,为了满足入门级用户的需要,还内置了16个普通场景模式和9个高级场景模式,并且支持日期打印功能。P3开机速度一般,镜头伸出需要1秒多,在保存高像素照片的时候,可能由于缓存比较小,需要等待。在动态拍摄能力方面,尼康P3可以拍摄640*480分辨率下30帧/秒的有声动态影像,存储格式为MOV,如果进行录音的话,存储格式为WAV,但最长不能超过30秒。
无线传输发射装置依然位于机顶左侧,不过体积已经比第一代的P1/P2大大缩小,造型更时尚化,在数据传输的状态下,上面的蓝色指示灯会有闪动提示。目前应用其WiFi功能比较多的还是数据传输,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设置,就可将拍照结束之后立刻通过无线传输到电脑。如果购买PD-10无线打印适配器的话,还可以在PictBridge的打印机来进行无线打印。因为以前我们有过类似测试,所以在这里就不在浪费篇幅详细介绍了。

存储方面,尼康P3依然采用SD卡作为扩充介质,内置23MB空间。供电方面,使用的是EN-EL5型3.7V 1100mAh锂电池,这块电池的表现有些出乎意料,我们在始终打开防抖模式和LCD显示屏的情况下进行测试,大约可以拍摄210张照片。

P3数据接口设计非常特殊,在机身的左侧,这是一个数据公用接口,换句话说,就是USB和AV传输都依赖它。不过遗憾的是,它只支持USB 1.1,所以在大容量数据传输的时候,速度有些慢。

最后还不能忘记说的就是脚架孔。尼康的考虑看似人性化,将其设计在一侧,这样即便架设在三脚架上,也不会影响换电池和存储卡,但170g的体积如果架在小三脚架上明显不稳。在菜单设计方面,尼康没有像在外形上那样大的改动,基本上延续了P系列早期的菜单设计,配合新功能,增加了一些设置。
在取景的状态下,屏幕的左上角会显示当前拍摄的模式,右上角显示的是闪光灯状态等;VR防抖功能是在LCD的右侧提示;其它像画面质量、微距、感光度、曝光补偿、光圈快门、剩余拍摄张数等信息都在屏幕最下方显示。在短片拍摄状态,也是可以打开VR防抖功能的,只是剩余拍摄张数变为了摄影短片拍摄剩余时间。回放状态显示图片详细信息。缩略图支持四、 九、十六宫格模式,在单张显示的状态下,还可以通过D-Lighting功能,对图片的亮度进行调整。

将模式拨盘调到SCENE,这时屏幕会显示16种预设的拍摄模式以供选择,不但可以通过图标区分,同时还可以调用帮助功能,通过阅读文字的方式来了解每一种模式的应用范围和特点。这16个模式中最特别的就是全景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可以实现三张图连幅,自动进行拼接,效果很不错。而人像脸部优先对焦是尼康全线消费DC设有的模式,这是自动对焦的一种方式,专为人像拍摄设计,通过该对焦系统,相机会自动把焦点放在人物的脸部,让使用者能更轻易获得清晰、优秀的人像照片,这对于入门级用户来说很实用。

拍摄菜单主要是对P3进行拍摄设置,像测光模式、白平衡、影像锐度、饱和度、影像品质等可调整。其中连拍模式更是丰富,可以实现连续拍摄(约1.8fps)、 连拍16张(约1.7fps),、超高速(约30fps)、5 张缓冲 (约1.8fps),以及间隔定时拍摄。

这是相机功能设置,比较全面,我们以前在评测L2和S5的时候也都曾经详细的介绍过。

镜头锐度测试
在镜头配置上P3和其上一代机型P1使用的镜头是一样的,3.5倍光学变焦镜头,焦距等效于35mm传统相机的36-126mm,光圈F2.7-F5.2。不过,尼康在此镜头的基础上精心注入了防抖设计(镜片位移),让这枚家用机上的尼克尔镜头不再平凡。接着我们通过软件测试这枚镜头的锐度,相机感光度设定为ISO 100,使用P档在关闭防抖和开启防抖的情况各对ISO 12233标板拍摄,然后再用软件对成像进行分析。测试结果为,关闭防抖情况,镜头中央锐度1584 LW/PH,边缘锐度1578 LW/PH。对于800万像级别机型和以锐利著称的尼克尔镜头来说此锐度并不高,或许尼康认为柔和一点的成像更适合家庭用户,不过其镜头成像的平衡性是非常值得称赞的,镜头中央和边缘成像锐度的差别几乎可以忽略。而在防抖功能开启(标准)的情况下,镜头中央锐度1590 LW/PH,边缘锐度1528 LW/PH。可见防抖功能开启对成像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也是光学防抖技术相对电子防抖或高感光防抖的最大优势。

(防抖关闭 镜头中央锐度)(防抖关闭 镜头边缘锐度)

(防抖开启 镜头中央锐度)(防抖开启 镜头边缘锐度)
镜头色散测试
除了锐度外,色散也是影响成像的重要因素,色散在数码相机上通常表现为我们所见的紫边,色散跟镜头质量有密切关系,不过在数码相机上由于感光元件特性的关系,紫边的出现也跟数码相机的内部处理有关。P3在色散上的表现不是很稳定,在关闭防抖时测得中央色散为0.602 pixels,边缘色散为1.10 pixels,而在防抖开启的情况下,中央色散为0.219 pixels,边缘色散为0.919 pixels,我不知道色散跟防抖是否直接相关,不过从另一侧面看,P3在色散控制上的表现并不十分稳定。从成绩看,中央0.602 pixels略偏高,边缘上在1.00 pixels左右还算理想,毕竟是消费机这样已经不错了。

(防抖关闭 镜头中央色散)(防抖关闭 镜头边缘色散)

(防抖开启 镜头中央色散)(防抖开启 镜头边缘色散)色彩倾向表现
在色彩倾向测试中P3是我自进行测试以来,从数值上看色彩最忠实还原的一款。在户外对24色标板拍摄再经专业测试软件分析,我们首先看平均色彩差异数据,P3成像的平均色彩差异仅为100.8%(以100%为标准),这是超级忠实的还原了,因为光线经过镜头镜片折射,经过CCD,又经过处理器,最后的成像颜色肯定有偏差。当然我们也不能只看这个平均数据,因为平均数据低其中也会有抵消的可能。在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在各色彩的表现,其中方块表示色板的原色彩,圆圈表示相机的成像色彩,大家可以直观比较。图中可见,蓝色、黄色的偏向相对明显一些。

色彩差异表现
同样是对成像色彩进行测试,不过色彩差异针对的是相机的白平衡还原能力。以下测试图,底色的方块表示相机真实成像色彩,中间色块表示经曝光校正后的色彩而右下角的小方块表现色彩标板原始色彩,通过对比和色彩的差异一目了然。相比其他品牌的相机来说,P3的色彩差异并不大,从最下面的6个色块看P3的白平衡还原能力也不错,偏色并不严重。这是从测试结果看的,更直观的色彩还原情况请大家继续留意样张测试部分。

尼康向来不跟风,当年大屏DC大行其道尼康的家用Coolpix XXXX系列延用2.0英寸的LCD,如今大家都在打高感光招牌的时候尼康依然坚守ISO 50/100/200/400的阵地。其实尼康也有自己的道理,在1/1.8英寸的CCD上挤下800万像素已经不容易了,这对噪点的控制也带来一定的难度,在控噪技术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尼康还是踏踏实实地做相机的。下面先来看看P3各档ISO的噪点情况,ISO 50噪点值1.00、ISO 100噪点值1.01,ISO 200噪点值1.01,ISO 400噪点值1.73。从噪点走势图可见P3在ISO 50-ISO 200的噪点表现是相当相当平均的,数值几乎无变,而在最高感光度上噪点值飈升至1.73。ISO 400 1.73的噪点值对于800万像的消费机型来说也不算过分,不过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P3最高感光度只有ISO 400的部分原因。不管怎么说对于一款家用机来说有防抖功能已经相当不错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手抖的出现,这比牺牲成像质量用高感光防抖要好多了。

镜头畸变测试
对于36-126mm焦段的P3来说控制镜头畸变应该不成问题,我们先看看测试成绩。镜头广角端畸变值-3.58%,表现为较明显的桶形畸变,长焦端畸变值-0.163%,表现为轻微的桶形畸变。从数值看广角畸变比较严重,跟一般28mm广角的畸变值差不错啦,不过从成像看广角畸变似乎又没那么严重,而长焦端的畸变控制就比较好。镜头畸变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是控制在人们可以忍受的范围就可以了,要求不用太苛刻,况且很多喜欢使用超广角的朋友也正是喜欢畸变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力。

(镜头广角端畸变)(镜头长焦端畸变)

(镜头广角畸变值)(镜头长焦畸变值)在测试部分P3的表现中规中矩,虽然锐度不高但整体的平衡还是不错,在噪点控制上虽然低感光度段控噪比较平均,不多噪点值偏高,有可能影响成像的细腻性。其余在色彩、成像畸变和色散控制上的表现都是让人满意的。数据归数据现在我们进入实拍样张部分,大家可以在软件测试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样张对P3的成像有更多的了解。相信实拍样张可以更直观的为大家参考,对成像的清晰度、细腻度、色彩等不同用户会有不同的要求,实拍部分分为风景样张、微距样张、夜景样张。
风景样张分析
样张是在早上八九点拍的,当天阳光不错,还算是蓝天白云的好天气。先从照片的整体效果看,P3的成像色彩比较自然,真实。整体感觉比较柔和,虽然锐度一般但清晰度还是可以接受的,从第四张样张看对屋顶的雕刻有所表现。在逆光情况下的清晰度略差一些,成像的宽容度也是一般。点击查看原图,拥有800万像素的P3原图尺寸非常大(3264 x 2448),可以满足打印大尺寸照片的要求。但原图的清晰度和照片细腻度都有所下降,而原图查看边缘紫边不是十分明显,这是值得称赞的。总体看P3在风景试拍中的表现不错,而且P3还有P(程序曝光)和A(光圈优先)模式,让有一定拍摄基础的用户有更多的拍摄乐趣。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微距样张分析
P3微距的最近对焦距离为4cm,我认为这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太近的话会遮挡光线,物体变形也比较明显。再加上800万像素的图像尺寸,放大再加倍。P3的微距成像不错,色彩鲜艳,画面细腻,成像锐度清晰度都让人满意。一般微距拍摄相机与物体的距离都很短,这直接影响成像的景深,微距拍摄景深很短,不过在P3上我们可以采用A(光圈优先)档在光线充足的拍摄环境下将光圈收小,这样会得到大一些的景深,或许会给大家另一种感觉。这面两组照片是P3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的同一场景成像对比,虽然效果没有单反相机的明显不过大家应该可以分辨出来,大家在以后的拍摄中不妨试试。

(点击查看原图)


(最大光圈 点击查看原图)(最小光圈 点击查看原图)


(最大光圈 点击查看原图)(最小光圈 点击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