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进入门槛太高,数码单反只是几家传统相机生产厂家的特权,佳能、尼康把持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其余像奥林巴斯、宾得、富士、适马也仅是守住自己的一块特定市场空间,在夹缝中生存。但到了去年,局势开始发生变化,传统消费电子厂商开始大规模进军数码单反市场,先是索尼兼并柯美的单反资产,推出自有品牌数码单反,使传奇的美能达α卡口得以延续,加上蔡司加盟,风头一时无两;同时松下也携徕卡镜头推出4/3系统数码单反。
而我们今天的主角三星也从年初开始推出数码单反,初期的两个型号GX-1L、GX-1S都是以宾得的成熟机型为基础,但镜头的商标变成了德国名厂斯耐德。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套三星GX-1L双镜头套装的实力。

说起三星的消费电子产品,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小到手机相机,大到彩电、笔记本,都有三星的身影。不过,与三星在其他领域的成就相比,它在相机领域的战果还不是很明显。能让我们知道三星数码相机的存在的机型,可以追溯到三年前的V3/V4了,它当时和佳能A70/A80性能接近,价格也相当,杀的难解难分,也就是凭借这两部名机,三星奠定了它在相机也的基础。后来,三星鲜有出名的机型,只有一个i5独树一帜,凭借着mp3功能得到了不少用户的青睐,而后,三星转向高端市场,推出了PRO815,超大的光学变焦比,超大的LCD,性能横扫高端DC市场,单从PRO815就足见其对高端市场的野心。终于通过与宾得合作,三星推出了GX-1S和GX-1L,终于涉足了数码单反,弥补了产品线的空缺。

而宾得在数码相机领域,可以说是一直不得志,但实际上,宾得的历史也同样辉煌。1952年,宾得就做出了日本第一台单反相机;1954年,宾得的Asahiflex Ⅱ为世界上第一台装备反光镜的照相机;1957年,宾得的Asahi Pentax为第一次将五棱镜融于光学取景系统的相机,这些足可见其历史的悠久。而且宾得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日本相机品牌之一,后来中国的凤凰单反相机,也是采用宾得的PK卡口。而在中画幅领域,宾得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过,在从胶片转数码的过程中,宾得大大的落后了,虽然也推出了ist D这样经典的机型,但根本就没在中国大陆上市,错过了市场的开发,而后,ist Ds的上市又大大落后于主流的D70和350D。
一个新兴的电子巨无霸加上一个落魄的相机贵族,得到的GX-1L会是什么样的一部相机呢?

GX-1L同它的姊妹机GX-1S的差别如下:
1.GX-1S使用五菱镜取景,视野率达95%,放大倍率则为0.95X;GX-1L使用五面镜取景,其视野率为96%,放大倍率为0.85X。
2.GX-1S的对焦系统为11点自动对焦,而GX-1L为单点对焦。
3.GX-1S的连拍速度与GX-1L均为2.8fps,但是前者最多可连拍8张JPEG或者5张RAW,而后者最多只能连拍5张JPEG或者3张RAW。
4.GX-1S有4种数字滤镜,GX-1L有5种,后者比前者多出了一个明亮(Brightness)滤镜。
前代机型
同类机型
宾得ist DL
宾得 *ist DL2(5900元)
宾得 *ist DS2(7600元)
尼康 D50(5300元)
奥林巴斯 E500(5400元)
奥林巴斯 E330(7050元)
佳能 350D(6000元)
这个价位上的竞争对手实在是太多了,和它们相比,三星在性能上基本没什么优势,最大的特色莫过于完美支持以前PK口的老镜头而已,它要如何才能竞争过别人呢?欲知详情,请看我们下面对它的评测。设计
这个设计没啥好说的,完全是克隆*ist DL2过来的,机身很小巧,正面看起来比较秀气,不会像D50那样粗犷,手柄有一个比较大的内切弧度,上面还有皮革包裹,握持比较舒适,从手感上来说,虽然不如D50好,但比350D细小的手柄舒服多了。背面是一个巨大的LCD,而按钮则非常少,显得很简洁。它的参数显示屏在右键,左肩则是模式转盘,空间利用比较合理。

GX-1L机身主体材质为工程塑料,表面为黑色烤漆,使得塑料感不是很明显,机身为菲律宾制造,做工还不错(不过我还是希望是made in china的)。
总的来说,GX-1L的设计还是不错的(严格来说是宾得*ist DL2的设计不错),外形专业之余能显出相机自己的风格来。
镜头

由于是宾得原型,所以采用的卡口是宾得口,但是,由于三星和德国的施奈德的良好关系,所以,这支镜头也是标以施奈德-KREUZNACH。这支套头叫D-XENON 18-55mm焦距,最大光圈F3.5-F5.6,滤镜口径52mm。和其它几部DSLR的套头相比,GX-1L的套头做工明显比350D好一个档次,手感比较舒适,做工精致,漂亮的蓝圈也是比较显眼的。


而我们拿来评测的还有一直55-200mm的长焦镜头,这支长焦镜头别看小的可怜,但配置可不俗,具有ED低色镜片,最大光圈F4-F5.6,滤镜口径也是52mm。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由于广州宾得镜头不太丰富,尤其是二手的更加少,所以这个长焦还是很必要的,不要小看这个小的要命的长焦,它的光圈一点都不比传统画幅的长焦小,但由于是小像场,尺寸可以做的更小。


GX-1L使用了APS-C规格的CCD,该CCD的尺寸为23.5×15.7mm,有效像素为600万像素,镜头转换系数为1.5。

LCD和光学取景器

GX-1L采用2.5寸TFT LCD,约21万像素,这个规格在入门DSLR中属于比较高的,远比350D和D50要大,它的显示效果非常鲜艳,颗粒也很细腻,可视角度也比较大。和我自己的350D比起来,GX-1L的显示效果好了一个等级,而且,在强光下,这块LCD仍旧能保持比较高的亮度,但是,我的350D就差好远,黑乎乎的。

除了回放用的彩色显示屏以外,GX1L的右肩还配有一块参数显示屏,参数显示屏的字体非常大,读数比较容易,不过,遗憾的是,没有背光,晚上就不能用了。
GX-1L的光学取景器亮度不是很高,都是套头的情况下比350D亮度偏低,而且,这个LCD不是像多数DSLR那样标出对焦点的,只有中间一个对焦区域,简化的实在太厉害了。
闪光灯

GX-1L的闪光指数是15.6,比350D稍大,由于是传统布局,所以它不能像E300那样把闪光灯弹的很高,但这个高度也是可以接受的了。GX-1L具备热靴,三星这次也有闪灯配套推出,但同时也是可以兼容原来的宾得闪灯。
接口
GX-1L的接口布置在机身左侧,外有橡胶垫保护,但对于单反用户来说,大家都更习惯用读卡器,用这些接口的人是少之又少。

存储卡和电池

现在市面上最便宜的存储卡就是SD卡了,1G只要160元,便宜的让人眼馋,同SD相比,CF的优势几乎丧失殆尽,首先是价格,比SD卡要贵上50块,而速度和SD基本一样,块头大了1圈,虽然CF插槽背后有Micro Drive撑腰,但MD现在还不成熟,稳定性和耗电量都不尽人意,所以,SD卡很有可能成为入门单反的新标准。GX1L的电池是使用最廉价的5号充电电池,使用1800mAh超霸镍氢充电电池一次可以拍摄290张左右,休息一阵再开机还能“回光返照”再照几十张,续航力相当不错,不过,这一把电池就重了些,我带相机出去拍摄的时候,也带了个闪灯,一共带了12节电池,那个恐怖啊,4个机用,4个灯用,4个备用,好沉。不会话说回来,因为是5号电池,在外地很容易找到替代产品,花10块钱买4节碱性电池照200张没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机顶按键比较少,不像D50和350D那样顶部设有快捷键,GX-1L的左肩是模式转盘,为倾斜布局,可用左手拇指才作,右边手柄顶部是快门和电源开关,这个电源开关也保持了宾得istD系列的特色,就是向右有景深预览功能,我个人认为比350D这种设置在机身正面要顺手的多。除此之外就是在凹槽内的曝光补偿键了,方便进行曝光补偿的组合键操作。

机身按键

机身背面可以说是相当简单,比起佳能20D之类的可是差了好远,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简洁。背面LCD的左手边是4个快捷键,和佳能的布置非常类似,我用起来比较亲切,右手是个方向键,方向键上面是拨盘,下面是功能快捷键。可以说,GX1L的按键设计完全是照顾了入门玩家,尤其是从DC过渡到DSLR的用户,因为它的操作完全是DC化的,而快捷键和快捷菜单的设置又大大方便了操作,提高了操作速度。

总体来说,GX1L的操作算是入门单反中操作最简单的了,比起NC两家的都更容易上手,没有什么组合键的操作,很容易上手。
菜单操作
这是切换模式时的界面,有简单的提示,适合初学人士使用,但我觉得,这个功能是给因为GX1L的参数LCD没有背光,在全黑的时候只能靠这个来显示,不然就得自己带手电筒了(带NOKIA的手机也可以)。

菜单一共分4页,每页最多有三屏,还是比较短的,选项可以进入子菜单,没有第三级菜单。在菜单中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选项,测光定时器,比较罕见。

按下Fn键后的快捷界面,方向键所代表的参数可以自己设定,非常个性化。后面4张是4个方向的菜单。

回放界面,回放界面的全参数显示非常详细,连JPEG设置都显示出来了,350D就不行。

总的来说,GX1L的菜单很DC化,浅显易懂,极其容易上手。PK佳能350D

虽然350D的配置比GX-1L的配置要好一点,但毕竟年代比较久远,GX-1L算是后起之秀了,还是具备一定可比性的。

从机身的对比图我们可以看到,两部机的size差不多,一个很明显的差别就是LCD的尺寸和手柄的设计,和GX-1L比起来,350D的LCD小的要命,只有2寸(我测过这么多部DC,多数都比350D的LCD尺寸大,唉,害得我用自己的机的时候回放浏览很不习惯)。而手柄也是,比GX-1L小一圈。这么比较下来,GX1L的外观上要胜出350D一筹。不过,在手感方面,还是350D的更扎实,感觉也更硬,而GX-1L的则塑料感过强。
下面是套头的比较,虽然参数完全一样,但和350D那憨厚的“小胖”比起来,GX-1L的套头要秀气很多,属于细长型的,而做工差异就很明显了,350D不会是狗头中的极品,连防滑螺纹都这么偷工减料,而GX-1L则是精致的锥状防滑凸起。




还有个细微的差别就是镀膜的颜色了,350D套头是紫红色的,而GX-1L的是黄绿色的。
接驳手动头
虽然已经是2006年了,但一些很古老的手动头仍旧能使用,因此,看数码单反的镜头兼容性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对手动头的支持。先说尼康,卡口一直就没换,但DSLR在接了手动头以后虽然能测光,但无合焦提示,比较郁闷;佳能就不同了,很干脆的换过卡口,因此不直接支持自家的手动头,但是,可以通过转接环接多数厂家的手动头(因为C的卡口够大、法兰焦距短),而且,前段时间,我们网易也评测了一个转接环,可以实现N家镜头在C家单反上的测光和合焦提示;再说说宾得,宾得的手动镜头也是历史悠久,不用自然可惜,因此,宾得直接支持手动镜头,并且有合焦提示。


这次,由于身边没有宾得的玩家,只好问一个玩凤凰胶片机的同学借了个理光的标头,看来除了宾得和凤凰,连理光都有PK口的手动头。其实玩手动头的话,标头是最便宜的了,一个标头也就几十块钱,然后就能体验到手动的乐趣了。

可以看到,结了手动头的GX1L还是挺PRO的样子哦。画质
白平衡
为了说明GX1L白平衡的倾向,在这里用同场景的350D和GX1L的样张做自动白平衡对比。可以看到,GX1L的自动白平衡相对350D的自动白平衡来说更加真实,但是不怎么讨人喜欢,而350D的虽然偏暖,但色彩还是很讨人喜欢的。






GX1L 350D
紫边
无论是哪款低端DSLR,它们的套头都是紫边巨大的,GX1L的套头虽然做工出色,但是仍旧逃脱不了紫边严重的噩运,不过,它的紫边都是出现在边缘,中央部分还是可以接受的。

原图

截图
锐度


GX-1L 350D

中央局部截图 中央局部截图
从两个套头的全开光圈中央成像来说,GX1L的锐度明显要高于350D套头的锐度。不过,我感觉这种锐度和D50的套头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套头变形和暗角
下面是套头广角端和长焦端的测试样张,可以看到,两只头的变形都差不多,广角端桶形变形控制还算凑合,长焦端的枕型变形控制比较好。
而暗角方面在18mm端,两只头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边缘失光现象,当光圈收到F8后情况好转很多。






套头边缘成像

边缘成像我们仍旧采用上面的样张,这次截取左上角部分的局部做对比。这次的差别比较明显,GX1L的套头边缘成像明显要好过350D的套头,而且,GX-1L的套头收缩光圈后锐度改善的很明显,到F8的时候已经比较让人满意了,而350D收缩光圈后改善很小,即使到了F8也不太让人满意。
套头最大放大率对比

GX-1L 350D
两只头都具备微距功能,在最大放大率上,350D套头轻松胜出,它比GX1L的套头放大率要大不少。
接手动头画质
同新的AF镜头比起来,二手的老MF镜头最大的优势就是便宜,但是我们会怀疑它的镀膜是否还能在数码单反上有同样的表现,因为CCD的感光单元排列方式与底片不同,因此DSLR对镀膜的要求更高。
和尼康一样,宾得在从手动对焦到自动对焦转换过程中保留了原来的卡口,但支持,下面的样张使用的是理光55mmF2的标头,二手市场价格大约在50元内,非常便宜,但出来的照片其实还是不错的,在F5.6的时候,锐度也可以接受了(如果是全开光圈,画质就难以让人接受了),色彩也比较漂亮。

原图

局部截图








从上面的评测我们可以看出,GX1L在低端数码单反中属于比较有个性的一个,比如使用5号电池,超大的LCD,可以完美的接驳手动镜头等功能,是其它几个入门DSLR所不具备的,但是,它的问题也比较明显,就是功能简化的太厉害,虽然参数上和D50也差不太多,但是,细节上缩水的就比较过分了,最明显的就是对焦点的缩水上,竟然没有对焦点的选择。而在操作上,GX1L则更多的贴近了DC的操作方式,使得从DC过渡过来的玩家能轻松上手。
在镜头方面,虽然购买PK口的镜头比较不容易,但是好在GX1L套机的套头质量也不错,完全能满足入门消费者的需要,等用户玩到了更深的层次再去淘高档的手动头也不错。
可以看出,三星的GX1L更多的是面向普通摄影爱好者而不是发烧友,GX1L也可以看做家用DC的替代机种而不是高端DSLR的简化机种。如果想把摄影作为乐趣,而不是烧的很离谱,那GX1L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评分理由
设计4分,设计完全是istDS的,塑料感比较明显,但手柄的设计很出色,远比350D要好用。
手感4分,由于手柄设计合理,机身厚度也比较大,因此手感相当不错。
功能3.5分,入门单反中功能最简单的了,连对焦点都不能自己选,不过支持老式的MF镜头算是它的一大特点。
便携4.5分,DSLR中属于很轻巧的了。
电池3.5分,虽然不及D70的锂电那般变态,但4节电池也能撑好久的了。
操作4.5分,菜单非常简单,很容易上手,如果有DC使用经验的,使用GX1L几乎无任何问题。
画质3.5分,锐度较高,但色彩太过真实,看起来不是很舒服。
性能3.5分,反应比较迅速,开机时间很短。
参数表
产品类型
单反相机
感光器件
CCD
感光器件尺寸
23.5×15.7毫米
最大像素数(万个)
630
有效像素数(万个)
610
最高分辨率(像素)
3008×2008
图像分辨率(像素)
3008×2008/3008×2000/2400×1600/1536×1024
光学变焦倍数
视镜头而定
数字变焦倍数
无
显示屏尺寸(英寸)
2.5
显示屏类型
高清晰度2.5"TFT彩色 LCD (约21万像素)
旋转液晶屏
不支持
特殊功能
支持高感光度(ISO 3200)
兼容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ME/XP, Mac OS 9.0以上
上市时间
2006年04月
相当于35mm镜头尺寸
相当于镜头焦距的1.5倍
广角镜头
视镜头而定
镜头性能
卡口:PENTAX KAF卡口;可用镜头:Schneider D-XENON镜头;所有PENTAX DSLR镜头;KAF2,KAF卡口镜头,KA卡口镜头,宾得K卡口镜头
对焦范围
视镜头而定
近拍距离
视镜头而定
光圈范围
视镜头而定
快门类型
电子控制焦平面垂直帘布快门,B快门
快门速度
30-1/4000秒
等效感光度
自动 ISO 200/400/800/1600/3200
曝光模式
程序AE,快门优先AE,光圈优先AE,手动测光,长时间曝光(B门)
曝光补偿
±2.0EV,每级1/2EV、1/3EV可调
数据接口类型
USB 2.0
闪光灯
自动、手动、 自动消减红眼、手动消减红眼
闪光灯距离
闪光指数:15.6 (at ISO 200)
外接闪光灯
支持
白平衡调节
自动、日光、阴天、阴影、白炽灯、荧光灯(W/D/N)、闪光灯、手动设定
防抖功能
不支持
连拍功能
每秒2.8张,最多每秒5张 (JPEG),最多每秒3张(RAW)
自拍功能
支持 2秒或12秒延迟,3秒遥控
遥控功能
支持
对焦方式
TTL 5点自动对焦系统、单次AF(带对焦锁定)、手动对焦
视频输出
支持
短片拍摄功能
不支持
MPEG-4视频录制
不支持
录音功能
不支持
菜单语言
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荷兰语,俄语,韩语,中文(中文繁体,中文简体)和葡萄牙语
场景模式
人像,风景,微拍,动作,夜景肖像,闪光灯关闭,情景模式(夜景,海景及雪地,文字,黄昏,儿童,宠物,烛光,博物馆)
测光方式
TTL高精度16分割测光(据镜头与AF信息);模式可分为:平均、中心、多点
存储介质
SD
图像格式
RAW (PEF), JPEG (DCF), EXIF 2.21, DPOF 1.1,PictBridge 1.0
电池类型
4×AA碱性电池;可选:4xAA锂电池、镍氢充电电池、2xCR-V3 (锂电池)
电源使用时间
正常拍摄约310分钟;使用闪光灯:50%使用200分钟,100%使用130分钟
外接电源
6.5V DC
三脚架螺孔
标准螺孔
附带软件
驱动程序,Digimax Master
附件
热靴盖,眼罩,取景窗光掩,相机接环盖,USB线,视频线,软件光盘,吊带,AA碱性电池,使用说明书
颜色
黑色
重量(g)
470
长度(mm)
125
宽度(mm)
92.5
高度(mm)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