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演达墓景区介绍

王朝景区·作者佚名  2006-12-2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市钟山南麓灵谷寺东。

邓演达(1895~1931)字择生,广东惠阳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并参加辛亥革命,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八一南昌起义时是革命委员会委员。1931年8月在南京被捕,11月被害于南京麒麟门外,当地群众冒着风险掩埋了遗体,1957年迁葬于中山陵西侧

邓演达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中国民主革命的勇敢战士,著名的革命家、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农工党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他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和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是三民主义的捍卫者,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英勇斗士,是孙中山得力的左右手。

邓演达墓墓园宏伟,总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墓道人口处为圆形花坛,墓前是一片开阔的绿草地,中间有十字型的水泥甬道将草坪对称分割。甬道两侧列植桧柏、龙柏等常绿树木。草地的东、西两侧建有钢筋水泥浇铸的花廊,花廊曲折延伸,直达陵墓前。花廊两侧遍植紫藤,花廊中还建有方亭,可供游人休憩。

甬道尽头是一水泥平台,面积约2300平方米,邓墓就建在这一大平台中央。墓包为半球形,高4.5米,直径9.2米,水泥浇铸。墓前竖有一块花岗石墓碑,高4.8米,宽1.2米,正面镌刻“邓演达烈士之墓”七个镏金大字,上署“公元一九五七年十一月”,下署“何香凝敬题”。墓碑背面刻有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撰写的碑文,记述了邓演达烈士的生平事迹。墓碑的四周有12根水泥短柱,柱间以铁链相接,碑前还筑有水泥小平台,上面铸有水泥浮雕花圈,两侧对称排列水泥花盒8只。大平台的左右两侧边缘护以石雕栏杆,平台之外林木葱茏,整个墓园庄严肃穆,环境十分幽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