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动物世界

王朝动物·作者佚名  2006-12-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语见《三国·魏·曹冏·六代论》:“夫泉竭则流涸,根朽则叶枯;枝繁者荫根,条落者本孤。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

三国时,魏国初立,魏帝曹丕广求治国良方,欲使魏国富强。大臣曹冏上谏,求多招纳贤才,培己势力,此举以防若有事变,可立於不败之地。冏犹喻曰:“泉乾则流尽,树腐则叶萎;枝茂者遮根,条凋者本孤。故百足之虫,虽死不僵,助之者多也。”力请魏帝纳众贤以固己也。

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

僵:仆倒。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蜈蚣或马陆之多足虫类,虽断其体,亦能屹立不倒。后喻有权势之贵族,或官僚之家,虽已衰败,但仍能维持表面繁荣与兴旺之假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