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蹄类哺乳动物头上的角是最为壮观的,它们的角的形状和大小变化多端,各式各样,有的呈螺旋状,有的轻巧而细长,有的如短剑状,有的呈紧密的螺旋状,还有的有很多分支。羊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头上都长着形状各异的角,它们的角与牛类、羚羊类相似,而与鹿类的角有着极其明显的区别。羊角都是额骨的突起衍生出来形成的对称骨枝,不分叉,外边包着一层坚硬的角质套,套在骨质的角心上,并且随着角心的生长而扩大。角质套可以脱下,角内部是空心的,所以又叫“洞角”,长有“洞角”的羊类、牛类和羚羊类也因之被称做“洞角”动物。与鹿类具有的“实角”不同,“洞角”动物的角上没有神经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后,不能再生长。羊类的洞角长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长,而且不更换角质套。
通常情况下雌性动物是没有角的,但是如果雌雄两种性别的个体都具有教,如在体型较大的羚羊中,雌性是用角来刺伤对手以保护她们的幼仔。那些被雄性个体用来炫耀的角状物,是他们在打斗中使用的武器,这些武器在雄性的发情期中可以增强他们的繁殖信心。雄性所拥有的角状物要远远超出雌性,它们复杂的形状通常是为了在头对头的碰撞中躲避和挡开对手的攻击而形成的。对于鹿来说,成年雄鹿的角是每年脱落一回的;而雄性的羚羊、绵羊和野牛却拥有永远不会脱落的角。战斗通常是力量的考验,交战者每次都会竭尽全力攻击对手。而且北山羊、加拿大盘羊、山羊和麝牛的争斗是很激烈的冲撞,争斗者朝着对手快速跑去,以头互相顶撞,令人吃惊的是任何一个参与者都能禁受得住这样的可造成头部粉碎的撞击。
他们能禁受得住这样撞击的秘密在于他们头骨的结构。就像具有铁头功的人一样,雄性麝牛拥有像防撞头盔一样的头骨,这样的头骨可以充当减震器以减轻冲撞对于脆弱的大脑组织所造成的损伤。撞击所产生的压力是相当大的。例如加拿大盘羊的头骨可以经受的撞击是人类头骨耐受极限的60倍。加拿大盘羊之所以能够而受那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们头骨骨板之间的齿状缝隙使得这些骨板能够移动,从而可以分散碰撞带来的大部分撞击力。
以上这些例子解释了为什么卷入武力竞争中的各种雄性个体会倾向于拥有更大的武器。已经灭绝了的爱尔兰糜鹿就是这样一种动物成年雄鹿炫耀他们强大的角,如果现代的鹿在他们面前就会显得身材矮小得多。像如今的勇士一体这样的武器生长起来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鹿的角,因为鹿角每年都会脱落,然后还要再重新长出来,并且这些动物还必须是有竞争力的寻食者,他们要能够找到足够多的食物来供应每年更换角所需要消耗的能量,这样动物的角就必须既是雄性话力和健康的真实反映,又是战争中的有力武器。
随着战争的逐渐升纵导致致命伤害的情况不可避免,尤其是在马鹿等一雄多雌的哺乳动物中更为明显。成年雄鹿有时会遭受鹿角被粉碎、腿部骨折或者一只眼睛被刺瞎的伤害。在一个种群中,由发情期引发的战斗而带来的死亡率最多可达到所有成年雄性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