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鱼饲养技术(上) 动物世界

王朝动物·作者佚名  2006-12-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至今还保持着远古时代的体形与习性, 素有“鱼类活化石”之称的“龙鱼”极有饲养与观赏价值。 该鱼全身闪烁着光芒,鳞片特大,有个大口, 口唇角有两条触须,活象神话中的“龙”,故以此得名。 这种鱼又叫“龙吐珠鱼”(香港澳门)、“银带鱼”(台湾)和“银船鱼”、“银大刀鱼”(日本)。笔者1985年引进龙鱼。 集十余年养殖实践并参阅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 现将龙鱼人工饲养法介绍如下:

一、龙鱼及其饲养观赏价值

龙鱼,属于骨咽鱼科,是一种大型的淡水鱼, 早在运古石炭纪时的就已经存在。该鱼的发现始于1829 年,在南美亚马逊流域,当时是由美国鱼类学家温带理博士(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国鱼类学家卑鲁告蓝博士在越南西贡又发现红色龙鱼。1966年, 法国鱼类学家布蓝和多巴顿也在金边又发现了龙鱼的另外一个品种。 之后又有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相继在越南、 马来西亚半岛、尼、苏门答腊、班加岛、 比婆罗州和泰国发现了另外一些龙鱼品种,于是分类学就把龙鱼分成金龙鱼、 橙红龙鱼、黄金龙鱼、白金龙鱼、青龙鱼和银龙鱼等。

真正作为观赏鱼引入水族箱是始于50 年代后期的美国,直至80年代才逐渐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

国内外现代生物学家和热带鱼专家一致认为:龙鱼具有极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体现在:(1)龙鱼全身闪烁着青银色光芒,鳞片特大,当受到光线的照射时, 反射出粉红色的光辉,各鳍呈粉红或橙红的色彩, 这都是其它热带鱼所无可比拟的。龙鱼常喜游迥水面或静止姿势,形如船身, 故有银船之称。 以前人们认为七彩神仙鱼(Discus)是“热带鱼之王”,且价值最高, 自从发现了“龙鱼”之后,这个王位自然就让给了龙鱼。(2)龙鱼的繁殖神秘莫测,至今未能够普遍地进行人工繁殖。(3)这类远古留下来的鱼,保持其原始的体型, 以活化石驰名于世,有考古和学术价值。(4)龙鱼虽然在地球四大州都能自然生长繁殖,但其中相当一部分品种, 如红龙鱼、橙红龙鱼、金龙鱼、白金龙鱼和黑龙鱼已濒于绝种。 目前一尾成年金龙鱼或黑龙鱼售价高达数十万美元。 1980年成立的华盛顿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已立例保护, 不许滥捕和禁止从原产地输出。 龙鱼具有如此重大的研究和观赏价值,它正期待着人们进一步去研究和开发。(待续)

(福建省农科院350003 林学明 游美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