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共生与寄生 动物世界

王朝动物·作者佚名  2006-12-2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动物的共生与寄生是指一种动物个体与另一种动物个体之间的关系。共生是两种动物的个体发生互相合作关系,双方获得益处;而寄生则是一种动物个体寄宿在另一种动物身上,以吸取宿主身上营养物质求得生存。这些物种只有通过共生或寄生的方式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因此动物的共生或寄生是它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获得的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方式。

寄居蟹与海葵共生。海葵固着在寄居蟹所寄居的螺壳上,通过寄居蟹的运动而扩大其取食范围,反过来寄居蟹可以海葵的刺细胞来防御敌害。白蚁与鞭毛虫共生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白蚁的肠道为鞭毛虫提供了生活场所,而鞭毛虫可以帮助白蚁消化其所赖以生存的纤维。爬行动物中的“绿毛龟”与丝状藻类之间是共生现象的另一种形式,丝状藻借龟甲表面,作为附生的基底,从龟甲表层分泌物中吸取养料而滋生;当整个龟甲被丝状藻覆盖后,形似龟甲长满绿毛从而可逃避敌害。

寄生关系其实是一种广义的捕食关系。和狭义的捕食来比较,它是一种“蚕食”的方式。动物寄生现象极为多样,常见的是,原生动物寄生在较高等的动物体内;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寄生在高等动物体内;寄生蜂寄生在鳞翅目动物体内。高等动物也有寄生现象,像七鳃鳗以外寄生方式寄生在其它鱼类体外。较为特殊的种类是鱼的雄体寄生在雌体的鳃盖内。

共生和寄生现象都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共生现象作为二者的互利关系,为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打下了基础。寄生现象虽然从表面看是对寄主有害的,这种有害性实际上对被寄生的某一物种而言,可以控制宿主种群个体数量在某一个水平上。因为宿主被寄生的几率和宿主种群的个体数量有关,种群个体数量越多,被寄生的个体越多。由此看来,寄生现象对某一物种来说,可使其种群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上,对该物种的生存是有好处的。同时当寄主的种群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时,寄生生物的种群数量也相应地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值上。

总之,共生和寄生是动物长期适应发展的结果,对参与共生和寄生的物种来说,都有一定的益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