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田种菜薹技术

王朝植物·作者佚名  2006-12-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长江流域的广大水稻棉花生产基地若能在收完晚稻后,有效利用冬闲时间及时种上一季白菜薹(或在棉花田中套种),在菜价好时卖白菜薹,在菜价跌时停止采薹留籽榨油,榨油后的菜饼又是上等的有机肥,且白菜薹秆也能肥田,可谓一举四得,是一条农民致富的好途径。现将早白菜薹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①稀播育苗 一般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为50g。8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播种(最好是收晚稻前30—45天),按每平方米苗床播种子1—2g,秧龄期控制在40—45天。秧龄期内要严格控制肥水供应,并及时防治病虫害。

②掐顶移栽 移栽前每667平方米大田施50kg复混肥作底肥,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即晚稻收获后)及时选择已现薹心或已抽薹的秧苗,掐掉薹心或主薹后按株行距30cmx40cm移栽定植,每穴一株,移栽后及时浇压蔸水,如遇棉花田暂未空地可先间栽于棉花苗中,移栽成活后追施2—3次氮肥促进幼苗生长,一般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kg尿素。

③适时采收菜薹 移栽后25天即进入菜薹采收期,一般在11月上旬,菜薹20cm高,顶部花蕾未开放之前采收,这时菜价好,及时上市,也利于侧薹的生长。同时根据各地气候及时清沟排水,做好防涝防渍工作。

④及时留籽 菜薹一般只收到次年2月10日之前,以免因采收过度而影响菜籽产量。停止采薹后要及时追肥防病,每667平方米用尿素5kg十钾肥20kg均匀撒施,每667平方米用500g多菌灵1000倍液喷施,并进一步做好清沟排水工作,以保持土壤干爽。4月下旬采收菜籽,一般每667平方米可产籽100—120kg。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