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

王朝植物·作者佚名  2006-12-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牡丹为我国著名花卉,花朵硕大,花容端庄,品种繁多,雍容华贵,被称为"万花一品","冠

绝群芳"的"花王".

牡丹又名百两金,木芍药,富贵花,洛阳花等.唐代李正封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

诗句,又使"天香国色"成为牡丹的雅号.

牡丹原产我国秦岭等地,为毛茛科,芍药属落叶性野生小灌木,在我国己有一千五百余年

的栽培历史,最早以药物载于?神农本草经?.它的根皮,中药名为"丹皮",具有清

热,降压,活血,化瘀等功效.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由于洛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地肥沃,加之园艺

大师们巧植善种,培育出许多色,型皆佳的珍品,使牡丹变异千种,名品日增,誉满全国,遂

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

自古洛阳人爱花成俗.邵雍的"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开花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

方始乐土无涯"的名诗,正是这种习俗的真实写照.

洛阳牡丹初植于隋,始盛于唐,而"甲天下"于宋,引起了历代诗人的极大兴趣,"往往观之

咏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居洛十八年,他写的?牡丹芳?等诗,脍炙人口,至今还为人们所传

咏.刘禹锡的?赏牡丹?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

城."第一次把牡丹推崇为"国花"的地位.宋代歌颂牡丹的诗作就更多了.还有许多趣闻,轶事,

民间传说,神话故事......

洛阳牡丹到宋代极盛一时,明,清以后至解放前,日趋衰败.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

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才获新生,重放出青春的光彩.目前,品种己近五百个,数量达四百万株左

右.每逢牡丹开放时节,争奇斗艳,蔚为壮观.姚黄,金光灿灿,芳姿无比;魏紫,光彩照人,丽质

无双;二乔,绰约俊俏,奇美绝世;还有那白玉似的雪塔,翡翠般的豆绿......,放眼望去,姹紫

嫣红,五彩缤纷,绮丽绚烂,分外妖娆.

"今日牡丹花更好,五洲四海争相来."在洛阳牡丹盛开的日子里,花开如海,人似潮

涌."九衢游人"慕名而来.还有许多外国朋友和侨胞,跋山涉水,远渡重洋,来观赏洛阳牡丹的

独特风采,都为这"花中之王"所倾倒,所陶醉.真乃是"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今日的洛阳牡丹,己成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象征,它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开得

更加灿烂夺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