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动物园,有着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猛兽饲养队。11名饲养员“掌管”着该园600多只动物,其中有黑豹、金钱豹、老虎、狮子、狼等,饲养员的工作就是给它们当“保姆”。在长期的相伴中,他们体会着常人难以理解的辛酸和快乐。
狮子拿他挠痒痒
因为堵车,3月10日,当记者来到武汉动物园时,已是上午11时30分。园里游客稀少,动物饲养员们仍在紧张地忙碌着。
在猛兽馆,记者见到了李万培。他40多岁,是猛兽队的队长。据他介绍,虽然名为猛兽队,但11人的饲养队伍实际上是在给600多只动物当“保姆”———夏天来临,给它们搭起遮阳棚,安上淋浴器,想着法子调配食谱;冬天到了,又为它们的取暖操心。
饲养员的工作,除了每天打扫卫生、消毒外,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预防动物生病。每天上午8时30分,他们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动物的排泄物,看颜色,看形状。“一旦有异常,可能就是患病了”。
就在记者与他聊天时,狮子“珍珍”悄悄趴在了他的脚边,居然把他当成柱子挠痒痒!下午5时,李万培下班了,“珍珍”静静地站在笼内,目送“保姆”离去。
受伤在所难免
李万培从事动物饲养员工作已近20年。他饲养的第一种动物是孔雀,一年后,工作出色的他被调进了猛兽队。
“老虎一声吼,大腿都要抖三抖”,那个时候,没有多少饲养经验的李万培“不害怕是假的”。他的精神时刻都保持着高度紧张,因此常被折腾得疲惫不堪。
“别看平时游园的时候动物挺温驯,真要是发起威来可是不得了。老虎长啸一声,十里可闻。”李万培告诉记者,去年有一天,不少外地记者来猛兽园采访。一只非洲狮可能是因为从没见过这种阵势,一声长吼,吓得一名摄影记者从围栏上摔下,价值不菲的照相机镜头也摔坏了。
猛兽到了发情期,情绪不稳定,动物饲养员随时都可能被其伤害,而且在消毒和防护方面稍不注意,还会染上某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菌和寄生虫。
胆大心细,李万培将这个词牢记在心。即便如此,受伤还是在所难免。他的右手就曾两度被抢食的老虎咬伤,缝了好几针。
“美女与野兽共舞”
今年44岁的许戈萍,1985年调进武汉动物园后,就开始了和动物的亲密接触,被同事们笑称为“美女与野兽共舞”。
1987年,她专门调教狮子和老虎,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狮虎女饲养员。动物和人一样,对陌生事物有强烈的排斥性,刚到狮虎山的许戈萍可没少看狮子老虎的“脸色”,它们冷不丁的一声大吼,会让她吓一大跳。
“饲养猛兽要像带小孩一样,用爱心去沟通。”许戈萍说。
2000年冬,武汉动物园从外地引进了3个月大的非洲狮“珍珍”。许戈萍自己掏钱买来优质奶粉喂养,还花钱买来一只刚满月的小狗给“珍珍”做伴,让“珍珍”顺利度过寒冬。如今,狮姐狗妹仍然同笼生活,难舍难分。
慢慢地,“珍珍”对许戈萍产生了感情。许戈萍轻轻唤一声“珍珍”,它马上就有反应,回过头来亲昵地看看她。现在“珍珍”离不开她了,而她也离不开“珍珍”。
美好时光献给“都都”
当记者走进动物园的一间休息室时,饲养员陈军正拿着大熊猫“都都”的相框轻轻擦拭。“‘都都’走了快5年了,我感到很伤心。8年朝夕相处,‘都都’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过去,陈军几乎每天都在狮子、老虎和“都都”宿舍旁那间不足4平方米的小屋值班。夜深了,他要借着手电光看“都都”的腹部上下起伏,要听到“都都”发出均匀的鼾声后,才能放心入睡。从21岁到29岁,他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献给了这只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圈养大熊猫。
“当你成为了一只动物的依赖时,你就会发现身上的责任有多重。有了这一份责任,才会更加投入。”李万培说。
倾心的付出得到了真情的回报。李万培在武汉动物园饲养的每种动物,都实现了新一代繁殖,尤其是黑天鹅,从1996年的6只增加到了现在的600多只,武汉动物园也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黑天鹅繁殖基地,为武汉争得了荣誉。
荣誉背后的辛酸鲜有人知。园里工作太忙,李万培顾不得家里,家务事只好由妻子“包干”。赶上猛兽产子或生病,他还得整夜整夜地守在一旁照顾。
“但是,只要付出爱心、耐心和热情,你就会深深爱上这个行业。”李万培动情地说。
( 荆楚在线-楚天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