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片蟋怎样捕捉? 动物世界

王朝动物·作者佚名  2006-12-3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梨片蟋捕捉起来不象捕捉其他鸣虫那么容易,主要有2个难点:一是它大多停栖在树枝的高处,使人难以够着;二是它的颜色和树叶的颜色差不多,躲在叶片丛中,使人难以发现。

不过,有些梨片蟋也可以停栖在较矮的灌木或桂花树、栀子上, 可以勉强够的着,但也需带有工具才行。所以捕捉这种鸣虫除要带上有喇叭形纸漏斗的玻璃瓶、手电筒、纱网兜外,还要带1个有把子的铁钩,以便将2~2.5米高度的树枝钩住拉下来,才好捕捉。

因为梨片蟋大多要在天黑后才开始鸣叫,所以捕捉都要在晚上进行,需要先听它的鸣声才能循声去寻找它的停留处。

困难的是,它的颜色和叶片的颜色几乎完全一样,很难分辨,这方面只有捕捉过这种虫的人才深刻的体会到。只有它的鸣叫,把翅膀高高的翘起来并抖动着的时候,才容易发现它的所在。

这时,可用大口玻璃罐对准它,用手将其扑入罐内,但要很小心,稍有疏忽,还是很容易让它逃脱的。为了避免它逃脱,可请同行的助手在下面用网兜接着,因为这种虫一旦受到惊扰,就会向下跳落,有网兜在下面接着是绝好的办法。

到了秋天天气开始稍有凉意的时候,捕捉梨片蟋就比较容易些了。这时,它这时的叫声比较缓慢,不连续。如它栖息在不太高处,能够用着,则用瓶子直接去捕捉;若在高处,则可用网兜扫捕,或摇动树枝去惊动它,使其掉落下去再去捕捉。

更好的办法是,头一天晚上就去听鸣声,听准在哪几棵树上鸣叫,及时做上标记,到第2天白天将有标记的树摇动,使它掉落下来再进行捕捉。用这种方法捕捉,常常收获最多。

在捕捉时有一点需要注意,梨片蟋的雌虫和雄虫相似,其差别只是雌虫的身躯肥大一些,全身碧绿,但没有发音镜,若在夜间捕捉很容易误捉。用白天摇树的方法捕捉时常常是雌虫雄虫一起掉落下来,此时可仔细辨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