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面具艺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造型特点,在它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岁月里,与原始乐舞、巫术、图腾崇拜以及民间歌舞、戏曲等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从一个角度形象而鲜明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生活理想与审美趣味,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质和精神追求。
面具又称假面;在民间则称脸壳、脸子或鬼脸。考古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在摇篮时期都曾产生过面具。早期的面具一般用于丧葬与驱邪仪式或原始乐舞之中。它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古老的文化现象,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中国是世界上面具历史最悠久、品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关于面具的记载。在考古发掘中,也时有面具出土。现在民间仍有大量面具流传,遍及全国大多数民族和地区,如跳神面具、傩戏面具、社火面具、悬挂面具与戏曲舞蹈面具等。它们承传有自,蕴含着相当丰富的以致未被人们完全认识的多种文化因素。
面具的材料,历史上有黄金、玉石、象牙、青铜、铸铁与陶瓷等,面具的佩戴方法,有口衔的,即以口衔住面具背面的横杆或线绳;也有手持的,如蒙古族“查玛”表演中的某些面具;还有顶在头额上,以青布罩脸的,如贵州安顺的地戏脸子;还有一种是套在头上的,如大头娃娃用的,称作“假头”或“套头”。由头部扩及全身,戏曲表演中称“假形”或“形儿”,假头和假形都是假面的延伸。大多则是从正面罩在脸上,用线系于脑后。面具的使用方式,有表演与悬挂两种,后者用于驱邪与装饰,或悬于门楣,或挂在墙上,也有以线拴吊在身上的。
从人类文化史发展的先后关系考察,历史上的面具造型曾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最早的面具起源于远古时期的乐舞。随着巫术和宗教的发生,原始乐舞中的傩舞便成为一种以驱鬼逐疫和祀神酬神为基本内容、以假面模拟神鬼和动物表演为主要形式的傩祭。戏剧的形成和发展,又促成了傩祭表现形式由舞蹈向戏剧的转变,面具形象也从神鬼转向世俗人物。而民俗文化的普及则促使傩祭活动中驱鬼逐疫的庄严肃穆与神秘恐怖气氛不断减弱、淡化,更多地融入了具有欣赏意义的节目和文娱内容,面具亦在迎神悦人的社火活动中被广泛应用。
面具作为历史、宗教、艺术及民俗等多种意义的复合体,虽经发展变化,我们仍可从中窥视到中国各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与精神风貌。今天,我们在博物馆中所见到的那些作为陈列品的面具,显得那样安然静止;实际上,它们曾在热烈、雄壮甚至狂野的活动中,显示过强大、神秘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