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播出的电视剧《吕不韦传奇》中叙说我国战国末期有个商人吕不韦,在邯郸发现一颗硕大的“皓镧”夜明珠,光彩夺目,晶莹锃亮,人见人爱。他出高价购下这稀世珍宝,辗转送入秦宫,博得太子妃的欢心,最后谋得丞相大权。
这里夜明珠的故事当然是一种传说,而且故事里的夜明珠也是指自然生存的夜间发光材料。但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却可以人工造出夜间发光材料,并且备受军旅青睐。究其原因是———
夜明珠军事用途多
人工制造的夜间放射性发光材料装置与普通照明器材相比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它不需要电源供电,不用电池、灯泡、导线等各种备件、零件,构造十分简单;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制成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器件,光线柔和隐蔽;不需要维护保养,使用期限长达10年以上,在军事上有着十分广阔的用途。
放射发光材料可作为良好的夜间显示器材,应用于陆、海、空三军武器装备的仪器、仪表。各种飞机、军舰、坦克、车辆的驾驶室、仪表舱、控制台的仪器刻度、指针,炮兵的观察、测地、指挥器材的分划镜、水准器,利用放射发光粉作涂料,夜间显示仪表数据十分清晰,一目了然。法军各种迫击炮的观瞄器材采用放射发光装置,夜间操作十分方便。美国M198式榴弹炮的全部瞄准镜都用氚光源照明,不但免除了原有的电照明灯具,而且提高了夜间操作和瞄准射击的精度。美军一份试验报告提出,今后全部炮兵仪器的夜间照明都要采用放射发光装置。
现代化战争是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参战部队经常利用夜暗掩护开展作战行动。为了保证夜间行动的密切协同,必须明确划分各部队的活动地段,标明行军道路及相互识别标志。如工程兵在为进攻部队排除障碍时,要在叉路、雷区等特殊环境,设置夜间发光标志或路牌,为后续部队指引前进路线;装甲机械化部队夜间行动时,各种车辆的尾部或突起部,要用发光标志显示,以免在复杂地形失去联系或追尾撞车;坦克在夜间涉水潜渡时,通气管的尽端需涂发光标志,以便于控制车体姿态和深度等等。放射发光装置在这些领域都可大显身手。目前许多北约国家都已使用类似发光标志。法国一种供射击校正用的发光标杆,采用放射性氚光源和可调焦的透镜,观察距离可达500米。
利用放射发光技术还可以制成形状各异的小型照明装置,取代部分电照明具使用。如在人防工事、地下掩蔽部等设立永久性发光标志,不需要维护保养即可长期提供微弱照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舱中使用了125个钷147原子灯,可作为永久性照明工具。法国在放大镜的金属壳体内壁涂上发光材料,可供指挥人员或突击队员在夜间黑暗环境中查看地图或阅读文件。英国制成的手提式原子灯,在玻璃灯泡内壁涂上发光粉并充满氚气,它的一端有个环形握把,另一端有活动式护罩。平时盖上护罩起到保护作用,使用时打开护罩提在手上十分方便。今后随着夜间作战需要的不断增长,还将有更多奇异的人造夜明珠闪耀在未来战场上。
物体何以能发光?
为什么物体能放射发光呢?放射发光是在原子物理、固体物理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发光技术。所谓发光,是指一些物体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把利用不同方式吸收的能量转换成可见光的现象,它是物质中能量吸收、贮存、传递、转换的过程。一般根据外界激励因素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发光。如由于化学反应引起的发光叫化学发光;在电场作用下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的发光叫场致发光。所谓放射发光,就是指某些物体在放射性
同位素的射线作用下产生长时间光辐射的现象。
我们知道放射性同位素有个特点,就是它们可以自发地、连续不断地发生核结构的改变,并在改变过程中不断产生放射性辐射。这些辐射以高能粒子的形式连续不断释放出来将能量传输给发光基体,就引起材料产生发光现象。由于这种发光现象并不产生热量,所以人们把这种光叫做冷光。
人们对放射发光现象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在1896年研究X射线时,发现了铀的放射性现象,著名的居里夫人从大量沥青油矿中提取了放射性元素镭,并对各种放射性元素的特点和应用进行了研究。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出现,为放射发光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夜明珠是怎样制成的?
利用放射发光原理制造真正实用的“夜明珠”,要有两种基本物质:放射性同位素和发光基体。
对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有三点要求:一是要有适当的浓度;二是要有适当的半衰期;三是要求放射性危害小。科学研究发现,β射线的射程短,在空气中的射程为5毫米,对人体危害小,防护简单,对发光体能产生较好效果,因此目前只使用β射线的同位素,最常用的是钷147和氚等。
发光基体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固体材料有硫化物、氟化物等,近年对硫化锌的使用也很普遍。对发光基体的要求是受到辐射激励后转换成可见光的效率要高;折射率要低,便于输出可见光;能长时间经受射线的作用,并能起到隔离辐射的效果。
有了以上两种材料,就可以制造出发光的粉末,涂抹在各种仪表的分划刻度或指针上。如制造钷发光粉时,在硫化锌发光基体中加入微量铜元素,就能发出淡绿色的光;加入银元素时呈浅兰色。氚是一种放射性气体,需要用耐辐射的有机物进行处理后才能使用,如在空心玻璃圆珠的内壁涂上一层硫化锌,再把氚气灌到里面并封上口,就成为一颗闪闪发光的“夜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