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珠宝嫁接时尚
曾几何时,当人们提到哈里·温士顿(Harry Winston)珠宝就会想起那个深埋在历史里的名字:玛丽莲·梦露。 如今,关注时尚的人会发现珠宝,这个曾经高高在上的清冷名词,与缤纷热闹的时尚是越走越近了。他们清楚地知道,永远喜欢走在时尚前沿的女性们对这些既代表高贵身份,又充满时尚气息的珠宝是不会吝惜银子的。纽约曼哈顿的精品百货公司Barneys和Bergdorf Goodman瞅准时机大搞装修,将主要楼层划为珠宝销售区。Barneys自2002年以来的珠宝销售区已经增加了两倍了。
夏奈尔公司的手表和珠宝部门经理菲利普·莫席那(Philippe Mougenot)说,奢侈消费品行业里,时尚珠宝方兴未艾。“就夏奈尔而言,我们10年里开了34家精品店。更多的店已在计划中,”莫席那在他的一封致纽约时报记者的电子邮件里如是说。
任何产品,只要贴上“时尚”这个标签,似乎肯定会一售而空。时尚不再是一个空虚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销售手段。君不见,从吸尘器到价值25万美元镶满珠宝的路易威登项圈,都搭上了时尚列车了么?推陈出新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
在这个瞬息变化万千的社会,许多人的订婚戒指都不再是一生一枚的事。越来越多的女性也不再期待着丈夫或者男朋友在节日或者纪念日的时候给自己带来蒂凡内(Tiffany) 的蓝盒首饰,或者哈里·温士顿的钻石。她们一咬牙,自己掏钱买首饰。2万5千美元或者更多不过是这些奢侈品消费者们的寻常预算了。当老字号珠宝店看到成千上万的银子流入时尚店里,他们也开始考虑搭搭时尚的顺风车。
Barneys百货公司的时尚部门经理朱莉·吉尔哈特(Julie Gilhart)认为这不过是这些奢侈品公司的又一个扩张手段罢了。时尚香水这个概念还没变老的时候,他们又开始玩起“时尚珠宝”了。
永远有多远?
现在,老牌珠宝店如蒂凡内的台柱设计师艾尔莎·皮瑞蒂(Elsa Peretti)和帕洛玛·毕加索(Paloma Picasso)在她们的隽永经典设计里也开始考虑时尚现代感。公司总裁麦克尔·科瓦斯基(Michael Kowalski)认为,尽管时尚圈里竞争对手如云,蒂凡内也绝不会逊色。他并不是不知道,就在2004年秋天,时尚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紧跟其姐妹品牌迪奥(Doir)和竞争对手古琪(Gucci),强力推出一系列的时尚珠宝。竞争日益激烈导致销售额的下降是蒂凡内朝时尚靠拢的原因之一。
科瓦斯基却认为老牌子自有它独特的魅力。在他看来,当一个女性消费者购买时尚品牌的珠宝,这不过是她首饰盒里的又一件饰品罢了。而当她走进蒂凡内时,她买的是可以世代相传的珠宝。
是金钱驱使也好,或者其他原因也罢,当人们看到老字号也开始摆弄着时尚的姿态,涂抹时尚的色彩,心里不免会犯嘀咕:你不是恒久远,永流传么?不怕自己掉价,昙花一现么?
也许,人们想象中的永远或许并不是那么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