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曾几何时,我国汽车市场一直处于外资品牌全面垄断的局面,除了一些低档微型车车,其余级别几乎完全看不到国产品牌的身影。但是随着奇瑞、吉利、中华、长城、比亚迪等民族新军高举自主研发大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拼凑模仿到自主研发,一步一步地发展壮大,成为现今任何国际品牌都不敢小看的重要力量之一,甚至在不少外资品牌传统强势的细分市场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实在值得对其肃然起敬,为其欢欣鼓舞。
尽管自主品牌设计能力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但是与实力雄厚的外资品牌相比,依旧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比同级合资品牌车型更具吸引力的价格仍然是目前参与市场竞争最有力的武器。
纵观目前的自主品牌,不少起步较早已积累一定实力的厂家都将主力A级车(也就是我们广义上的“中级车”)瞄准了7~10万这一最具吸引力的价格区间,使其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俘获了不少消费者的心,也因此获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在2006年即将过去之际,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些车型在今年的表现及当今广州汽车市场的最新状况。
华晨汽车——骏捷
市场指导价:8.58万~12.88万
在骏捷今年初正式上市之际,光凭其俊朗的外形和当时“超低”的售价,就马上俘获了众多消费者的心,更有厂家有关人士称,如果挂上其他合资品牌的LOGO,售价绝对能提高上万元。但比起令人如此期待的产品,骏捷极其紧缺的货源就令人相当失望。在广州市场上,从今年4月起,骏捷首推1.6L和1.8L两个排量的车型。纷至沓来的订单使得提车日期早已排至7月,此后更是迅速延长至9月,一下子创下了当时广州市场上的“订单之最”,加价提现车早已不再是秘密。不少车主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转购其他品牌的车型,令骏捷流失了不少的意向订单。随着时间的推移,华晨骏捷的产能瓶颈似乎仍没得到太大的改善,在8月份,1.6L排量车型的全面断货让广州市民始料不及,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要腾出有限的产能全力生产性价比更高的1.8L型号而已。
在华晨汽车厂家的努力下,产能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轮候时间也逐步减至目前的半月。由于目前依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价格方面仍旧没有任何的优惠。当前下订的消费者基本可以在农历新年到来前完成所有的手续,开开心心地过上一个“有车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