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几何形态的渴求 时尚,从椅子开始

王朝装修·作者佚名  2007-0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不久前作了个随意性比较强的调查:你觉得家里哪件家具最重要?结果说什么的都有,比如沙发啊、柜子啊、写字台什么的,惟独没人提到椅子。随着家具种类的丰富,有些人越来越不重视椅子,那种全套装修和家具都美轮美奂,惟独摆着几把庸俗不堪的椅子的情形让人看着心里难受。

调查结果让人心里有种“世风日下”的感觉,怎么这么多人都不知道,椅子才是整个房间里的重中之重。关于一把有品位的椅子能给整个房间出怎样的彩儿,我们可以听听专家怎么说:即使整个屋子都十分平凡,只要在客厅中央摆上一把与众不同的椅子,房间里顿时会充满光彩。说这话的是个曾获奖的年轻设计师,他秉承了前辈大师们对椅子的尊重和厚爱。

几乎每次设计艺术的潮流,最初都是由椅子掀起的。这一点历代大师们的作品可以印证。他们当中只有一部分是专门的家具设计师,还有的是建筑师或者工业设计师。特别是当大师们需要表达自己一种新的理念时,几乎都要进行座椅设计,因为座椅虽小,却可以体现广泛的内涵。包豪斯学派的密斯,为了体现“少就是多”的设计理念,摒弃多余的装饰,大胆设计了著名的“巴塞罗那”椅和“魏森霍夫”椅,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简洁美观的造型使这两把椅子成为设计史上简约主义的代表,是小中见大的设计佳作。而风格派的里特维尔德所设计的红蓝混色椅和“Z”形椅,已经成为风格派作品的代表作之一,一直被后来者学习。

令人惊奇的是,这些上世纪初的作品即使今天拿出来看,还是那么充满灵气,让人赞叹。如果恰逢此时想起如今满大街摆着、自己家里用着的千篇一律、土头土脑的四条腿一个靠背的东西,真让人有点痛不欲生。既然大多数椅子被生产者们弄得面貌丑陋、很不争气,也难怪不少人当它透明。

不管普通人感觉如何,家具时尚仍然离不开椅子。由于新材料层出不穷,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手段,现代座椅设计中匪夷所思的变化出现得更加频繁。和上世纪初流行的几何形态不同,现代座椅设计中,有机形态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喜好,从沙里宁的“胎”椅到雅各布森的“蚁”椅、“天鹅”椅、“蛋”椅,都充分反映了在机械文明社会笼罩下,人们对非几何形态的渴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