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买房与装修已成为现代人居家生活必须完成的两个连续规定动作,环环相扣。依据传统,每年春秋两季是装修、建材行业的旺季,严冬和酷暑则相应被视为行业淡季。如今,随着装修原材料品质的提升和装修施工工艺、技术的成熟完善,行业内市场季节性淡旺季的概念正逐渐消失。以前的看“天”吃饭变成了现在的看“房”吃饭,住房成交量成为左右装修建材市场的晴雨表。
装修季节性淡旺季逐渐消失
据记者了解,以前由于受装修施工工艺和原材料品质的限制,装修行业受环境气候的影响较为显著。消费者为避免遇到一些因季节骤冷骤热变化而产生的家装木制作开裂、墙面乳胶漆脱落等麻烦,一般会选择避开在夏天和冬天进行装修。气候适宜的春秋两季成为传统装修建材行业公认的行业旺季。
然而,随着现代建材相关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家装施工工艺的日益成熟完善,季节对行业淡旺季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装修建材行业作为房地产的下游产业,住房成交量成为当今左右其兴衰的重要砝码。成都家装建材市场销售情况随房屋成交量的变化而波动,不存在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另外,大部分物管公司在交房后都会设定一个装修期限,以便小区整体的管理维护和清洁。业主如果逾期装修,会相应增加一些附属的责任和注意事项,较为麻烦。在物管政策的刺激下,进一步淡化了装修的淡旺季节之分,演变成随“住”随“装”。
成都楼市火爆热不了家装
然而,2004年成都装修行业却并未因成都房子的大卖特卖而芝麻开花节节高。家装建材市场的普遍“寡淡”与楼市的“兴旺”形成鲜明反差。
据业之峰、新空间等成都主流家装公司的装修合同总体显示,2004年成都人在家庭装修方面的资金投入比往年平均降低了近2成。今年,成都房价的飞速上涨和楼市供不应求的火爆场面,使得消费者不得不将手中绝大部分的资金优先用于支付购房款,大大削弱了装修方面的消费实力。加之银行贷款利率的上调,按揭购房者的月供款增加,不少人为减轻还款压力,纷纷考虑缩减原有的装修预算。
在今年家装市场需求稳中有升的情况下,绝大部分消费者在装修上一切从简的态度,导致装修公司接单数量虽然普遍增加,但是销售总额却并未与去年拉开大幅差距。另外,投资性购房者的增加除了引发房屋空置率的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装修公司的销售业绩。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装修成本,精打细算的消费者越来越喜欢选择自主购买涂料、板材、洁具、瓷砖、地板等装修主材。于是,成都许多建材销售商和专业建材市场的人流量和销售额比往年有所增加,平均增幅达到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