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木地板消费存在的问题(一)

王朝装修·作者佚名  2007-0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厂商制造的消费误区

假冒树种名称问题,即商品标明的树种名称和鉴定结果不符,并且大多是以次充好,如用桦木冒充樱桃木,用东南亚杂木假冒进口紫檀、抽木,将印度尼西亚产的甘巴豆起名”金不换”等等,给消费者造成了误导。常用树种名称和市场误导名见第一篇”实木地板认识基础篇”。

个别厂家把自己生产的地板非法进行”贴牌”销售,在地板或包装等标识上贴上某些著名品牌的商标及名称,或采用相似的名称或图案。以混淆消费者的视觉。

1.广告宣传名不副实

近年来,随着家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建材厂家大力投入广告宣传,各种各样的地板广告铺天盖地。从一些消费者投诉的情况看,地板纠纷不少是缘于广告不实。

有些小的地板公司为了促销,常常推出一些“特价品”、“低价品”活动。实际上是一些残次品或伪劣品。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提出退货时,对方总会以特价品.不退不换为由进行拒绝。由于地板一般都是安装后几个月才会出毛病,等到消费者回过头来。往往已经找不到经销商了。

2.处理品和合格品搭配销售

先以合格品卖给消费者,铺装时再搭配一些残、次品,蒙骗消费者。或把质量好的地板和质量差的地板放在一块销售,以好板的价格出售。或者是把色泽和纹理相近的高档品和便宜品混合在一块出售。

3.非常见规格地板

常见规格地板的规格尺寸己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但是市面上却偶有非常见的规格地板。这些多属于处理品,例如把出了问题的大板改为小板,或者边角料等。买非常见的规格地板还有一种致命的后果:如果地板小面积出现问题,那么您在市面上买不回相同规格的板材,只有全屋拆除地板或者更换材质两种选择。

4.木材材质有差别,价格差异大。

个别企业没有根据木材材质的好坏(如心、边材差异),进行区别加工,而混在一起卖给消费者。

5.从铺装上做文章

很多卖地板的都会提供铺设服务,而且费用特别低,其原因是经销商把地板铺设转包给不规范的装修队。

另外,有的销售商在地板价格上貌似公道合理,却在地板铺装上漫天要价,向消费者索取各种费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