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派"风格让房子变有趣
时间:2005-2-23

在2002上海9大房地产关注品牌中,加拿大KFS国际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楼盘占了7个,引起了业内广泛瞩目。
其实这家建筑事务所进驻上海市场才短短2年,但它承接的市中心设计项目,已占了市中心建设总量的2成;作为政府邀请的7家境外设计公司之一,它还成功参与了上海2010世博会的竞赛方案,并得到高度评价。
那么KFS设计的住宅楼盘何以值得关注呢?有些什么出众之处可供购房者选房时借鉴参考呢?记者采访了KFS总经理傅国华。
傅国华说,这种越来越为人们接受的住宅建筑风格,姑且称之为“新海派”吧。它承袭了一些上海人的居住习惯,又讲究回归建筑的本意:“房子就是给人住的。”它不再把住宅建成具有历史沉重感的东西,而是让住宅变得越来越轻松有趣、令人愉快,让人们充分地享受阳光,在清新通透中与自然亲密融合。
可想象的天花板
举例说来,“新海派”住宅的室内空间往往具有丰富的层次感,而不仅仅是6面体,像楼盘的2房、3房那样房型雷同,程式化。通过一些局部设计上饶有情趣的变化处理,常常给人带来惊喜。在春天花园的一些跃层单元,设计了局布挑空,如果你不是站在挑空部位的正下方,而是侧一些,你就看不到挑空部位的天花板,就仿佛有一部分的空间可以无限上升,令人遐想。在一些顶层的单元,还设计有“阳光中庭”,即主卧室的部分天花板是玻璃的,连着南面的落地大窗,这样就能躺在屋里望星空,也可以感受阳光在天顶划过,为生活增添了情趣。
跃入室内的“鱼”
客厅连着阳台,已是习以为常的设计。在选房时,阳台比较大似乎也能成为卖点,很少有人会提出质疑,而入住后的缺陷,人们也只是默默承受而很少提及。事实上,客厅阳台的利用率是很受局限的,如果“张灯结彩”地晾挂衣物,客人来访时实在不雅,也遮挡了室内光线;除非阳台上布满家庭园艺,不然留给客厅的也不会有太好的景观,而小区园林则被阳台隔离了,在客厅内基本望不到。
“新海派”的设计往往让阳台连着卧室,只是在侧面与客厅相通,垂落的窗帘还为客厅增添了韵致;而客厅的主要采光面是大幅的落地玻璃,这样,小区绿化就被直接“引”进了屋内,成为很好的自然景观的“装饰画”。在达安锦园,整个小花园沿中心庭园展开,中庭的绿化呈现一条具象的鱼的形状。透过每一户客厅或餐厅的落地窗,无论你站着坐着,这条“鱼”都能完整地“跃”入室内,这已不仅是一种景观的呼应,更有一种生动的精神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分享亲水风光
住宅让生活变得轻松,还在于构筑一个轻松休闲的生活氛围。所以“新海派”住宅的立面通常都非常轻盈明快,很少花纹图案的装饰,而仅以建筑的比例、尺度来体现审美的圆满。所以走近这样的小区,那一片建筑首先就给人轻松、年轻的感觉,让忙碌而疲惫的心自然地平顺下来。
而进入小区,设计强调的是,所有的绿化、公共设施,不仅仅要“悦目”,更要真正地“怡人”,得吸引人们随时地愿意进入其中玩玩逛逛、坐坐聊聊。在锦锈华城,推出了“泛会所”概念:它不张扬会所的豪华,而是将会所“聚友+健身”的功能,融入到一条贯穿于小区绿化的廊道内,让住在各栋楼里的人们走出家门几步就能进入会所,方便地享用各种休闲健身设施,就算走过路过的“懒人”也会被它的气氛所吸引,而欣然加入其中。
锦锈华城依川扬河而建,沿河是亲水步道,遍植棕榈和香樟,更保留了大片原有的水杉林,令小区承现了文化渊源;而亲水步道的后面不是拔地而起抢占地型的高层,而是二三层的花园住宅,让建筑沿着河的纵深慢慢长高,让更多的住户能分享水岸风光。这种注重城市生态与景观的设计理念,真是值得很多“水岸住宅”借鉴。
在室内淋雨
用现代手法体现怀旧,这本身就是颇耐得玩味的。古北已是一片密度不低的现代化居住社区,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营建自然的生态野趣和传统的石库门情趣呢?
堆土。在古北二期的基地上堆出一个两层楼高的土坡并不费力,而建筑错落于土坡上,这在现代都市中就显得别有情趣了。匆匆忙忙提着皮包出门,迎面一丘葱绿,坡后的人家也显得幽远了,此时的心情也跟着飞扬起来了吧。
空中造景。回家走出电梯门,面对的也不是冰冷的走廊、墙壁,而是一个2层楼高的、南向的空中花园,有充沛的阳光,有清雅的园林造型,在雨天还能飘到雨丝。穿过花园、进入玄关、再进家门,这感觉,是不是像推开石库门的黑漆大门再穿过天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