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建材行业大火拼
时间:2005-2-23
2002年是家居建材、装修行业高速发展的一年,“达标建材”、“外地建材巨头抢滩京城”、“集体装修”搅得市场格外热闹。消费者和业内盼望已久的10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住宅室内装修施工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纷纷出台。
10项建材环保标准出台
2002年1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10项国家强制性标准。从2002年7月1日起,市场上停止销售不符合该国标的建材产品。
点评:7月1日起停售不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10项强制性标准的建材产品,这是今年家居装修行业最有影响的事件。随便到京城的建材城看看,到处都是建材产品承诺达标的广告,消费者在装修和购买建材前都先问环保,“绿色建材”、“绝对达标”成了商家推销产品的卖点。
装修行业出台2项法规
建设部颁布的明确装修中的各种违规行为及处罚标准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和《住宅装饰装修施工规范标准》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
点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具有法律效力,为惩治野蛮装修提供了依据。如家里装修不到物业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处500到1000元罚款;必须由有资质的装修公司施工,请了“马路游击队”、擅自拆除承重墙、拆改燃气和供暖管线都将被罚。
虽然以前北京、上海等地有自己的地方标准,但《住宅装饰装修施工规范标准》是第一个国家标准,非常实用,甚至对瓷砖的贴法都有规定。
空气质量可以预评估
自2002年7月1日《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开始实施,凡新开工的民用建筑工程,完工后必须由建设单位组织对室内环境进行验收,并委托经市建委等有关部门考核认可的检测机构,对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进行检测,检测不合格的,不得竣工验收。
点评:“环保不达标,全额退款”的口号响彻家装市场,东易日盛、业之峰等装修公司为有效控制装修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制定了从选材到施工、预评估等办法。该规范的出台,为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了指导标准。
实心黏土砖被淘汰
从今年5月1日起,北京的建筑市场率先淘汰实心黏土砖。早于国家规定2003年6月前的期限。黏土实心砖就是常见的“红砖头”。据介绍,今后建筑防火墙、基础、市政管沟等可采用煤矸石砖、页岩砖、灰沙砖等非黏土实心砖,建筑主体结构和围护墙体可采用现浇混凝土、小型混凝土承重砖块、各种空心砖等材料。
点评:此举每年将使3000亩耕地免于毁损,同时减少燃煤105万吨、减少粉尘排放16800吨、二氧化碳40700吨、二氧化硫23000吨、氮氧化合物6500吨。看来这些落后、将造成污染的建材产品正在逐步被淘汰。
精装修房出细则
自去年建设部要求全面取消毛坯房,倡导住宅一次装修到位,今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又出台了《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和《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材料、部品技术要点》,对从装修一次到位的全过程实施引导到装修材料选择与质量检查分别提出了要求。
点评:今年是北京实施取消毛坯房的第一年。取消毛坯房,虽然可减少个人房屋装修中的弊端,避免二次装修造成的破坏结构、浪费和扰民现象等。但消费者则担心精装修房不能物有所值、不能满足个性化的需要。于是有了菜单装修、建材市场、家装市场和开发商联手做家庭精装修房,效果如何还得市场检验。
业主集体采购、集体装修
2002年京城兴起了业主集体采购建材、集体装修。为获得比个人购买更高折扣和更优惠价格,几百名通过互联网结识的业主组织起来请同一家公司装修、买同一个经销商的建材。据说,成交金额最大的一笔是500万,50多户业主同时购买德国某品牌的整体橱柜。最多人参加的是200人,购买某品牌的厨房水龙头水槽套餐。
点评:集体采购和集体装修应该说是毛坯房时代和建材市场还不十分规范下的产物。集体采购需有业主义务组织大家,担此重任的业主往往感到筋疲力尽,虽然有人在活动中得到了近千元的实惠,但由于组织松散和随意,最终难以成交的现象很普遍。一些厂商也担心集体采购活动会扰乱分销商价格体系。
外地连锁建材商抢滩北京
今年3月份,深圳金海马北京店在西四环开业,5月份,上海好美家建材超市在京开业,11月底,号称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主营家具的江苏红星美凯龙开业,天津的家世界也将在年底开业。据说英国的百利安、德国的欧佩德也在觊觎北京这块大蛋糕,并已经进展到实质性阶段。
点评:北京新增30万平方米的建材市场。据说明年开春,城外诚、大钟寺家居广场、东方家园都要开新店或二期。今年已是1/3的建材市场亏损,1/3持平的局面,明年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建材城是否也要重新“洗牌”?北京市市场协会和北京现代商报还联合主办过相关的研讨会。无论如何,对于消费者来说买建材更方便了,可选择的余地更大了。
北京家装巨头走出去 南方知名公司挤进来
北京家装公司开始打全国牌了,东易日盛、业之峰、龙发这三家北京家装行业的巨头已经在全国开了近百家公司,大有走出去的势头。与此同时,去年营业额2个亿的上海荣欣装饰等一批南方的知名公司也开始涉足北京的家装市场。
点评:北京家装公司欲走向全国的这种准备从去年就开始了,大概是北京市场已经相对成熟,竞争太激烈,利润被大大压缩,而他们数年拼战中积累的实力和经验,自然要寻找利润丰厚、家装业亟待发展的地区去掘那里的第一桶金吧。
涂料行业VOC大战
2002年涂料行业的新国标出台第一天,上海鳄鱼漆就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国标VOC(游离甲醛)标准提出质疑。而北京的本土企业更是推出零VOC的儿童环保涂料,为VOC之争推波助澜,引发了业内外的极大关注。
点评:不管是个别厂家的精心策划还是巧妙的市场炒作,至少VOC含量的概念和环保的关系已经给不少消费者补了环保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