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饰材交易市场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

王朝装修·作者佚名  2007-0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国饰材交易市场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

时间:2005-2-23

一、我国建筑装饰材料交易市场的起步和形成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装饰材料交易市场在短短的20年间迅速发展、成长、壮大,成为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流通领域中重要的销售渠道和消费市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装饰业生产与消费的沟通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国当代建筑装饰材料交易市场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改革开放主要是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是市场的起步阶段;90年代初期~90年代中期是市场的形成阶段;90年代中期~二十一世纪前10年是市场的规范、完善、成熟阶段。这三个阶段呈现的基本特征是:

1、市场的起步阶段 场址、规模、档次的选择大都比较适应当时当地的客观发展条件,场地因陋就简,注入资金少,市场规模不大,产品以国产材料为主,档次在中下等水平,不少市场还建在闹市区内,也有的自发形成在原分散的自由贸易市的市场内,以出现在沿海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为主。市场年总交易额在100~300亿元左右。

2、在市场的形成阶段 场址由繁华的闹市区向交通便利的城效结合部发展,投资建场的资金由一二百万元提高到五六百万元,上千万元,个别市场的建场资金达到亿元以上,进场产品由中下等水平向中高档发展,同时还吸引了国外和港台地区的部分优秀产品和厂商入驻,市场经营方式也多起来,直销、代理、自营相互结合,零售、批发、物资配送、电脑选材以及市场相应的配套服务,如银行、邮电、通信、运输、工商、税务、食宿、教育等逐步建立健全起来,市场发展的数量显著增多,同时出现了原小型市场的被逐步淘汰、合并和向大型市场转移。这一阶段,市场的年营业额在300~600亿元左右。

3、在市场的发展阶段 呈现的基本特点是市场的逐步规范和完善,市场质量将大大提高,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经营将占据优势,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顺利进行,国外投资商将开始挤入中国建材市场,促使中国建材市场规模、档次、经营、管理、服务等运作方式出现质的变化。市场将进一步规范化、规模化、制度化、现代化、走向日益成熟的阶段。这一阶段,市场的年营业额将由600亿元突破1000亿元大关。 我国建筑装饰材料交易市场的发展,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得益于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和装饰材料流通消费的特殊需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为装饰业发展提供了机遇,现已形成了一个跨行业、跨系统的相对独立的朝阳产业。尽管建筑业、房地产业、传统建材业几起几落,装饰业却在市场经济中自在畅游,自我完善的不断发展,这是饰材交易市场形成的重要基础。其次,室内外装修工程所需的材料配套性和选择性很强,小门店式的销售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需求;而投资者和消费者也需要在选购材料时掌握可靠的质量和价格信息。这样,建筑装饰材料交易市场的发展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建筑装饰材料交易市场发展的四种基本形式及主要特征 我国建筑装饰材料交易市场的发展在近二十年间,形成了四种基本交易形式,并在发展中又形成了各自的基本特征。

1、分散的、自由贸易式的市场 分散的、自由贸易式的市场表现在我国建筑装饰材料交易市场的兴起阶段,是一种初级的市场形式。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计划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开始在全国兴起,装饰行业的发展,装修材料的不断涌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自发地出现了装饰材料的经营门市、经销商店,市场的不断扩大,经销门市、商店的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了一条街、一个路段、一个区域性的装饰材料的专营街、专营路和专营区。 在这些街、路、区内从事经营的商户,除了交纳房租、水电费用和缴纳少量的工商税费外,没有统一的管理服务。市场也没有主办单位、没有投资方,市场的经营以零售为主,兼有少量的批发业务。这是我国现代建筑装饰材料交易市场的最初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的主体存在大约在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规范型的大型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城市的建设改造,大部分都已被兼并和取缔,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是在个别地区和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做为一种补充存在。

2、统一投资,摊位式经营的市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装饰材料交易市场开始涌现。起步最早的当数广东、浙江、上海地区,随后发展到北京、天津、武汉、郑州、重庆等大中城市,并由此带动了国内各地市场的发展。到90年代末期,这种市场形式已经在国内各地普遍开花,占据了统治地位,成为建筑装饰材料交易的主导市场。 摊位式经营的市场一般是由不同的投资者采取购买或租赁土地的办法,也有的是利用旧的场地进行改造,注入建场资金,按一定的标准和形式建立起来的能容纳众多产品和商家进驻经营的固定的交易场所。它的主要特点是:先建场,后兴市。即先投入资金进行场地建设,然后进行招租招商的宣传,吸纳厂家和商户入驻经营。厂家和商户入驻后,市场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进行物业管理。统一划分经营场地,收取租金,做好与工商、税收、城管、卫生、物价、质检等行业管理部门的协调工作,搞好市场银行、邮电、通信、仓储、货运等方面的后勤服务工作,抓好商户的经营理念、经营信誉、经营纠纷、经营事故的协调工作,一般不介入具体的经营工作。市场出租场地,收取租金,经营者的经营效益与市场不发生直接的利害关系。 摊位式经营的市场一般都是以装饰材料的营销起步的。在发展和实践中,各地市场不断总结,不断模索,逐渐走出了一条规范化市场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特色,使市场的发展建设日益规范和完善。总结各地市场的经验,大体有以下几种发展形式:

(1)由综合型市场向区域型市场发展 市场在发展初期,各种材料、商品杂乱无章,随着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商品的区域划分越来越明显。不少市场按材料的类别划分经营区域,如建筑陶瓷区、油漆涂料区、地板地毯区、装饰五金区、墙纸墙布区、灯饰灯具区、木材板材区等等。材料实行区域划分,既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又使市场的整体格局更加合理,市场的管理更加方便,市场的经营面貌更加焕然一新。

(2)由规模型市场向专业型市场发展 原来的市场尽管规模大,商品品种多,便表现不出市场的特色。有些市场就通过对当地需求的调研考察,适时改造成专业型市场。如:陶瓷品专业市场、木材板材专业市场、石材市场、家具市场,装饰精品市场、灯具城等等。杭州陶瓷品市场、石家庄正定恒山板材市场、温州东方灯具城、江阴金三角国际名品城等都是通过做专业市场发展壮大起来的。做专业市场,容易形成规模,影响力大,知名度提高的也快。

(3)由销售型市场向设计、施工、生产、加工一体化型市场发展 装饰材料交易市场建立的初衷是为产品提供销售场所,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场所。但装饰材料不同于其他商品的特殊性在于,消费者在购买了某种材料后,不是像买一件衣服一样回去就穿在身上,也不是像买回一袋食品一样拿回去就吃,而是要根据设计图纸用材料进行工程的施工。因此,购买材料只是消费者在整个装修工程中的一项需求,而不是全部的需求,消费者只有把设计、材料、工程全部消费购买后,才算完成整个消费过程。依据这种需求,不少市场在材料经营的基础上,引进装饰设计施工公司入驻市场,对一些适合在市场内随时加工的产品,如石材加工、木材板材加工、纺织装饰、窗帘、窗布的加工、木线加工等引入市场,使市场同时具备了销售、设计、施工、生产加工的能力,强化了市场的功能,发展了市场。现在在各地市场中出现的“家庭装饰市场”,“市场生产加工区”,就是市场功能深化的具体表现。实践证明,把设计、工程加工引入市场,是促进市场发展的明显标志之一。

(4)由独立型市场向辐射型市场发展 一些具备实力的市场在发展、稳固的基础上,开始积极向外辐射,在本地或异地建立分市场、连锁市场。郑州建材大世界,在东西两个建材市场的基础上,又开辟了郑州城乡贸易中心市场;石家庄长安装饰材料市场在一个市场的基础上先后在周边地带新建了跃进路、和平路、建华三个分市场。杭州陶瓷品市场投资上亿元在重庆建立了重庆陶瓷品市场。太原现代装饰市场在大同市投资建立了大同市现代装饰材料市场。常州红星装饰城在南京建立了南京红星国际装饰城。宁波国际住宅产品中心市场自1997年起步后,一年新建一个分市场,如今,已经是三大市场林立,形成了市场发展的新格局。

3、具备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超级市场 建材超市是我国建筑装饰材料交易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的一种形式。建材超市最早是从西方商品经济发达国家兴起的。从世界上第一家建材超市诞生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我国引进超市营销方式是从副食、日用百货业开始的。第一家超市于1984年在深圳建成,第一家连锁超市于1990年在广东东莞问世。建材超市发展最早的是1996年12月在天津落成的天津家居建材超市。随后,北京戎泉超市、上海鑫品建材超市建成开业。广州、深圳、杭州、西安、沈阳、武汉、重庆、成都等地,都已经建成和正在筹建超市。5年来,我国的建材超市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建材超市,同摊位式经营的市场形式相比较,其共同点是都是有形市场形式,不同点在于:摊位式经营的市场是以做物业为主,不参与商品的经营活动,而建材超市是完全的自营活动。除此之外,建材超市还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一是,营销方式超常。开架经营,自行选购,统一结算,兼有售货、展示、简单加工,仓贮多项功能。

二是,营销商品多,我国现丰已建起的建材超市其商品品种大都在3~5万种以上。而一般出租式的市场虽然规模大,但重复产品、重复型号多,远远比不上超市的种类。

三是,商品质量与商品价格一致,保持低价格水平。建材超市中高中低产品齐全,价格实在,整体价格偏低,而且无假冒伪劣产品。但出租式的市场很难避免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

四是,营销管理超严。营销的全过程实行现代化的、规范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五是,营销服务优。从售前、售中到售后,包括对营销商品性能、质量的介绍,装饰设计、配料、施工的咨询、再加工、配货、送货均实一条龙服务方式,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文化。 建材超市是建筑装饰材料交易市场中的一种新的模式。从天津家居开始,到现在5年的时间,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已经具备了发展的条件。但建超市的投资一般在数千万元,多者在1~2亿元,仍是一项高投入的项目。因此,各地在建设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和情况而定,切不可盲目投资,一哄而上,避免形成沉重的包袱。但建材超市毕竟是一种发展方向,一旦条件成熟,就要抓住机遇,用超市的模式来活跃地方经济。

4、采用电子传输系统建立的网上市场 随着因特网(Internet)及相关技术在二十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已将其业务电子化。根据美国Gartner Groap的测算,美国的企业在1999年,利用电子商务所产生的交易额大约230亿美元,估计到2004年会增加到27000亿美元,增幅达100倍。通过电子渠道做商贸,比传统的渠道节省大量时间,人力、物力,令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大降低。综合各行业的情况来看,电子商贸能为企业节省的成本大约在20%~50%左右。 我国的电子商贸(IT)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不少企业就开始尝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筑建材业目前已有商业性网站400余家,企业网站3000余家。从建材和装饰材料的情况来看。如:中国建材在线网、中国石材网、中国建材商务网、中国建材信息资源网、中国建材电子商务总网、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中国五金建材网、国家建材网、中华木业建材网等,还有地区和企业开办的网站。如:内蒙古建材信息网、中原建材信息网、广运建材信息网、光大建材超市网、上地建材城网、江阴金三角装饰城网等。这些网站在尝试建材商务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也收到了一些较好的效果。 但是,商务网站目前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网站运作处于建设阶段,从栏目内容到网站功能方面都还不够成熟,真正进入网上交易的客户还比较少。

二是,网站的信息发布普遍没有通过审核,信息内容附加值较低、信息的真实性没有保障。

三是,实现建材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都没有一个很好的系统保障。整体网站基础薄弱,只是部分有实力的网站在尽力发展基础保障系统。 实现网上建材交易是我国从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的一次巨大转变,是高科技交易方式对传统建材交易方式的一个新的挑战。如何使我国建材商务尽快搭上信息高速公路的快车,是业内同仁共同努力的目标。

总之,我国建筑装饰材料交易市场目前呈现的基本态势是:分散的、自由贸易式的市场是建材市场的初级形式,成为当前市场的补充;出租式的,有统一管理行为的市场是我国当前市场的主体,它的发展仍是主流;建材超市已经在经济发达的城市起步、立足,把市场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网上市场做为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应该进行大力提倡。

三、我国建筑装饰材料交易市场面临的主要任务

1、合理布局规模化 规模化经营是建筑装饰材料交易市场应努力的方向之一。目前在各地,还存在着一些场地狭小,设施简陋,经营商品品种不齐、不全,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备的市场。还有的城市在一个区段、一个路段存有众多各自独立各自为政的市场群体。这些,与社会化大流通的格局不相匹配。因此,要下力量进行高速调整和重新布局。要通过认真的市场调研,选择合适的地段、场所,支持那些有实力、有档次的市场扩大规模,在当地树起一面旗帜。规模的扩大,不应只限于场地、场址的扩大,还应包括商品拥有品种和数量的扩大,进场商户的增多,经营面积、仓储面积和停车场所的扩大等等。对那些没有经营实力,场地狭小,经营状况不理想的市场要采取关停并转的措施,以扶持有实力的市场逐渐提升规模,扩大经营,以适应社会化大流通的要求。

2、加强管理规范化 使市场建设日益规范化。目前在我国建材市场中,建场后两眼只盯着收取租金,而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的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市场疏于对商户的管理,产品假冒伪劣,欺骗消费者,以假充真,以次顶好的现象时有发生,消费者投诉率居高不下;有的市场对商户和消费者之间出现的纠纷解决、协调不力,影响了市场的信誉;有的市场在邮电、通讯、运输等基本服务设施上考虑不周,使进场商户存在着很大的后顾之忧;有的市场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办事效率、办事能力低下,使市场的发展总处在停滞不前的地步。因此,要搞好一个市场,必须加强综合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只有管理和服务到位,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才有希望。

3、完善制度保障发展 使市场建设日益制度化。要建立健全完整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市场的发展。建立健全市场的各种规章制度,要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例如:入驻商户的经营制度、市场经营奖罚制度、市场的服务管理制度、工作人员的学习制度,值班值日的安全保卫制度、卫生制度、市场的检查评比、表彰制度、合同协议的签署制度等等。通过完善制度,提高市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档次,发展市场。

4、开拓思路延伸市场多功能化 市场的发展必须考虑市场的需求,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延伸市场的服务功能,不仅不会丧失市场原有的服务力度和服务资格,恰恰相反,只能会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互相发展。要通过努力,使市场逐渐成为融科研、设计、营销、生产、加工、工程一体化多功能型的市场。

5、加大科技含量现代化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中国同世界经济的接轨速度更加快,WTO的加入,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市场建设必须把高科技手段引入市场。要认真学习国内国外先进的市场管理经验,以发展自己的市场,要充分利用网络功能,扩大市场商品的销售率和市场占有率。要在销售、供应、设计、工程等方面采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服务工作。只有把先进的科技手段、技术、运用到市场中来,才能在当今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简介:梁剑章 生于1953年1月29日,河北师范学院政教系毕业。1971年参加工作,曾任乡团委副书记、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在新闻报刊发表评论、通讯、报告文学、诗歌和摄影作品等多种体裁文章600余件。中国建筑装饰材料市场信息网主要创始人,现任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现代装饰》报社总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