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与整体美
时间:2005-2-23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郑曙旸教授谈室内设计
记 者:郑教授,您在室内设计中一直很注重艺术性,那么请您谈谈艺术设计的含义。
郑曙旸:实际上设计就是设计,按道理不应该再加上艺术两个字,这句话很具有中国的国情特点。因为设计本身从理念上讲就是一种艺术,目前我们所讲的设计包括建筑设计,从建筑这个角度看,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总的表现以及艺术的总量来说,首先都会讲建筑,建筑艺术可以说是艺术之首。 我们国家的情况比较特殊,建国以后建筑专业基本上归于理工科,所以在人们潜意识里老觉得建筑就是工程而不是艺术,因此设计也就不是艺术,至少不包含艺术的概念,于是很奇怪地就从工程的角度去看设计。其实“设计”这个词是从英文“design”翻译过来的,它本身就带有艺术的含义。而中文“设计”一词的含义就产生了偏差,因此形成好象设计不属于艺术之列的误解,我们就这种现状,不得已在设计前面加了艺术这个词。 我们这个专业最早是从装饰理念开始,叫做室内装饰,后来改叫建筑装饰,这个词也是我们学院在1956年首先提出来的。由于装饰理念与艺术的概念很近,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建筑艺术也主要体现在建筑装饰方面。
记 者:您认为设计师怎样才能使设计作品既能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又能被业主所接受?
郑曙旸:首先应该和业主取得沟通。充分理解他到底想要什么,因为使用的是他不是你,你不能拿你的价值取向、你的审美喜好来代替他,你是为他服务的,这是一个前提。还有一点,实际上艺术表现本身的评价体系,并没有一个绝对值,不是说这样好看,那样就不好看。从理论上讲任何一条路都应该走得通,作为一个设计师应该具备这个能力。从我们以前做的一些成功设计看,做的好的往往就是业主和设计师本人在某一点上达成一种共识,得到双方的认可,这样使你的个性得到体现,他的需求也得到满足。
记 者:室内设计的要素是什么?
郑曙旸:我们平时所讲的室内设计,并不是一个终极的单件产品的设计,它和建筑设计一样是空间综合氛围体现的环境设计,首先考虑的是人们使用的需求,也就是基本需求,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它要解决建筑提供的空间总体的设计,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界面结合的关系和进入这个空间的其它包括家具、灯具等装饰物,主要是协调这些方面的关系。目前家庭装饰比较偏重装修,主要是界面上的一些现象:色彩的搭配、材料的选用等,但这并不是室内设计的全部。室内设计包括所有进入这个空间的实体和虚体,形成一种空间气氛,也就是人们进入这个空间所产生的感觉,并不是说某一种东西好看就行了,而是大家凑在一块以后非常完整,感觉很舒服,从整体上有一种协调美。 拿我从前设计的国务院接待楼第一接见厅来讲,它是作为中国领导人接见外宾的重要场所,它的设计概念就定位于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风格。为了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设计的空间语汇上选择了以中国江南古典园林的流动空间处理手法,创造出简洁、明快、大方、庄重的空间艺术效果,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创造出富于中国时代精神的空间形象。 在构造的样式上选用了最能展示现代意境的中国木构架体系。从中心圆形木构斗拱装饰件穹顶和东西木悬梁反射灯槽,构成了方圆对比疏密结合的平面图案,富于现代韵味又蕴含传统意境。墙面的装修材料以榉木和大花白大理石为主,石材拼接采用具有传统风格的菱形方格,使传统的立面构图形式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构成简洁大方的界面效果。 光环境设计没有采用一般的直接照明方式,而是以间接照明作为光源的主体,利用木构架灯槽中高效能的自然光色荧光灯管向上照射,以柔和的二次漫反射光,形成类似天然日光的照射效果,在所有的墙面与顶棚的交接处,均为暗槽灯反射照明,以形成空间的轮廓光,配合周围吊顶的筒灯,增加了空间的立体纵深感,形成理想的光色氛围。 室内设计同时充分注意了细部的设计问题,在所有界面的交界处,在不同材料的衔接上,进行了充分的过渡处理,做到严丝合缝,滴水不漏,所有这一切都服从了空间整体形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