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袖珍机王”--XA
最近以来发现许多网友对袖珍小相机越来越有兴趣,“小米”(米诺克斯)、“小巴”(巴尔达)被讨论得热火朝天,这里再向大家介绍一款“小奥”(奥林巴斯)。
此“小奥”并非目前市面上所能见到的奥林巴斯-“μ1”、“μ2”袖珍相机,而是在二十几年前便已问世,也产生过很大影响的、被称为“袖珍机王”的奥林巴斯-XA。
这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推出的“香烟盒式”的小相机,今日看来仍属极至产品。
请看具体技术指标:
机型:35mm叠影连动测距相机。
镜头:35mm f2.8 F.Zuiko六片五组广角镜头。
快门:镜间电子快门,光圈先决式全自动曝光,速度由10秒至1/500秒。
胶片速度:ISO25-800,可以加一级半(1.5EV)曝光补偿。
自拍:12秒电子自拍,有声音和闪灯提示。
闪灯:外接式(A11型),指数GN16(ASA100/尺),电池用一枚AA型。
体积:102×64.5×40mm(不含灯)。
重量:225克(不含灯)。
从上面资料上可以看出,“小奥”比“小巴”大出一点点,重了一点点。两者虽同为塑料机身,但从材质上看,我个人认为“小奥”不如“小巴”的好,“小巴”所用的工程塑料轻、韧、强,材质一流。“小奥”最大的优点是光圈先决式曝光,同“小米”一样可自己控制曝光,而“小巴”则是程序式曝光,一旦在弱光条件下,光圈便自动开到最大,其成像也就难以保证了。我使用小巴多年,在这点上体会尤深。另外就是镜头结构的差距,“小巴”是四片三组的天塞结构镜头,“小米”是四片四组的德国密诺太尔镜头,“小奥”是六片五组的Zuiko镜头。在镜头的结构上“小奥”是领先于前两者的。而Zu iko的镜头素质绝对是一流的。“小奥”与“小米”均采用35mm的广角镜头,而“小巴”是38mm的焦距,近于标头的范围,显得“低不成高不就”,并不适合手动调焦小相机,在调焦的方便与准确上前两者无疑是要实用一些。
在曝光速度上,“小奥”与“小巴”大体相当,分别为10-1/500秒和8-1/500秒。而“小米”(MI NOX 35GT)要长得多,最长竞达30秒之长,这是前两者所不及的。
从结构上看,“小巴”和“小米”为下翻盖折叠式,使用上很是方便,而倒过来用又可当遮光罩用,“小奥”是旁推式开启镜头(这也是目前日本自动相机主要采取一种打开镜头方式)不如前两者使用方便,另一个不方便之处是“小奥”是拨轮式过片(如俄拉玛相机一样),不如其它两者快捷方便。
目前我国影友使用“小奥”的很少,就是二手店也不多见,成色稍好一点就在千元以上,相反我在日本的二手店到见过几台,但要价也不低,也就没敢奢望去买。不想临回国时,我在日本结识的唯一影友----清水良亮先生突然来家,拉我去一个仓库。事先他在家里通过妻妹翻译对我说:“我领你去存放相机地方,你喜欢什么就拿什么,一定不要客气”。他已知道我喜欢收藏相机便要送我一些东西。到了仓库他费好大劲才搬出一个大纸箱,先取出自己还在用的两台康太克斯135相机及一台玛米亚RB67,便向我一挥手:“请”。里面的东西真不少,有大的翻拍架和成套的灯具及放大设备,但我只能挑些小的东西,选一些附件及几台小相机,其中便有一台奥林巴斯-XA。
这台XA尚可,但所配的A11灯因电池漏液,已被腐蚀。我心疼地取出已坏烂的电池时对他狠狠说句:“你可真粗心”!这家伙明白了我的意思,一阵嘿嘿的傻笑。送我回家,他通过妻妹翻译对我说:“你怎不要我那个翻拍架和那几只大灯呢?要不我打包给你发过去?”我告诉他可能没法过海关。这小子怎么也弄不懂。只是絮絮叨叨地说,他还有一套影室灯具和背景架也要送我……他几年前想开个影室,但没弄成……。
当我对比着“小巴”玩弄“小奥”时,不免心升感慨。两者的出世时间应差十二、三年,但“小奥”要比“小巴”先进。在日本“小奥”停产多年以后,我国却捡起了在德国已维持不下去的“小巴”。显然缺乏全面的考虑。虽然现在看来“小巴”也不错,但它在功能上的欠缺注定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如果一般的家庭使用,它没有AF功能,不能自动过片,不如现在的自动傻瓜相机方便实用;而对摄影发烧友来说虽可口袋里装一台,但由于是令人无奈的程序式曝光限制了拍摄者的思维,加上大光圈下曝光成像素质已大打折扣,使得好多人买来把玩一阵子又不得不放弃了它。最近听说该厂已停产,也在情理之中。出世晚却又不先进,成本高又卖不上价,只用一种十年不变而又不先进的产品却要维持去一个相机厂的生命,显然勉为其难。世界在变,科技在变,而“小巴”不变,那么这个厂家只好“变”了。
在心仪的“小奥”的同时,心里想的还是“小米”,这才是理想的摄影爱好者“压兜”利器。只是目前还无缘把玩,什么时侯也能弄上一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