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著名茶叶品牌“安吉白茶”正式采用“母子商标”的管理模式,将品牌建设的大舞台让位于企业。政府与白茶协会合作,以“安吉白茶”这个已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公共品牌为后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今年新茶采摘之际,我们来到白茶最主要产区“中国白茶之乡”———溪龙乡,深入了解这里各有绝活、在市场中真正“唱戏”的企业。正是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良性竞争,让“安吉白茶”在市场上日益“如鱼得水”。
“白羽”,做精品
洪坑坞茶场的创办人严老原来是村里的支部书记,1996年乡里新领导上任带来新动作,认为发展白茶有市场前景,打算种植1000亩看一下市场反应。1000亩在现在看来不过是溪龙乡一个大户的种植面积,在十年前可是让很多人吓了一跳的数目,乡政府还为此开了专门的论证会。严老身为当地领导,觉得白茶是个创新,就在1997年带头种了10亩,正是这个10亩,为严老带来了“第一桶金”。
2000年,严老创办了洪坑坞茶场,茶场现有白茶生产基地320亩,拥有一座较先进的清洁化生产厂房,面积5000平方米。2002年2月,茶场申报注册的“白羽”牌商标正式通过,开始使用。为了使这个稀有大产业发展得更好,保持白茶的特色,县农业局茶叶站和乡农技站与茶场建立了150亩有机茶基地。这150亩基地2001年向有关部门申报有机茶认证,2003年通过各种测试考察,被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授予有机茶原料生产证书、有机茶加工证书和标志准用证。现在,茶场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企业项目、省消费者首选放心茶叶单位、县高效生态农业示范茶场、县四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白羽”牌白茶专注于精品有机白茶的生产。首先,基地山高,土壤好,空气质量好,来检测的专家们也不禁赞叹,这里栽种有机茶的条件确实好啊。在白茶品种上,选用优良的“安吉白茶1号”茶苗。产出的白茶色、乡、味、形俱有独到之处,鲜叶形似兰花,叶肉玉白,冲泡后,叶张透明,茎脉翠绿,茶叶在漂盘中姿态优美,就如“白色优雅的羽毛”。
这个月刚刚拿到“全国首届安吉白茶民间赛茶会”茶王称号的“白羽”,在做精做好的路上稳步前行。就如大家亲切地称老支书“小严”,认为他至少可以再好好干上二十年。
“大宏坑”,质量与品牌并行
安吉华山茶场,创办于1998年,是比较早进行白茶大面积种植的企业,当时有50亩左右的规模,1999年、2000年基地扩种,2004年加工厂扩建,2005年扩种、加工扩建,今年下半年,有机茶又将扩种。
目前,华山茶场拥有优质白茶园350多亩,其中有机茶120亩,一座按生产有机茶标准建设的白茶加工厂。
华山茶场2000年开始使用企业品牌“大宏坑”,走的是质量与品牌并重的发展道路。
从1998年种植第一块白茶园开始,华山茶场就按照有机茶标准对茶园进行严格管理。有机茶的生产环境有大环境和小环境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保证茶山等区域大环境条件,另一个方面则严格控制基地附近公路、干道、居民居住区的小环境条件,杜绝因距离太近而出现汽车尾气过量重金属超标等污染事件。120亩茶园于2001年在安吉白茶中首家通过中茶所有机认证中心的认证,现在每年的食品安全抽检也全部符合要求。
品牌上,1998年底,华山茶场创建伊始就申请注册产品商标“大宏坑”,在维护“安吉白茶”区域公共品牌的前提下,积极推广、宣传自己的产品品牌。华山茶场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各种重要茶事活动,量力而行进行赞助。近几年,“大宏坑”牌安吉白茶在全国多次名茶评比中获得金奖。2004年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被指定为浙江省“十大名茶”中惟一一家推介会专用茶。
“忆乐”,后发先至者
和当地其他已经发展了近十年的企业相比,溪龙乡黄杜村旭升茶场可以说是个“新丁”,可这个新丁的发展速度却让大家刮目相看。2001年,原来从事其他买卖的盛山学看到当地白茶产业发展红火,市场不断扩大,建立起旭升茶场,2002年开始投产。2002年白茶种植面积是200亩,此后几年连续扩种,到2005年,总茶园面积已达1000亩,成了种植大户。一开始茶场使用“黄浦江源”商标,2004年7月申报了企业自己的商标“忆乐”。
采访中可以看出盛厂长对白茶产业规范的重视,包括白茶基地管理、厂房、加工控制、销售等各个方面。没有严格的规范,农产品发展不可能走得太远。2005年9月,茶场第一批无公害基地获得认定,2005年底,获得第一批无公害茶叶的认证。可以看出,“无公害”“有机”是“忆乐”品牌的发展方向。日前茶场已经落实了30亩的新厂房用地,8月将投入建设。新厂房的规划找专家设计,办公楼位置、污水处理、机械设备、装修、冷藏、摊放都符合一座“清洁化”厂房的要求,就目前设计的图纸来看,定位这么高的厂房在现有安吉白茶企业中还是第一家。预计此项目机械添置、规划、建造、土地购置等费用总计将达千万元左右,手笔颇大。
这个月是一年一度安吉白茶的采摘期,“忆乐”牌白茶今年的销售非常不错。原来1500斤的包装10天时间不到就用完了,4月8日在溪龙乡2006宋皇贡茗首届安吉白茶开采节的下午,4个小时就达到销售额8万元。今年还有加拿大、日本、德国的顾客上门来买白茶。
“溪龙仙子”,辛苦并快乐着
和“溪龙仙子”的商标名字一样,溪龙乡黄杜乐平茶场的场长宋昌美也是一个“仙子”,听说,在当地,经营白茶的企业有不少的女场长,还有一个女子合作社,宋昌美就是其中不输男子的佼佼者之一。
1998年建立黄杜乐平茶场时,茶园面积只有10亩左右,产出茶叶不到100斤,加工厂房面积100平方米,经过这些年的辛勤经营,滚动开发,目前茶场有安吉白茶茶园面积300亩,加工厂房1200平方米,今年虽然遭到严重霜冻影响了收成,茶园仍达到15斤干茶每亩的平均水平。今年白茶因减产价格较去年有所提高,每斤干茶平均价格在1000-2000元左右。
和一些专做安吉白茶的企业不同,黄杜乐平茶场根据顾客多样化的需要,主营安吉白茶、安吉白片、龙井三个产品。三个产品销售量相当,各有特色。其中安吉白茶“溪龙仙子”价格高,名气响,经济效益高;而安吉白片口感不错,价格实惠,湖州地区有不少忠实顾客;安吉自然条件优越,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辅以出色的加工方法,出产的龙井别有风味,不输西湖龙井,深受一部分杭州地区顾客的喜欢。好产品使得宋昌美不用担心销售问题,每年老顾客准时在采摘期出现,还介绍朋友过来,店里甚至有从1998年就开始购买白茶的顾客。
“银叶”,稳步行,有新意
和当地很多白茶企业一样,溪龙杨家山茶场也建立于白茶开始大面积种植的1998年,当时只有20多亩,2002年左右种植面积快速扩张,至2004年已达白茶园1000余亩,其它早茶500多亩。2001年,企业注册的“银叶”商标被批准,同年,申报有机茶认证,2002年正式获得有关部门认证。目前,茶场拥有700亩有机茶(白茶部分),这占了溪龙乡有机茶总面积的一半左右,也是安吉县内拥有最大面积有机茶的企业,茶场剩下的300亩白茶园也正在向有机茶转化过程中。在副场长徐文华看来,有机茶是有效占据市场的“敲门砖”,虽然获得有机茶认证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一旦获得认证后,产品占据柜台的门槛就反而降低了,其实是产品已进入更高层次的竞争市场。
和当地大部分白茶企业零售为主不同,“银叶”品牌主要通过固定经销商进行批发销售,虽然批发价格较零售要低一些,但做生意有钱也需大家赚,薄利多销,企业看中的是长期的发展。作为农产品企业,产品季节性等非可控因素影响过大,企业认为既然先天不足,发展就更需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慢慢来。其稳步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就是出类拔萃的产品质量,一直以来,“银叶”牌白茶只要参加名茶评选,好像就逃不掉金奖。2005年,杨家山茶场在当地又第一个通过有机茶ISO9001认证。北京著名的张一元茶馆也慕产品之名而来,与“银叶”达成合作关系。
杨家山茶场除了有3000平方米的有机白茶加工厂外,还有一支目前在同等规模农业企业中很少见到的技术队伍,并常年聘请“白茶之父”刘益民农艺师任技术顾问。今年3月7、8号气温正常,茶场试种的名茶品种“乌牛早”采摘30多斤,市场价格卖到700元/斤,“试水”效果不错。栽种白茶以外的茶叶品种,增加产品多样性,其他品种与安吉白茶形成互补,丰富产品供给。同时,茶场也在不断进行着白茶老品种改良,在深山条件中寻找改良的可能。今年茶场又育出一种与现有白茶在香、味、形上存在明显不同的白茶品种,有江苏客人品尝后愿出5000元/斤的价格购买。正是这种技术上的不断创新,让人看到企业不断发展背后的源泉。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