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企减薪还没完 金融高管薪酬也应当适度调减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著名金融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邱兆祥认为金融企业高管也应当减薪——

前不久围绕电力企业职工薪水过高引发的热议还没有降温,针对金融企业高管薪酬过高的议论又起。日前,著名金融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邱兆祥提出,我国目前的银行、证券、基金和保险公司等垄断色彩浓厚的金融企业高管人员薪酬过高,增加过快,特别是银行业高管人员的年薪待遇高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应当适度调减。

在由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市场经济论坛"效率与公平研讨会"上,邱兆祥是依据报刊发表的公开数据进行上述分析的。他说,建行在今年4月颁布的2005年年报显示,该行在2005年支付给行长的薪酬为110.5万元,支付给董事长的薪酬为85.4万元。交行披露的年报显示,行长2005年的薪酬为106.031万元,董事长的薪酬为96.031万元。有关部门已于2005年明确把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董事长的年薪定在120万元。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的薪酬更是高得出奇。据报载,招行行长2005年税后薪酬267.83万元,为境内上市银行中薪酬最高的行长,其他两位副行长年薪近140万元。中国民生银行行长2005年税后年薪高达191.61万元,其他几家境内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的年薪也都同样很高。

邱兆祥说,这些股份制金融企业高管人员的年薪很高却还没有与业绩紧密挂钩,因经营状况出现问题而减少高管薪酬的案例极为鲜见,甚至出现股东收益下降而高管报酬大幅度提高的怪事。例如,有家上市银行2003年每股加权平均收益下降27%,高管人员的薪酬总额却增加了72%。

邱兆祥提出,金融企业员工的收入拉开差距、档次要合情合理。作为上市公司、股份制企业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高管人员到底拿多少,社会公众有权"说三道四"。这是因为它关系到维护中小股东甚至社会公众的利益。机会不均等,分配不公平,是影响社会成员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障碍。即使在机会均等的前提下,少数人的收入水平过高,也可能会引起公众的不满。事实证明,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扩大,不仅会严重影响效率,还会诱发金融腐败,加大金融风险。近年来,银行系统大案要案不断,就说明了这点。凡是关乎中小股东特别是社会公众利益的金融企业,绝不能允许少数人将公众利益个人化,不能乱搞激励,否则难免会出现问题。

邱兆祥说,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按细行业分组,2004年薪酬最高的是金融业中证券业。此外,基金、保险等金融企业员工的工资也都很高,这些金融企业高管人员的年收入更是高得惊人,甚至超过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高管们的薪酬。其它诸如电力、电信、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垄断行业的高管们的年薪,也大都远远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应当适度调减。邱兆祥认为,金融等垄断行业高管人员的过高收入,刺痛着许许多多低收入者敏感的神经,特别是强化了低收入者的不公平感,加大了社会心理失衡状况出现的几率,从而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对改革的支持度。他据此提出,金融等垄断行业高管人员年薪过高的问题,是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任其扩大,针对金融等行业高管人员收入过高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这些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田如柱)

垄断减薪多少才合适? 专家:3-4.5万是合理界限

“现在城市人均年收入是1.5万元,城乡的差距是3.3倍,电力减到目前城市人均收入的2倍到3倍,也就是减到年收入3万到4.5万就可以了。全国这么多电力企业,能减到这个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对垄断行业不负责任亏损和没有节制福利说"不"

据报道,上半年民航业亏损6.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利增亏18亿元。其中航空公司亏损2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亏19.9亿元。

百万年薪的行长与锱铢必较的银行查询收费

据报道,去年中国银联就曾计划增加“跨行跨境交易查询费”和“品牌服务费”两大收费项目,由于受到各方人士的普遍质疑,原定2006年1月1日起向发卡银行收取跨行ATM查询手续费的计划被暂时搁置。3月份,银联将去年草拟的每笔跨行查询收费0.15元的标准,修改为每笔0.20元,发卡行向银联和受理银行各支付0.1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