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某高校学生小王家在农村,每个月生活费维持在220元左右。他的日记里有这样的记录:
9月11号:济南人才市场
简历12份:130元
9月23号:青岛人才市场
简历8份:89元
……
简单推算,一份简历成本大约10元钱,小王坦言花费这么多钱制作简历目的是为了与众不同,希望能够吸引住用人单位的眼球,而对这种“简历盛装”的负担,他却一脸苦笑。
象小王这样“勒紧腰带”苦求“简历盛装”的例子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并非个例,现在的人才交流会已然成为大学毕业生简历的“盛装舞会”各色封面、用Photoshop特制的自荐信底纸、多幅数码冲印摄影作品、精巧美妙的艺术设计、随简历附“VCD”,甚至简历中夹带着写真照片……而据国家教育部统计,仅2005年毕业生就达280万,由此推之全国毕业生的简历费用总和堪称一个天文数字,这是一个巨大的隐行浪费。
笔者认为当还毕业生简历本来面目,原因有三:
其一简历是简单的个人经历和个人介绍,完全可以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来表达;
其二,当前社会需要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决不是凭着简历“打扮”的好坏就可以证明一个人的才学和能力;
其三,在人才市场上,外表夸张的简历并不为用人单位所看重,反而实实在在的内容更被人看好,故笔者建议高校有关部门在学生离校前做好两项工作以改变目前就业市场上的简历浪费现象。
一是做好毕业生的求职培训,使之明确认识当前社会的内在需要,从主观上解决简历华而不实的现象;
二是以其他形式来取代被用作大学生就业“敲门砖”的简历,例如:在网上公布毕业生的部分在校信息,发布学校各专业的学习情况,向用人单位推荐合格的毕业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