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协和医院发布了对外公开招聘信息管理人才的公告,但是院方仍然为此愁眉莫展,原因是应聘者本就廖廖,能达到相应要求的更是少之又少。而这只是“冰山之角”,据了解,医疗信息化人才一直以来都是医疗机构里十分稀缺的人才。
■人才稀缺,招才只能靠互挖墙角
协和医院人事处孟相臣副处长介绍,为了招聘信息中心主任进行的公开招聘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报名应聘者就不是很多,而且在报名者中比较理想的对象也很少。孟副处长进一步分析道:医疗信息化人才本身就很少,这类人才一方面要具备比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懂得医疗管理,也就是要有医疗行业的经验。对于那些报名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讲是很难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何况我们开出的招聘条件是: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具有几年的医疗行业经验。
也正是因为用人条件的苛刻以及人才培养范围的狭窄,使得医院对于医疗信息化人才的招揽方式,最通用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去挖别的医院信息化部门的墙角。
■IT人不愿进入,医疗人不太理解
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总务科科长阎永明说,真正的医疗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的完整共享,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障碍,就是信息化人才的匮乏。实际上,每年培养的信息化高级人才并不算少,而愿意投身医疗行业的却寥寥无几。在这些高级IT人才中,却普遍存在着对进入医疗行业的一种“偏见”,使大部分人不愿涉足。与此同时,医疗行业的管理者和从业者,对于信息化的理解也存在偏颇。
在从事医疗行业信息化管理的人中,说到最多的是“认可”问题,他们普遍认为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化的作用被低估,很多医院的信息中心虽然是整个医院正常运转的“要害”,但是普遍这个部门的级别和重视程度都很低;二是工作难度和复杂程度无人知晓,医院的医护人员对此并不太理解;三是待遇条件偏低,虽然医疗信息化管理是比较复杂的,但是人员的收入待遇大大低于IT行业,即使在医院内也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在医院的医疗工作者对于信息化的认识也存在偏颇。首先是医院领导的管理思想不能和信息化建设理念相一致,再有就是医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偏低,医院的医生护士是系统的直接使用者,但是他们的信息化水平有限,有的不会使用却反而埋怨系统不好使用或者系统有问题。
■四类医疗信息化人才的现状和不足
具体到医疗行业信息化人才按其分工可以分为四类:操作、开发、维护、管理,而这些构成信息化人才的主体也自身存在着不足和缺陷。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信息研究所所长邱卓英博士告诉记者,首先,作为最基层的操作人员,(其中包括医务人员)普遍水平还比较低;第二,作为医疗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者,存在的问题在于知识背景和结构的欠缺与局限,使得设计的系统不够完善;第三,作为系统的维护人员,由于医疗系统本身越来越复杂,使得他们的适应能力有待提升;最后,是系统的管理者,目前他们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还是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主要是和其他部门以及主管领导进行沟通,而实际他们的职能是使医院的管理和信息的融合,以大幅提升医院的效益。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