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32汇编学习笔记(1):汇编基础知识

王朝system·作者佚名  2006-01-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我没有接触过DOS汇编,所以在读罗云彬的教材的时候,对他所提到的DOS汇编的概念没有多少感觉。在这里我记录下自己的一些疑问,以供日后重温。

1、关于寄存器

寄存器有EAX,EBX,ECX,EDX,EDI,ESI,ESP,EBP等,似乎IP也是寄存器,但只有在CALL/RET在中会默认使用它,其它情况很少使用到,暂时可以不用理会。

EAX是WIN32 API 默认的返回值存放处。

ECX是LOOP指令自动减一的寄存器。

ESP是堆栈指针。

EBP经常用来在堆栈中寻址。

ESI好像常常用在指针寻址中,EDI不大清楚。

2、关于内存寻址

WIN32中内存是平坦的,对于每个程序来说都可以使用2G范围的地址,但各个程序之间并不会干扰,这是因为各个程序所使用到的物理内存被Windows自行安排,不会互相覆盖,而且一个程序不会随意地访问到另一个程序的地址空间。

3、关于堆栈

Windows为每个程序安排了堆栈段,它是从高地址向低地址延伸的,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这样可以使堆栈指针始终指向最近入栈的元素的起始地址,这样的话,为访问这个元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方式。

ESP作为堆栈指针始终指向栈顶,如果看一下PUSH和POP的操作就可以明白这句话:

PUSH: ESP <-- ESP-4 (ESP+3,ESP) <-- 入栈元素

POP: 出栈元素 <-- (ESP+3,ESP) ESP <-- ESP+4

因为PUSH和POP自动修改了ESP的值,使它始终指向栈顶了。当然也可以自己来修改ESP的值,例如我们可以:

sub esp,4 ;这样就把栈顶指针向下移动了。

这种操作常常用在局部变量的分配中,在子程序中使用到局部变量时,就在堆栈中为它们提供空间,这样可以使子程序退出时收回局部变量占用的空间,有利于子程序的模块化。

我们可以用ESP来寻址堆栈中的元素,比如ESP指向当前栈顶元素的起始地址,ESP-4指向前一个元素的起始地址,不过因为ESP常常在变化,这样用ESP在堆栈中寻址的话不方便,所以我们就用EBP来代替ESP寻址,首先把EBP入栈保存,然后把ESP赋值给EBP,这样就可以用EBP来寻址堆栈中的数据了。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堆栈的变化。

push 0x00000001 ;1

push ebp ;2

mov ebp,esp ;3

push 0x12345678 ;4

mov eax,dword ptr[ebp+4] ;5

mov ebx,dword ptr[ebp-4] ;6

mov ax,word ptr[ebp-2] ;7

mov al,byte ptr[ebp-1] ;8

mov al,byte ptr[ebp-3] ;9

mov ax,word ptr[ebp-3] ;10

5 eax=0x00000001

6 ebx=0x12345678

7 ax=0x1234

8 al=0x12

9 al=0x56

10 ax=0x3456

堆栈使用在子程序的实现中,当调用子程序时,首先把参数入栈,然后把返回IP入栈,然后转移到子程序处,如果有局部变量,则下移ESP,然后初始化该局部变量,这样用到EBP来寻址局部变量,参数的寻址同样要用到EBP。

4、简单的几个关键字

ptr 显式指定后面的数据的类型

offset 全局变量的地址

addr 局部变量的地址,也可以用在全局变量上

local 定义局部变量

proc 定义子程序

proto 声明子程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