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OL,准备养老有方法

王朝装修·作者佚名  2007-0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本案例的主人公虽然十分年轻,但社会上一些老年人晚年收入拮据、生活窘迫的状况,使她对自己的养老问题十分忧虑,想要预测其30年后的退休金收入。

刘小姐,嘉业咨询公司职员,26岁,未婚,月收入3500元,节余2000元,家庭金融资产5万元,其中股票市值2万元,3年前参加社保。

她这两年开始炒股,觉得也是个养老的办法。但盈利总是起伏不定,让刘小姐觉得不踏实。

家庭理财规划摘要

刘小姐年轻肯干,收入稳定并预期上升,有一定的理财经验。提早从容规划并积累养老金,30年后她将有把握过上一个丰裕富足的晚年生活。

一、社保退休金只能满足部分需要(以下测算仅供参考)。

按照北京市政策,按月领取的社保退休金等于当月社会平均工资的20%加上个人账户累计储蓄额的1/120.假设本市平均工资在2010年前和2010年后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和5%,则刘小姐退休那年本市平均月工资为8199元;假设其工资在2005年前后的增幅分别为25%和5%,则她退休时的月工资已达23252元;如果未来平均长期储蓄利率为4%,则其社保个人账户累计储蓄额将达779142元。据此计算,刘小姐56岁那年的每月社保退休金收入为8215元。这笔收入约等于该年度本市平均工资,但只相当于刘小姐退休前月工资收入35%,相当于其合理退休收入水平的44%。如仅靠这部分退休金生活,则当前社会上部分老者窘迫拮据的退休生活将在刘小姐身上重演。要想维持一贯的生活水准,刘小姐还必须广开财路,去弥补另外约每月一万元的养老金缺口。假设这笔资金产生于一个年收益为4%(退休后的投资通常比较保守)的投资组合,则这一投资组合的本金应为300万元。由于刘小姐也可以用本金来支付退休金,因此实际需要的金额会更少。这笔财富是刘小姐在退休前应该自行积累下来的。

二、长期投资,分享国民经济增长。

根据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预测,在未来二三十年里,我国GDP有望维持7-8%的增长速度。在部分发达地区和资本市场上,财富增长率可能更高(非专业投资者往往受一时一事的困扰,对于这一长期趋势无法正确认识和驾驭)。随着理财服务的完善,通过合理规划、组合投资,像本文主人公这样年轻的专业人士也很有把握通过分享国民经济增长来实现8%的投资收益率。刘小姐目前可投资5万元,每年再用结余投入2.4万元,假设投资组合每年收益率为8%,则30年后当她退休时,这笔投资的本利和可以达到345万元,完全可以实现养老的目的。由于上述假设只是根据刘小姐当前的收支状况,没有考虑其收入增长等因素,因此这一假设是比较保守的。即使其他条件有变化,刘小姐也完全可以通过加大投入量来实现既定理财目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