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行业甘去苦来(一)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聚氯乙烯行业甘去苦来(一)

聚氯乙烯(PVC)是氯碱工业中最主要的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PVC由于其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电绝缘性、阻燃性、质轻、强度高且易于加工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电子、汽车等领域。PVC作为世界上第二大合成树脂,它具有如下优点或优势:优异的难燃性、耐磨性、抗化学腐蚀性、综合机械性、制品透明性、电绝缘性及比较容易加工等,而成为应用领域最为广泛的塑料品种。

产能与市场分布概况

PVC一般是烧碱厂主要以氯为主的产品,也是烧碱厂作为平衡氯气的主要手段。PVC工艺特点是生产工艺分为两部分,首先生产氯乙烯单体,然后聚合成PVC。行业内一般将PVC生产工艺依据氯乙烯单体的获得方法来区分,可分为电石法、乙烯法和进口(EDC、VCM)单体法(习惯上把乙烯法和进口单体法统称为乙烯法)。其中电石法的产品所占份额多余乙烯法。

由于资源和市场的因素,我国PVC的生产企业多分布在靠近占有煤炭和盐资源或市场的省份,如西部地区以及山东和河南地区靠近资源,占产能的38%,而江浙沪闽地区和京津冀地区靠近市场,占产能的50%,其他地区占产能的12%。这与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丰富有关。

由于我国烧碱厂规模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PVC 生产工艺比较落后,一直采用电石为主要原料。该工艺能耗高、污染严重,再加上前几年国际原油价格便宜,国内产品几乎没有竞争力。PVC行业一度呈现微利或亏损的状态。

生产能力大幅增长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化工行业的复苏,2003和2004年是PVC行业的黄金发展期。PVC产量持续大幅增长,2002年PVC产量为338万吨,2003年为400.7万吨,而2004年为503万吨,较2003年增长102.55万吨。随着产量的持续上升,需求也在持续上涨,并且前几年产量一直满足不了需求,存在很大缺口,直接导致前两年PVC价格的持续攀升。在利益的驱动下,各地纷纷投资建设兴建新的PVC装置。随着新装置的投产,产能在未来两年将逐步释放。预计2005、2006年产能将分别达到770万吨/年和900万吨/年以上。

高油价负面影响大

PVC根据是否含有柔软剂分为软PVC和硬PVC,。软PVC由于易脆、不易保存而适用于地板、天花板和皮革中,这部分的应用大概占市场份额的1/3。硬PVC具有柔韧性好,易成型,不易脆,无毒无污染,保存时间长,广泛应用于各种型材、管材、硬片、瓶类产品(包括日用)中,占市场份额的2/3强。随着建筑业的发展,PVC在软硬制品中的消费比例也在发生变化,硬制品消费潜力越来越明显,尤其是PVC管(棒)材最为突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日用、农用、包装和建筑对PVC的需求大量增加,特别是建筑行业的发展,直接拉动了对建筑材料的需求,PVC的需求相应地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PVC表观消费量从2003年的619万吨/年,增加到2004年的701万吨/年,增加了82万吨,增速达到了13.2%。

进入2005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仍然在高位运行,导致PVC的下游因成本压力开工不足,减少了对PVC的需求;同时,中国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直接导致了对PVC需求的疲软。而此时,全国各地仍然在大规模上PVC装置,因此,我们认为PVC供过于求的状况将在近两年都会存在,这也使得今年PVC价格在去年10月份创下9100元/吨的高点后,价格逐级下跌,而在今年4月份以后加速跌势。PVC行业的盈利能力将下降。因此,我们对 PVC行业整体看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