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确保进行了的初始化
JAVA通过构造函数来确保在创建每个对象时都进行了初始化工作。
因为:
(1)有可能和类中的成员方法重名;
(2)编译器必须知道具体调用哪个方法
所以,构造函数和类名完全相同。而且没有返回类型。
2. 方法重载(overloading)
(1) 与现实生活比较:洗衣服、洗车、洗碗。。。 在JAVA语言中,为实现某项功能定义了一个方法,并有多种途径来得到最终结果,但本质是一样的。比如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有多种方法可以得到相同结果,但我们只需要一个名字,triangleArea(...,...,...),然后传入不同的参数就行了。为此,我们可以定义几个方法名都是triangleArea的方法,只是参数列表不同。计算时根据传递的参数判断调用哪个方法。
另外构造函数的命名机制也决定了方法名的重载。
不能通过方法的返回类型来判断是否重载,例如:
void f(){}
int f(){}
当 int x = f(); 编译器可以识别调用哪个方法
但直接调用f(); 不需要返回值,只需要这个方法的side effect 时,编译器就不知道调用哪个方法了。
(2)默认构造函数
不带参数的构造函数。当类中没有定义任何构造函数时,编译器会自动为你创建一个默认构造函数。
(3)this关键字
在调用类中的方法时,隐藏传递了一个参数:当前调用该方法的对象的引用,所以在方法中,可以使用this关键字代表:
当前调用该方法的对象的引用。
但在一个类的方法中调用本类的另一个方法时不需要加this
(4)在构造函数中调用构造函数(避免重复书写代码)
原则:必须在构造函数的一开始,调用this(参数...),此处的this和(3)中不一样,是制:根据参数列表显示调用另一个构造函数。
(5)static 的另一个作用:等效于C语言中的全局变量
定义一个静态方法,就可以在其中访问其他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了,达到“全局”的效果。
3. Cleanup;finalization and garbage collection
垃圾回收器只回收以new方式分配的内存。
垃圾回收前先调用finalize()方法
垃圾回收和finalize()方法都不能保证被执行,他们的线程优先级很低,而且调用system.gc()后,也是在JVM线程队列中排队,不能保证被执行,所以必要的清除工作不能放在finalize()方法中执行
(1)“垃圾”可能不会被当作垃圾回收掉
(2)垃圾收集不等于析构
(3)垃圾收集只跟内存有关
4. Member initialization
(1)方法中的局部变量没有默认的初始化值
void f(){
int i;
i++//compile error,i not initialized
}
但类的成员变量有默认初始化值。
(2)用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
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它能在运行时决定变量的初始化值。
(3)初始化顺序:
类成员变量的初始化顺序是由他们在类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的,而不论他们是否分散在方法定义之间。
类成员变量的初始化在调用任何方法(包括构造函数)之前。
(4)以一个Dog类为例,总结创建一个对象的过程:
1)当Dog类的对象第一次被创建时,或Dog类中的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第一次被访问时,JAVA解释器通过classpath搜索定位到Dog.class文件。
2)当Dog.class被装载后,会创建一个Class对象,此时所有的静态域初始化依次进行,而且只初始化一次。
3)当你创建一个Dog对象(new Dog())时,首先在堆中为Dog对象分配足够的存储空间
4)该空间被清0,自动把Dog对象中的原始数据和引用设为默认值。
5) 执行定义初始化。
6)执行构造函数。
(5)静态初始化块和定义初始化块
静态初始化块类似于静态域的初始化
定义初始化块在构造函数之前执行,用来支持匿名类的初始化。
(6)Array的初始化
int[] a = new int[rand.nextInt(20)];
以上说明Array的创建是在运行时
在传统语言中,程序是在一开始运行时就全部加载进来,而在JAVA中,因为编译后的的代码以每个类为单位,分别存放在独立的.class文件中,当用到这个类时才去加载该.class文件,即当用户第一次创建该类的对象或第一次访问该类的static方法或static变量时才加载该类。
在有继承时,初始化顺序:
1)父类静态定义初始化
2)子类静态定义初始化
3)父类定义初始化
4)父类构造函数
5)子类定义初始化
6)子类构造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