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环总局颁布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节能灯》等10项节能新标准正式实施。此次颁布实施的《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包括:节能灯、再生塑料制品、管型荧光灯镇流器、泡沫塑料、工商用制冷设备、家用制冷器具、塑料门窗、充电电池、干电池、金属焊割气等10项新技术标准。 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些陆续实施的环境标志技术新标准对提高我国的行业节能、环保意识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新一轮行业洗牌的潜在火种。新标准颁布后,行业内一场有关节能技术的比拼将在所难免,一部分技术雄厚,品牌强劲的企业将会脱颖而出。反之,那些运作不规范、技术落后的企业可能会在竞争中日益萎缩,逐渐淡出市场。经过此番洗牌,品牌会进一步集中,节能技术、绿色生产方式将成为优势企业巩固领先地位的利器。 以节能灯生产为例,目前国内生产节能灯的厂家多达几百家,节能灯产量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增长,节能灯年需求量超过6亿支。目前,行业迫切需要有强势品牌崛起,以其技术的先进性来引领和提升中国照明行业的世界地位。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灯饰市场的需求量已经达到6000万台左右,在国际上名列前茅。中国照明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使得TCL、海尔以及即将进入照明行业的其他国内大型企业,都在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抢占照明市场份额。GE、飞利浦等外资灯具品牌也在不断抢占中国照明市场的地盘。 截止目前,我国年销售额过6亿元的专业照明企业有10余家,还有不少企业正在快速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迈进。专家称,国内照明行业的生命周期正处在高速成长阶段,有限的资源将会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的优势企业上,在节能这条必经路上,各照明企业正开始由产品竞争转向节能技术和品牌的竞争。
信息来源:中国灯饰商贸网-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