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1-2月江苏口岸共进口天然橡胶1.1万吨,价值1900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分别增长53.6%和1.1倍。
其进口主要特点有:主要为加工贸易进口,一般贸易进口快速增长。1-2月江苏口岸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天然橡胶7403吨,增长33.4%,占进口总量的67.3%;同期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3088吨,增长66%。
主要自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1-2月江苏口岸分别自上述国家进口天然橡胶8319吨、1682吨和1317吨,分别增长1倍、8.3%和下降11.7%,三者合计占进口总量的98.2%。
进口均价大幅上扬。1-2月江苏口岸天然橡胶进口均价为1670美元/吨,上涨37.9%。其中,自泰国进口均价为1658美元/吨,上涨41.4%;自马来西亚进口均价为1694美元/吨,上涨32%;自印度尼西亚进口均价为1716美元/吨,上涨38%。
1-2月江苏口岸天然橡胶进口量增价扬的主要原因有:一、国内产胶量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近年来国外轮胎、橡胶厂家纷纷在国内投资建厂,国内企业也不断扩大产能,对橡胶需求大大增加。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技术经济委员会的一份年度展望报告称,中国橡胶消费一直呈现旺盛增长态势,预计2006年中国天然橡胶需求在150万吨左右,而国内天然橡胶年产量在60万吨左右,缺口为90万吨,需要依靠大量进口来弥补。二、主产地供应趋紧带动国际市场价格攀升。去年底泰马产区遭遇持续降雨使该地区割胶严重受阻,影响了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交易量,使全球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促使天然橡胶国际价格上涨。三、天然橡胶主产国强化联盟合作的影响。2002年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三大产胶国成立国际橡胶合作集团,用实施供应管理、减少出口、建立联合公司来管理天然橡胶市场,将天然橡胶价格稳定在对生产者有利的价位。近期越南、印度政府已提出加入该联合公司,旨在共同提高和稳定国际价格,形成国际价格同盟,从而将天然橡胶的国际市场价格稳定在对其有利的价位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天然橡胶的缺口越来越大,已成为继石油、铁矿石以及有色金属后又一大宗紧缺战略性资源。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橡胶自给率接近或低于基本安全保障线,直接危及国内产业安全。根据国际上公认的界限,30%的自给率是一个国家橡胶产业最基本的安全保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