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类板材启动生产许可证制度,半年后,正规板材将全部贴上新证
为了从生产源头控制板材质量,国家质量监督总局会同国家人造板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开始对细木工板、刨花板、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等11类板材进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审查。6月11日,首批获得生产许可证的木地板企业在包装上贴上了“生产许可证”标识,消费者在购买板材时,可通过该标识查到生产企业的编号,从而能有效保证所购板材的质量。
生产许可证强制执行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会长张森林指出,此次审查有望彻底解决板材市场的混乱现状。生产许可证制度是强制执行性的,相关企业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申请并取得生产许可证,才有资格生产和销售该产品,否则关停并转。
据《人造板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实施细则》规定,地板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是5年,期间各地区质监部门将对获证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不定期监督管理。
北京市质量监督局打假办副主任董文洪表示,生产许可证制度强制执行后,一旦查明有企业无证生产,处罚会相当严厉,“为的是逼迫很多生产伪劣板材的企业进行转产,从而净化零售市场”。
贴证需时半年左右
据国家人造板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吕斌介绍,目前已经有67家实木地板、105家强化木地板、43家实木复合地板、1家竹地板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大范围的生产许可证认证工作将在下半年展开。
据吕斌介绍,目前市场上的正规板材“贴证”需要大半年的时间,“预计经过半年的时间,正规建材市场上所有板材都将贴上许可证”另据介绍,目前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第一批地板企业有海帝地板、克诺森华、圣象地板等。
查编号让消费更明白
其实很多产品例如电器、酒类等都有生产许可证此次板材的生产许可证制度正是顺应这种趋势,保障行业正规化发展的一种有力手段。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一措施的推行能极大减少购物风险。
由于目前市场上存在很多不自主生产,只是纯销售的板材品牌,对于这样的品牌,《实施细则》规定是哪个企业生产的贴哪个企业的许可证,所以对于这类板材,消费者同样可以查看许可证编号。若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有权要求销售企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