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CDSee PowerPack 5.0 - 资源管理利器.Lgz

王朝other·作者佚名  2006-01-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ACDSee PowerPack 5.0 - 资源管理利器.Lgz

██████████ 1. 背景

我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是从高中时在同学家开始的,那时的电脑是486。我是从图片开始对计算机入门的,上大学之后好不容易让家里人给我买了台586,买了很多光盘,大部分都是图片的。那时比较流行的看图软件是Sea,是个Dos程序,当时在Win95、97下仍能够运行。自从偶然的机会安装了一张光盘上的工具软件中的ACDSee v2.4,从此就彻底和Sea说Good Bye了,而且再也离不开ACDSee了。从用ACDSee开始看图到现在,我看过的图片数不胜数(Sea也占一小部分),也历经了ACDSee各个重大版本的升级:v2.4、3.2、4.0,直到现在仍在使用的PowerPack v5.0。

每一次ACDSee的升级都会给我带来惊喜,无论是从界面还是功能上来说。从刚开始接触Win95只知道不停的换桌布到后来可以为实验室配置Linux代理服务器再到现在利用Windows API编写内核程序,我对计算机的使用熟练程度与日俱增。但无论使用、开发水平如何,我都离不开ACDSee的帮助,现在它对我来说,已不单是一个看图工具了,还是我管理计算机资源、个人文档的首选工具。我把ACD ImageFox 2.0和ACDSee PowerPace v5.0中的放到我的计算机帐户开始菜单程序中的启动组里,每次我登录计算机,它们就会自动启动。即使某一时刻我不需要ACDSee运行,我也会让它保持在任务栏中的托盘组里,但我通常是把它保留在任务栏中,哪怕此时我不用计算机做任何事情。

我用的ACDSee始终都是英文版,因为我觉得汉化后的软件某些菜单、对话框以及界面中其它一些地方的介绍和我的理解有出入,而且它是我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使用“原声”软件便于我对它加深了解。每次ACDSee推出新版本,我都会首先将它的Help文件看一整遍,虽然很多内容比较基础、简单,但我仍会一字不落地看完,因为我十分尊重ACDSee的开发人员,软件和Help文档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它会使我了解软件很多细致的地方。现在的Help文件都是英文的,即使是汉化版,用的Help文件也是英文的,这也是我坚持用“原声软件”的原因之一,有时Help中的某些内容在中文界面中找不到对应项,原因就是我个人和汉化作者对同一内容的理解有出入,找到了看着也不舒服,我更喜欢自己的理解,即使不理解,也还有英语原文在那里放着。而且,汉化软件有些快捷键用不了,影响到了我的发挥。

我看过别人写过的与ACDSee有关的文章,很多内容基本上都可以在Help文件中找到与之对应的部分,如果各位坚持看一遍它的帮助文档,实际上是不必看网上那些介绍ACDSee的文章的。我看完那些文章之后觉得非常有必要把自己使用ACDSee的独特经验介绍给大家。我用的ACDSee都是盗版或者破解,这多少有些对不起令我尊敬的ACDSee的开发人员,因此希望把我的经验贡献给大家,能够为ACDSee推广使用范围及提高使用水平起到一点作用,算是对它的开发人员的回报,咱也“盗亦有道”!

██████████ 2. 环境

Microsoft Windows 2000 Pro

ACD ImageFox

ACDSee PowerPack v5.0 ┬ ACDSee

├ FotoCanvas

├ Ghostscript

├ QuickTime

└ DirectX

██████████ 3. 快捷键

ACDSeee中提供了大量的快捷键,可以访问大部分功能,要想成为一个熟练的ACDSee的使用者,应当了解一些常用的快捷键,它们在ACDSee中都非常实用,无论在看图还是管理资源的时候。熟练地使用快捷键可将ACDSee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不使用快捷键的话,它的功能发挥、效率效率恐怕要打些折扣了。

Space、Page Up、Page Down、Home、End:翻看图片;

Alt+Enter:属性(Properties);

Ctrl+X|C|V:剪切、复制、粘贴;//上面这几个好像不用说了吧?

Ctrl+A:全选(只有文件,不包括子文件夹);

Ctrl+Shift+A:全选;

Ctrl+Shift+I:反选;

Ctrl+G:生成当前目录下所有文件的列表(包括描述);

Ctrl+Delete:不必用户确认就删除;//如果文件具有只读属性,仍需确认。

Shift+Delete:删除后不必放到回收站;

Ctrl+Shift+M:隐藏/显示菜单(Menu Bar);//通常都显示

Ctrl+Shift+T:隐藏/显示工具栏(Toolbar);//我通常将其隐藏,里面的按钮可用其它快捷键访问。

Ctrl+Shift+N:隐藏/显示导航栏(Navigation Pane);//总在同一目录下或邻近的几个文件夹中访问时,且文件名很长,或在详细列表状态下栏目很多(或栏目总长度很长时),或想显示更多的缩略图时可将其隐藏。

Ctrl+Shift+P:隐藏/显示预览区(Preview Area);//不想看图或想看到更多的目录树分支时可将其隐藏。

Ctrl+Shift+O:隐藏/显示非图文件(Other Files);//可结合数字键使用。

Ctrl+Shift+C:布局管理器;

Ctrl+Shift+F[2, 8]:导航栏各个标签页轮流切换;//可将某些使用频率很少的标签页隐藏起来。

Ctrl+Shift+F[9, 12]:文件栏(File Pane)各个标签页轮流切换;// ACDInTouch几乎没用,可将其隐藏。

Ctrl+Shift+F:切换到导航栏的文件夹标签页(Folders tabbed page);

Ctrl+Shift+G:切换到导航栏的相册标签页(Albums tabbed page);

Ctrl+Shift+Q:切换到导航栏的收藏夹标签页(Favorites tabbed page)//Ctrl+Shift+F|G|Q可是我偶然发现的,在帮助中找不到的,^o^。

F2、Alt+R:重命名、批量重命名;

F3:搜索,跳转到导航栏的搜索标签页(Search tabbed page);

F4:查看下拉列表框的内容,如文件栏的路径列表框(包括历史路径);

F5:刷新;

F6:收藏夹(Favorites);

F[7, 12]:当前文件夹中的文件显示模式(Mode),如详细缩略图、缩略图、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其中比较常用的是列表(F11)、详细(F12,配合网格线GridLine效果更佳)、缩略图(F8);

+、-、*、/:查看模式(View with Viewer)下缩放图片;

数字键区的0-6:文件排序、分组,如按扩展名、名称、大小、类型、时间、图片属性、描述;// NumLock Must is ON!

Ctrl+数字键[2, 6]:在详细文件列表中是否显示某些文件属性,如大小、日期等;

B:隐藏/显示状态栏(Viewer状态下);

F:切换全屏(Viewer状态下);

Ctrl+D:目录或文件的描述(Discription);//有些象编程时的注释,非常有用!

Ctrl+E:调出图片处理程序,默认为FotoCanvas;//可以更改

Ctrl+F:浏览状态下(Browse with Brower)转换格式;

Shfit+拖动鼠标左键:查看状态下选定图片中的某一区域;

Ctrl+S:浏览状态下自动观看(Slide Show);查看状态下将选定的区域另存为图片(可以是其它格式);

Alt+C|M:拷贝、移动文件到;

Alt+O:选项对话框(Options);

Alt+←|→:访问历史路径(上一个或者下一个);

Alt+X:在浏览或查看状态下均可退出软件。//如果你正在兴致勃勃地看图片,突然老板、导师或者家长过来,这个快捷键可以救你一条小命,^o^,我常用来看视频的MPC(MS Windows Media Player Classic)的关闭快捷键也是这个,我很喜欢。

██████████ 4. 界面布局(Layout)

ACDSee基本的功能就是看图,一个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浏览的效率,也能够为下文提到的资源、文档管理提供方便。

ACDSee从4.0版本开始,界面布局的灵活性有了很大地提高,但通常人们习惯使用这样的布局:左侧三分之一的空间是导航栏,右侧三分之二的空间是文件栏,导航栏下方三分之一左右的空间留做预览区。我还有个习惯就是始终把工具栏、ACDInTouch、PhotoDiscs、Calendar标签页给隐藏起来。工具栏里的很多内容都可以用其它快捷键来访问,而且隐藏/显示它也很方便,不如多腾出些地方显示有用的东西。ACDInTouch标签页会把你链接到ACDSee的官方网站,一来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需要访问它的官方网站,二来肯定会增加系统分配给软件的资源,所以可将其隐藏掉。

用户可以通过工具(Tools)菜单下的界面选择向导(UI Select Wizard)来定制自己的布局配置并保存起来,万一自己精心调整的布局不小心被打乱了,可以再次将保存的布局配置调出来。

██████████ 5. 文件夹跳转

ACDSee导航栏中的文件夹标签页里的内容和Windows的资源管理左侧的文件夹内容几乎完全一样(除了没有控制面板),但导航栏中的相册标签页(Albums)也是十分有用的。相册标签页的根是当前用户的系统文件夹“My Pictures”所在的地方,我通常通过修改注册表将“Personal”(即My Documents、我的文档)和“My Pictures”设为同一个路径,例如我在单位的计算机是“E:\李金水”,我家中的计算机(140G)则是“F:\”。这样一来,如果我总是在个人的文件及目录中来回跳转,完全可以只在这个标签页中进行工作,切换的快捷键上文已经做了介绍。

ACDSee可以记忆用户访问过的路径,用户可以通过“Alt+←|→”来快速到达曾经访问过的路径,这一点有点象浏览器。或者在文件栏中的文件标签页中按F4,选择显示在历史路径下拉列表框中的所有项目中的一个,就可以立即到达那里。

文件标签页中的历史路径下拉列表框中的路径是可以被复制的,这个功能也非常有用。我常用下载工具从网上下载很多文件,为了避免混乱我喜欢把各种文件分门别类的放到各个文件夹中。如果用下载工具定位存放位置的话,非常繁琐,即使有些下载工具也具有记录历史路径的功能。我都是用ACDSee到达那个存放的位置,然后将路径复制下来在粘贴到下载工具的存放路径栏中。当用户的导航栏显示的是文件夹标签页,文件栏显示的是文件标签页,那么用户按“Tab”(或Shift+Tab)键可以很方便地在文件夹标签页、文件标签页、历史路径下拉列表框中来回切换。

另外,用户还可以将一些经常访问的快捷方式(无论是文件夹的快捷方式,还是某个文件、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放到ACDSee的收藏夹标签页中,切换的快捷键见上文。只需利用快捷键切换到这个标签页,然后就可以快速访问特定的文件夹或者文件、应用程序了。

██████████ 6. 文件对话框插件ImageFox

ACDSee PowerPack v4.0中的ImageFox是一个系统插件,启动之后之后,无论在哪个应用程序(除MS Office Word 2000)中调出打开、保存、另存等几个基本的系统对话框,都会在对话框的右侧出现一个预览图片的区域,下方还配备了状态栏,可以为文件显示更加详细的信息。用户还可以将常访问的目录加入到ImageFox的快捷访问组中,以便快速跳转。如果觉得预览区很占地方,还可以将其收起来。这个功能对我来说非常有用,我可以把不同类型的文档或者其它分类的文档迅速保存到指定的地点,也可以迅速跳转到分好类的文件夹中打开我想要的文件。而且状态栏中显示的内容给了我文件很多详细的信息,但不知为何在PowerPack 5.0中不见了ImageFox,不过好在ImageFox可以单独下载安装。

带有ImageFox的文件对话框有一个常用的快捷键Alt+G,在对话框的界面上也有显著的按钮。之后跳到ImageFox指定的一个文件夹内,里面全是快捷方式组,有文件夹的也有单独文件的。它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你在应用程序中访问文件或文件夹可以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 7. 常规文件操作

计算机的日常文件管理肯定少不了诸如剪切、复制、粘贴的操作,在ACDSee中,这些操作的快捷键和Windows以及绝大多数应用软件的快捷键是一样的。

但ACDSee还有另外的快捷键和界面。如果用户要复制某个文件,可以按“Alt+C”组合键调出复制文件(Copy Files)对话框,无论是在浏览状态还是查看状态。所不同的是,浏览状态可对所有文件进行操作。点击“更多(More)按钮,显示更多的可选项,如果你成功复制到的目的地数量比较少,可以按上下键快速地进行选择,所有成功复制到的路径都会被历史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快速地进行选择。移动文件“Alt+M”的界面和复制的界面大同小异。如果出现重复的文件,ACDSee会显示两者的详细信息,用户可以有多种选择,如覆盖、跳过、放弃、重命名,十分方便。如果重名的文件所有信息完全相同的话,两个显示文件名的控件都是正常颜色,如果有一点点不一样的话,就会以红色背景显示,十分项目,提醒用户注意。

用户在浏览、查看状态下随时都可以进行文件的删除操作,当用户在看很多图片时,有不满意的图片通过Ctrl+Delete可以马上删除,其它格式的文件也是如此。不必确认,效率很高。

每个应用程序都会有自己的右键菜单,ACDSee也不例外。不过用户常使用的文件标签页(Files tabbed page)中的右键菜单里的很多选项都有对应的快捷键,因此可以在软件的配置对话框中(Options,Alt+O),更改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下的选项,让Windows浏览器的弹出菜单代替ACDSee的右键菜单(show the Windows Explorer shell context menu as the default)。注意,这个选项对导航栏中的弹出菜单不起作用,但可以按住“Shift+鼠标右键”或者按住“Shift+属性键(通常在键盘右侧Win键的旁边)”来弹出系统的右键菜单。

我经常上一些贴图网站去,看了很多帖子,很多图片都被我保存了下来,但我保存的方法不是简单的另存为。我将IE浏览器缓冲区文件夹的快捷方式放到了ACDSee的收藏夹中,通过修改注册表将缓冲区文件夹设为“<lgz>\_Regedit\Content.IE5”,每过一段时间,我都到这个文件夹下面(Ctrl+Shift+Q)进行搜索(F3)。在搜索页面中,“Search for files”输入“*.jpg”,去掉“Fast search”选项,打开“Image properties”选项,搜索那些长宽都大于300像素的图片,找到的图片可能会很多,通常都是几百或者上千个。然后按数字键2(按大小排序),首先选定小于20k的所有文件,然后按“Ctrl+Delete”将这些文件一次都删除。我要提醒各位的是不要按“Shift+Delete”,那样的每删掉几个文件就会让你确认一次。剩下的文件可以剪切到一个专门的地方进行再次整理或者就地整理。通常一个图片帖子中如果有很多的图片(无论是好帖子还是滥帖子)的话,它们在缓冲区中生成的时间基本上是连续的,因此在找到的结果集中按数字键4(按时间排序),把连续的滥图删掉,剩下的就是有收藏价值的图片了。

不过网站的图片常出现重名的文件,最简单如1[1].jpg、01[1].jpg、001[1].jpg……,因为结果集中的图片分布在不同的目录下,要统一剪切到一个文件夹下的话,肯定会出现大量重复文件名的文件,ACDSee会在剪切的过程中提示用户有重名的文件,并把两者对比的详细情况显示出来。我通常的处理方法是“Rename”+“Apply to all”。网上的很多图片文件的名字很混乱,当我分门别类的整理好后,就要给它们起一些规范的名字,这时就要用到批处理重命名“Alt+R”功能。

最后我要提到一个独特的功能:复制(Ctrl+C)、剪切(Ctrl+X)。用户复制/剪切一个文件之后,打开任何一个文字处理程序(例如记事本),粘贴(Ctrl+V)一下,那么这个文件的绝对路径就被粘贴出来了(我偶然发现的,帮助中找不到的,^o^)。当然这个功能并不影响对整个文件的复制/剪切、粘贴,只不过ACDSee只是先记录下文件或目录的绝对路径,直到你确实要进行磁盘级别的粘贴操作时才对文件进行拷贝、粘贴的操作。

我常用到这个功能,我从网上下过很多视频文件,很多都是不完整的,想看的话我就要对它们进行修复。这些文件分布的比较分散,如果用修复软件去准确找到这些文件,很麻烦,即使用到历史效率也不是很高,所以我就执行打开文件(Ctrl+O)命令,调出打开文件对话框,然后用ACDSee找到那个文件并对其复制(Ctrl+C),再回到修复软件的打开文件对话框将那个文件的绝对路径粘贴到文件名编辑框中,最后直接回车,文件就打开了。这个功能还可以用来往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插入附件(也得精确定位文件)。因为ACDSee有很多快捷键,并且有历史路径对话框,还能迅速地跳转到上一个或下一个目录(Alt+←|→),所以用它来精确定位一个文件是很方便的。

██████████ 8. 多媒体

ACDSee可以播放很多音频格式的文件和Windows系统的一些常见媒体格式的文件,如.mov、.mpg、.asf、.wmv、.wma。后三种是Windows独特的视频格式,但如同很多视频格式的文件一样,如果视频文件不完整的话,要么不能看要么不能拖,要想正常地观看,必须经过修复。但ACDSee自带的播放器Media Window却有着一个强大的地方:可以拖动某些(不是所有的都好使)不完整的Windows视频格式的文件!

我曾经从学校的ftp上下载过一个爱尔兰著名踢踏舞演出的视频文件,格式是上面提到的三种视频格式中的一种,具体的格式记不清了。这个文件在ftp上就是不完整的,我下载后当然也是不完整的,总共有700多M,当时还不知道有视频修复这回事,其它任何播放器都不能够拖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用ACDSee Media Window来观看它,一次拖动之后,等了几秒之后,它奇迹般的居然能够继续播放了,我又试了几次,发现如果拖动次数多的话,哪怕有三四次的时候,Media Window就会不停的弹出一个“no selection”的消息框,这时只能结束程序了。但在拖动次数较少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继续播放的。这样我就可以经常欣赏表演中的精彩部分了,如果不能拖动的话,恐怕每次我都得从头看到尾了(仅仅为了看精彩片段)。

我常从广东电视台的世纪前线网站下载一些模特的视频,都是.asf或者.wmv格式的。但下载后的文件用其它播放器都不能拖动,只能看修复后的文件。只有ACDSee可以不经修复直接观看,所以要是我想看这些文件我都用ACDSee Media Window,不用修复还能拖动观看。不幸的是前一段时间发生了一个悲剧,我上网看一个朋友推荐的在线电影,必须要安装MS Media Player v9.0,因为有数字认证。我只好装了一个。但影片的效果令我很失望,看了一会就不看了。之后发现ACDSee Media Window也不能拖动了,沦落到和其它播放器同样的地步了。我把Media Player v9.0卸载之后也不行,重装ACDSee也不行,估计是某些系统文件被该死的Media Player v9.0给替换了,但卸载时却没有被恢复,令我再次对Media Player 9.0感到气愤并对ACDSee Media Window泯然众人矣感到伤心透顶。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对不会再装Media Player超过6.5的版本了(我一直用6.4),-_-:。

但现在我已经不使用ACDSee的多媒体功能了,稍后我会在“选项设置”中介绍。

██████████ 9. 数据库

ACDSee出类拔萃的一个重要的设计就是它的数据库,每一次ACDSee的升级,它的数据库管理功能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数据库为ACDSee高效率管理图片乃至整个计算机资源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ACDSee的数据库主要功能体现在为文件(不一定是图片文件)添加注释的功能上,注释主要有描述(Description)、日期(Date)、作者(Author)、注释(Notes)和关键字(Keywords)。其中对普通用户最有用的是描述(Description),其它的各项是为专业的图片制作人员设计的,如电脑美术、广告等。要是我对一个图片感兴趣,我会给它添加一些描述性的记录。譬如一张美女图片,如果我很欣赏图片中的这个女主角,我会在描述中记录她的一些基本信息;如果是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我会在描述中记录下日期、地点等信息;如果是程序代码的定期备份,我会在描述中记录下做了什么改动、仍存在哪些问题;如果是我看过某篇文章,我会在描述中对它们写下我的评价,以便日后我要再次引用它们的话,会马上找到我想要得那些文章;如果是很多软件在一起的话,我会在在描述中记下每个软件的大概功能……。以上各种情况都可以建立专门的档案或者文档来管理,但把它们集中到ACDSee中来同一管理让我觉得效率更高。

ACDSee的老版本把注释数据放到各个文件夹下的discript.ion文件中,到现在虽然discript.ion仍可以使用,但ACDSee从4.0开始就把数据放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库文件中了,而且是强制性的,到了5.0就可以导入、导出数据库中的数据了,真有点DBMS的味道。人们通常将ACDSee安装到默认的路径下,即C:\Programs Files\ACDSee\……,数据库文件也在其中,为了防止系统分区遭到无可挽回的不测,我将数据库文件转置到了我的个人分区下。这样,即使遇到重装系统、重装ACDSee的情况,也不会丢失重要的注释数据,导入旧数据库文件即可。

注释首先增加了资源的信息量,增强了浏览它们时所显示的意义,然后就是方便了用户查找。如果你对资源增加了很多注释的话,在它们中找到你想找的东西会很快的。你需要做的就是在“搜索”标签页中提供出现在注释中的关键字。

如果不能让我为资源提供注释的话,会让我感觉象看一段没有注释的代码一样难受的。前段时间,我到期刊网上down了很多文章,都和我们现在做的项目有关(本人负责监控部分)。然后我就一篇一篇的看,主要是先了解一下概况,在讨论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些策略,等以后再去具体的想实现的细节。看的时候,如果文章内容绝对毫无用处,我会删掉;如果仍毫无用处,但题目仍和我做的东西贴边,我会在描述中写下“垃圾、无用”的词语,免得以后再去碰它们;我觉得会有用的文章,首先我在描述中会写“有用”或者不写,然后在作者(Author)中输入文章出自的刊物名、作者所在机构(机构的名气比人名对我更有吸引力),接着把文章的关键字输入到数据库的关键字(Keywords)那一栏,最后我会把摘要、我对文章的评价、我认为文章有哪些应用价值的评论书写到注释(Notes)一栏。以上操作是在文件栏(File Pane)的属性标签页(Properties tabbed page)完成的,在那里点击数据库(Database)就会出现各种信息的输入控件了,而且通常都是可以看到的。美中不足的是在输入的时候文件列表框变得很窄而且不能调节(如果Notes或者Keyword内容很多的话,窄还是有情可源的)。这个功能对知识分子也很有用,他们经常要看大量的文献,可以把感兴趣或者重要的文章的基本摘要输入到ACDSee中,浏览很快的,不必每次都打开专用的电子阅读器。

如果不想在属性标签页中输入各种信息,也可以在文件标签页中按Alt+Enter弹出属性对话框来进行输入。那段时间,每到下班的时候我就会把期刊网的文件夹内所有文件的注释内容导出到一个ACDDatabase.xml文件,到家后再将其导入到家中的数据库,停止工作时,再重新导出数据库,第二天上班再把昨晚更新后的文件导入到计算机中,始终保持注释内容的更新。

██████████ 10. 光盘备份

我经常把有价值的文件或者重要的文档进行备份,有时是通过压缩,但最后都要把它们刻录成光盘保存起来。现在有很多光盘管理软件,如Advanced Disk Catalog、CD宝(CDBox)、光盘书架(CDShelf)、WhereIsIt?、庖丁光盘管家等,但我要向各位推荐的是WhereIsIt?。首先它的功能最强大,搜索的速度虽不见得比同类软件快一个数量级,但决不比任何一个同类软件慢。它能够在扫描光盘文件时对文件进行详细的分析,而且可以自动导入注释!而这个自动导入注释的功劳就要归ACDSee了。

我以前刻录光盘时,先把要刻在同一张光盘上的文件整理到同一个文件夹下,因为我通常都会对文件进行注释,并且我始终是用ACDSee进行文件的移动、复制等常规操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文件的注释不会丢失。刻录之前,我让系统可以显示隐藏文件,目的是在做映象文件的时候可以把日后光盘根目录下的discript.ion(ACDSee中的discript.ion文件具有默认的隐藏属性)文件包含进来,在子文件夹中的

discript.ion已经随它所在的目录走到哪跟到哪了。光盘刻好以后,用ACDSee浏览,你会发现注释的信息一字不差。但有时也有以外,如果文件特别长的话,制作光盘映象时发现不了,等光盘刻出来之后才发现文件名被刻录软件自动截取了,这样一来,那个文件的注释就不复存在了。准确的说,注释的数据在,但ACDSee不知道给把注释内容分配给谁,因为对文件名的修改不是在ACDSee的监督下完成的。写到这,有一点应该引起用户的注意,在ACDSee以外对文件进行常规操作后,ACDSee中针对被操作的文件的数据库内容将丢失,也就是找不着“与之对应的主”了。

我刻录的光盘累计到现在珍藏的有大约80张左右,近40G的容量,当我想要找到某一张光盘的时候,我就要借助WhereIsIt?了,如果我准确地知道我要找的文件名,那再好不过,WhereIsIt?会准确地帮我找到是哪张光盘,在哪个文件夹下。但如果我记不得文件名,但记得我给文件做注释的大概内容时,WhereIsIt?也可以帮我找到的。如果我要亲自动手为每张光盘做和我用ACDSee为它们做的同样的注释的话,恐怕我会累死。好在WhereIsIt?能够自动分析ACDSee的注释,并把数据导入到光盘资料中,为我省下很多精力。这个功能也是我偶然发现的,当时我看完一篇关于光盘管理软件比较的文章后才决定用WhereIsIt?的,然后我就发现了WhereIsIt?可以导入ACDSee注释的功能,令我感到很兴奋,就冲这一项功能,我也会选择WhereIsIt?作为我的光盘管理软件的。

不过希望读者不要被我的话误导,认为WhereIsIt?只有这一个亮点,其实WhereIsIt?在光盘管理软件中的地位如同ACDSee在图片浏览软件中的地位,它有很多功能而且都十分强大,如果用户感兴趣,可以到网上找一些相关的文章。

另外,WhereIsIt?不只是光盘管理软件,准确地说,它是个驱动器管理软件,因为它还可以扫描硬盘驱动器的文件系统并把它们保存起来。因为管理硬盘我有ACDSee,所以管理光盘的艰巨任务我就交给WhereIsIt?了,^o^。我想正常的用户不会忘记在刻录好的光盘上用记号笔把光盘的卷标写上吧?要是忘了估计这个人是没救了,呵呵。

现在因为ACDSee可以为整个目录导出一个总的数据库文件(.xml),也可以为每个子文件夹导出单独的数据库文件,因此我现在刻录光盘时,还会预先把要刻成光盘的文件的注释数据导出成.xml文件,便于日后可以导入更多的注释数据的信息。

██████████ 11. 数码相机

现在数码产品越来越普及了,04年初我也凑银子买了一架心仪已久的DC-Nikon Coolpix SQ。ACDSee很早就开始注意和数码相机结合了,有了直接从数码相机获得图片的功能:Acquire->Camera。买了相机以后,我马上就想试验一下这个功能,但遗憾的是,ACDSee自带的数码相机模式(Digital camera models)中没有我那款相机的模式,到官方网站也没有找到,希望ACDSee的开发组能早日开发出SQ的模式。所以现在我从相机往计算机导入图片都是用剪切的方式。如果你的相机是ACDSee的模式之一,那恭喜你了。

数码相机的图片(其它途径获的图片也有)都保存着图片的元数据(Metadata),例如数码相机的品牌(Make)、型号(Model)、分辨率(resolution)、曝光时间(Exposure time)、焦距(Focal length)……等。这些信息可以在属性标签页中点击“Metadata”来查看,而不必借助其它专用的软件,它们可以帮助你分析一张图片拍得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通常曝光时间超过1/10秒的图片都不会很好的,更精确的时间请看曝光时间一项。

██████████ 12. 选项

一个良好的设置可以让ACDSee更加符合你的使用习惯,提高你使用ACDSee的效率,这对其它任何软件都是一样的道理。

使用Alt+O,或点击“Tools->Options”弹出选项对话框,具体每一项什么意思我就不多说了,这里主要说说我的设置:

(1) Brower

Default start folder -> Specified folder -> D:\ (这是我设置的“我的文档”指向的文件夹)

Taskbar Notification area -> 两个复选框都勾上,这样可以让ACDSee常驻托盘区

Removable media auto-detection -> 勾掉Auto-detect insert…

勾掉Check for program updates…

(2) Database

Image Database -> Location -> 换成不是操作系统安装的地方

Descript.ion files -> 勾上头两个复选框

(3) Display

勾上Show full path in title bar

(4) User Interface

除了Show the Windows Explorer shell…,其它的都勾掉

Details View -> 下面四个复选框都勾上

File List -> Filters -> 除Show hidden item外,其它的都选上

██████████ 13. 插件设置

ACDSee能够浏览众多格式的文件得意于它安装的丰富插件:众多的解码器、编码器等等。这种方法也是所有媒体播放软件采取的方法。

ACDSee安装时就可以选择安装那些插件,这会决定用户今后能够浏览哪些类型的图片,不过我是都安装,然后再自己设置,禁用一些不常使用的插件。

点击Tools -> Plug-in Settings,在Decode中只勾选我们常浏览的图片类型的插件,例如:ID_ICO、ID_PSD、IDE_Standard、IDE_PSD,其它的全勾掉。这样一来,可以提高浏览文件夹时预览的速度。Archive只勾选AX_RAR,Camera全勾掉。

██████████ 14. WinRAR

ACDSee可以直接浏览常见压缩格式的文件中的内容,例如.rar、.zip等。但我压缩工具只使用WinRar,所以我设置插件只令其可浏览.rar的档案文件即可。

通常一个套图中的所有图片我会将其放置在一个同名的文件夹内,然后该文件夹下的所有图片用WinRar压缩成一个同名的.rar文件。压缩时,压缩比选择存储,并勾选压缩后删除原文件。这样,双击该.rar文件或选定后回车,ACDSee就可以直接进入到该文件内浏览其中的图片,这和虚拟光驱的道理是相同的。压缩文件中的图片是连续存储的,浏览起来速度会比较快,而且整理起来也比较方便。

██████████ 15. 其它锦上添花的功能

ACDSee还有很多其它强大的功能,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好好看看它的帮助文档,里面都有详细的介绍,用户随时可以按“Ctrl+Q”调出它的Activity Wizard挨个试验一下里面的功能,我有时也会用到一些,还是很方便的。

再举个例子,如果安装了Ghostscript,ACDSee还可以浏览.pdf文件。不过文件太大了,浏览的速度会比较慢(除非你的CPU足够快、内存足够大),看些小一点的pdf文档还是挺方便的。

██████████ 结束语

希望我上面介绍的内容能将我把ACDSee作为资源管理器的理由充分说清楚,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用户加入到使用ACDSee的行列中来,如果您已经是了,希望我介绍的经验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在使用旧的版本,希望看完本文后使你下决心升级ACDSee的版本。前些日子告诉一个同事ACDSee也可以看图片的元数据(如果图片有元数据的话),他显得很惊讶,要我给他演示。结果看到他启动ACDSee之后,险些吐血-居然是2.4繁体版!虽然繁体版可以体现一下个性、只有一个文件算是绿色软件,但2.4版本实在有些太低了,我一时无言以对。

ACDSee很早就推出了7.0的版本,但我一直没有用(虽然已经安装了并且看了帮助),因为我感觉不如v5.0使得熟练。6.0、7.0的界面改动很大,虽说去掉了恼人的ACDInTouch标签页,但这个标签页以及其它不常用的标签页在5.0中可以通过自定义布局给去掉,关键是6.0中去掉了我常用的很多标签页:相册(Altum)标签页、收藏夹(Favorites)标签页、搜索(Search)标签页、属性(Properties)标签页。而且很多快捷键在6.0中都不能应用了,此外,还有很多不如5.0的地方,无论是从看图还是资源管理的效率或者方便程度上来说都是这样。

给我的感觉,6.0、7.0进步的地方是界面变得很华丽,把数据库信息栏放到了文件列表栏的右侧,增加了Image Basket。现在我还没有找到十分充分的理由说服我自己来使用7.0,所以我仍停留在5.0的版本。但我相信ACDSee的开发人员的实力,7.0中肯定会有吸引用户的地方,而且我也知道会是哪些地方,希望我没有打击各位使用ACDSee v7.0的信心和决心。

最后还要补充一句,熟练地使用快捷键能帮助用户更加流畅地使用这款优秀的软件,我期待着v8.0的问世,^o^。

██████████ 附:我的其它常用必备软件

NetCaptor v7.5.3(上网必备:以IE为内核的多页面浏览器)

MS Windows Media Player Classic v6.4.3.6(视频必备:短小精悍、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快捷键丰富、支持所有媒体格式-音频&视频&Flash……)

FixVideo v2.11(视频修复)

UltraEdit v10.10a(文本文件编辑)

NetTransport v1.87(下载工具)

██████████ 作者联系方式

Erngy Lee

QQ:7995.7944(薪丝路)

MSN:IDErngyLee@hotmail.com

E-Mail:gg7853@163.com

由于本人与其他人在使用计算机或软件的侧重方面可能有所不同,文中观点仅供参考!欢迎与大家交流经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