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小马说:“有路灯晚上开车就踏实。”天津市共有路灯11万多盏,用电量是个不小的数字。在津城用电紧张的时候,省电成了未来五年本市路灯管理部门的“重大课题”。未来城市景观照明确定了不同道路类别路灯的照明标准和照明方式,以此来选择光源和灯具。
【记者调查】咱家路灯费电吗?
1.全市11万盏路灯集中控制
原来:日落、日出前半小时开关灯
现在:路灯启闭日出日落自动控制
据了解,此前本市市内六区及新四区的路灯,都是按照“路灯在日落、日出前半小时开关灯”的规定,控制仪自动制订全年开关灯时刻表。这样,在一些恶劣天气里,虽然还未到预定的路灯开灯时间,但光线可能已经很暗,道路上没有路灯,将直接影响市民出行。
如今全市路灯可以实现同时启动、同时关闭,也可在需要的区域部分启闭,操作十分灵活。现在在正常的天气里,路灯依然可以通过时钟控制来自动进行启闭。一旦出现恶劣天气,还没到计划启闭时间,但光线亮度不足,需要提前亮灯时,电力部门在全市各个区域安装的光敏元件就会将信息反馈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会根据信息结果,判断路灯是否开启。这样,全市11万多盏路灯实现了集中控制。
2.“全夜灯”改“半夜灯”
原来:仅外环线路灯一年用电780万千瓦时
现在:部分路灯改造一年省电350万千瓦时
据了解,过去,城市一般采用“全夜灯照明”方式,以外环线为例,全线有77台地埋式变压器,77座低控箱,共计2455基400W双火路灯,以前每年用电量约780万千瓦时。后半夜行人车辆稀少,大量电力能源被浪费。在当前用电紧张的形势下,本市路灯处充分开发利用路灯监控系统,制定新型的“半夜灯”照明方式。在新建成的外环线、津河、卫津河、月牙河、复兴河景观河道安装了监控终端并同时对路灯控制箱进行改造,年节约用电约350万千瓦时。
【未来规划】要亮,要省,要美,要环保
1.路灯线路还要修改
据介绍,经过几年的建设改造,市区道路现在基本消除了“有路无灯”现象。未来五年内,本市还将进一步促进城市照明向“高效、节能、环保、健康”方向发展,实现路灯控制智能化。凡新建、改造照明设施,均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电器产品和节能控制技术。同时本市将制定实施全市路灯供电网络综合整治规划,有计划地进行路灯线路大修改造。
2.什么地方用什么灯
城市不但要“亮起来”,还要“美起来”。据介绍,今后在快速路和主干道上,应优先满足交通需求,采取双侧对称布灯的方式,采用高压钠灯,选择反射率高、电气性能好的灯具;在次干道和支路上,以功能性为主,采用高光效、长寿命的第三代光源;在迎宾线路上,在满足照明性能的同时,突出装饰和观赏功能,选用精品灯型,并要使线缆入地;在风貌区及主要景观区,适应地区风貌和景观,提高灯具的档次,选用精品灯型。
信息来源: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