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它的几个内置对象说起。
application和session比较简单,这里主要说明request和page的作用范围。
application:全局作用范围,整个应用程序共享,就是在部署文件中的同一个webApp共享,生命周期为:应用程序启动到停止。
session:会话作用域,当用户首次访问时,产生一个新的会话,以后服务器就可以记住这个会话状态。生命周期:会话超时,或者服务器端强制使会话失效。
request:请求作用域,就是客户端的一次请求。
page:一个JSP页面。
以上作用范围使越来越小, request和page的生命周期都是短暂的,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request可以包含多个page页(include,forward以及filter)。举个简单的例子:
jsp1.jsp
<jsp:useBean id="beanID" class="xxx .xxx.BeanClass" scope="request" />
<jsp:include page="jsp2.jsp" />
jsp2.jsp
<jsp:getProperty name="beanID" property="sample" />
运行jsp1.jsp可以正常显示数据,因为作用范围是request,相当于调用了request.setAttribute()方法,
jsp2页通过request.getAttribute来获得这个bean.如果把request改为page,就会抛出NullPointerExceptioin.
一个请求可以跨好几个JSP(include和forword)和Servlet(如filter).不过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区别
<jsp:include> 和<%@ include %>.如果上面的<jsp:include page="jsp2.jsp" />改为<%@ include file="jsp2.jsp" %>,即使scope为page也是正确的,<%@ include %>是编译时包含,<jsp:include>是运行时包含.前者就相当于宏,编译时替代,后者相当于函数,运行时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