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物都有需通过"武"来了的恩怨和解的情结,都不失江湖"侠"义,每个人物结局都存在某种必然。
-----------------------------------------------------------------------------------------------------------------------------
金庸武侠作品之我见之一:五本巨著
想写这篇文章已经很久了,但由于这个题目实在太大,感觉压力太重。
目前大多数人已逐渐将金庸的武侠作品归入文学作品范围,不再简单地看成
通俗作品,并有金学之说存在,也有人在这方面作出了许多的努力。我并不
是出自文科班底,今天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同时也希
望能让武侠版比较多一些严肃的讨论。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个字包含了金庸的十四部
作品,一般的人都认为《鹿鼎记》是金庸的巅峰之作,已不属於武侠小说的
范围了。接下去《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神雕侠侣》《
倚天屠龙记》这五部算是大家公认最好的长篇。
我的看法是《鹿鼎记》确实已不再属於武侠小说的范畴,应该归为讽刺
小说。因为武侠小说以武林为发生环境,以武为手段,以侠为目的,而《鹿
鼎记》大多在讲官场中的人的所作所为,在鲁迅的《阿Q正传》後,这一本
大概应算最成功的一篇讽刺小说了。中国文革结束已二十年多了,在那样一
个疯狂荒唐、颠倒黑白、暴露人性各种丑恶的时代之後,竟未产生一部伟大
的讽刺小说,中国文坛实在是有负大家的期待。《鹿鼎记》尽管不是直接描
写文革的时代,但书中多处虚写文革的情景,也算是聊补一下这方面的空白
吧。
五本长篇中我的排行是射雕为武侠小说的经典之作,应排为第一,笑傲
排为第二,天龙排为第三,神雕和倚天只能和《飞狐外传》《连城诀》《侠
客行》《碧血剑》归入仅是一般的行列。下面我将详细说明我对各部小说的
看法。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除了人物、情节、时代环境等之外,应在整个作品中
有一个更统领全文的灵魂,也就是作者欲通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思考。没
有思想的作品如同没有灵魂的身体,再好的情节和描述就相当于只有美丽的
躯体,却不是活生生的人。
金庸武侠作品之我见之二:射雕英雄传
射雕与其他的几本不同,传统小说的味道非常重,人物比较有始有终,
人物的性格鲜明,表现的题材也是传统的儒家思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第一次华山论剑,五位高手的各自性格分明,分别代表了中国人对人处
事的五种态度。王重阳为全真教的教主,以抗金保宋为民为自己奋斗宗旨,
他可以代表儒家中的王道。洪七公独身行走江湖,行侠仗义,惩奸除恶,算
是侠道。欧阳锋听到别人说他是坏人反而高兴,算是恶道。另外的一灯为隐
道,黄药师为邪道。新一代中的四人郭靖是王重阳的精神化身,周伯通讲他
是王重阳的知己,并将王重阳的九阴真经传给了他,可以算是王道的继承人
。杨康坏事作尽,却不後悔,夺丐帮帮主,几乎毁了丐帮,设计杀江南五怪
并嫁祸黄药师,一举成功,凭西毒的性情和自负,当时愿意收他为弟子,我
想应该是杀江南五怪的计谋给西毒一个好的印象,他可以算西毒恶道的传人
。黄蓉为洪七公的知己,性之所至,不受拘束,行善助人,洪七公最喜与她
在一起,又传有洪七公的打狗棍法,继任为丐帮帮主,可算洪七公的传人。
欧阳克自命风流,小才无德,自高好大,洪七公称他轻浮,人品不端,而黄
药师却对他青眼有加,所以可说他是与黄药师同道。文章最後仅郭靖和黄蓉
能有好结局,肯定王道与侠道,警戒世人不可作恶,也正是中国传统小说最
喜爱的手法。传统小说从民国以来,这一部可算成就最高,而且也为传统小
说开辟新的创作空间,注入新的活力。
射雕中的每个人物由于作者有意塑造鲜明的性格特徵,每个人都刻化得
活龙活现。正面描写侠者行径的洪七公,曲笔对比的小人黄药师,大家回忆
中的□国的王重阳,自持身分自承恶人的西毒,自己讲述身历经过的仁心禅
意的一灯大师。作者对各个人物描写的重点与手法都精心构思与计划,明显
超出一般通俗小说的框架,进入了文学作品的范畴之内了。
射雕中最丰满且独特的形像是黄蓉和欧阳锋。在金庸小说中,男子的角
色一直比女性要著重的多,唯有射雕中黄蓉和郭靖的比重是一样的,而黄蓉
更让人喜爱。在桃花岛上十几年与黄药师生活在一起,却与黄药师在性情上
判若两人,她与桃花岛上的仆人学习哑语,送好酒菜给被关的老玩童,展现
善良的一面,流浪结识郭靖并一见终情,也知道一般的人是追求她的美貌或
她父亲的名声,可知她对人注重内心。与江南七怪斗嘴,与丘处机为难,可
见她活泼开朗的一面。与瑛姑斗智、为黄药师洗刷冤枉,设计欧阳锋等都体
现她聪明多才和急智。对性事无知,说明她天真无邪;为父亲护短,说明她
体贴温柔;接手丐帮,认真负责,说明她守诺重信;为郭靖而长年坚守襄阳
,可见她的深情。作者将黄蓉刻化成如此可爱的女子,让人不爱也难。看看
金庸其他作品的女性形像都非常单调,性格不丰满,仅有善良温顺一样而且
都没有主见,仅是男主人公的陪衬。作者让黄蓉风采压过郭靖,特别是最後
夺得天下第一的欧阳锋被她三言两语就骗得疯狂,隐隐地,作者在暗示这天
下第一的名号应归黄蓉才对。洪七公和欧阳锋一灯都夸她是黄药师的好女儿
,洪七公更讲要生女儿就要生一个象黄蓉一样的,颇似那句“生子当如孙仲
谋”的评语。我再举一例:在一灯疗伤後,一灯自述与瑛姑恩怨时,讲到“
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裳,区区一个女子,又当得什麽大事”,黄蓉立即道
:“伯伯你瞧不起女子,这句话简直胡说八道。”然後又讲:“他讲话不对
,我定然要驳的”。另外郭靖在华山与黄蓉重逢时,郭靖讲到成吉思汗害死
他母亲,自然不能再作驸马,黄蓉即刻说到:“难道我是低三下四的人麽?
你给大汗赶了出来,当不成驸马爷,才又来找我这个穷丫头。”这样的话,
追求男女的平等以及双方感情上的平等,金庸笔下其他的女性都是无法讲得
出来的。
射雕中的恶人西毒欧阳锋的形像也很高大、独特。为了天下第一的名声
,真正从各方面著手准备,这样的人无论做什麽事都会成功的。为瑛姑筹划
计策以弱克星一灯,绝境下伤得洪七公,在牛家村杀谭处端,破了全真七子
,再偷袭黄药师,如非梅超风,黄药师非死即重伤,为夺天下第一的称号,
用尽手段。西毒才是真正的至情人物,王重阳一死,就直接去抢夺九阴真经
,做自己心中想做的事,在机会到来时不假仁假义,破全真七子,偷袭黄药
师,伤洪七公,每次都把握机会,认真实行,这样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正是中
国文化中最缺少的。他信守承诺,黄蓉以毁书为挟,欧阳锋一句话,让她放
下书,走人,他为守郭靖三饶之诺,直到华山论剑的最後一天才对黄蓉微起
威逼之意。他对郭靖的看法比洪七公和黄药师都要准确,当郭靖说到将来老
年时终将胜过他,西毒表现出非常成熟和实际的看法,而且十分尊重郭靖地
与他三击掌为誓,也是前辈中唯一看到郭靖潜力并同等对待的人。他真正注
重自己的名声,为了西毒的毒字,潜心钻研毒学,成就非凡。他以君子之心
对待郭靖,因为他认为郭靖是君子之人,可惜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竟被洪七
公骗了。最让人佩服的是,即使是一部假的九阴真经,他也能凭自己的才华
和刻苦的修练,创出一门绝世的武功。最後大家都不得不承认他是天下第一
,有志者,事竟成,欧阳锋求仁得仁,虽疯也可以含笑了。在桃花岛求婚一
节中,有一场西毒与东邪二人的对手戏,得知周伯通已有九阴真经,欧阳锋
就讲天下第一是老玩童的了,黄药师则依然自视奇高,然後二人到洞口时都
被老玩童的尿淋了,这时文章中:“黄药师气极,破口大骂,欧阳锋喜怒不
形于色,却只笑了笑。”这一骂一笑,两人的高低,天地之别也。
射雕中唯一让我看得不过瘾的是杨康的情节太少,前一辈高人中洪七公
和欧阳锋的情节几乎相等,而後一辈的恶人代表杨康则显得马虎,杨康这个
人其实应该再多写一点才好。丘处机和江南七怪的意气之争,不仅误了他们
自己,也害了杨康和郭靖二人。郭靖由于有一个全心教子的母亲,他的母亲
德行之高甚至可以说超过了岳飞的母亲,郭靖才没有象杨康一样陷入对胜负
的苦苦追求。杨康为丘处机所传授武功,尽管文中未直接讲丘处机胜负之争
的压力对杨康影响有多大,但从郭靖的压力也可以想象了。这就象那位少林
高僧所讲的,他们多了一份暴烈的武功,却没有教给他们化解这种暴烈的方
法,郭靖如果没有他的那个伟大的母亲,大概也会象杨康一样毁在这上面。
看杨康所为之事,杀欧阳克而拜欧阳锋为师,可说是大勇,设计嫁祸黄药师
,并且成功,可说是大智,夺丐帮帮主之位後,立即拿来对付郭靖和黄蓉,
而且南迁之计几乎毁了丐帮,可说是大才,对完颜洪烈和穆念慈的感情,可
以说是深情。如果他的师父是马钰那样德才兼备的真人长者,杨康本是可塑
之才,因为他的是非之分一直是很清楚的。他临死前既讲“你不是我爹爹,
害死我妈,又想来害我。”又讲“父王,父王”,可知他的心灵上正邪之争
的压力是我们不能想像的。而且从他对穆念慈由无情到深情,可知这人是能
改好的,不过需要一位长者的谆谆教导。杨康在丘处机的武功传授下,时刻
受他师父意气用事的影响,再在从尹志平处得知郭靖的水准不如自己,一开
始就在他心目中留下自己高过郭靖的当然想法。等到比武招亲到後来归云山
庄再会再到争夺丐帮帮主之位,每次下来杨康都占不了什麽上风,而且两人
的间距越来越大,所以使得他精神意识上已走入死□□了,转而追求速成的
邪道,终于埋下後来死亡的祸根。就因为他没有大德,无论怎样的挣扎反抗
,都无法摆脱命运对他的安排,当他拜欧阳锋为师之事成功时,却也是他死
亡的前夕,不能不让人为他惋惜。作者没有安排他象欧阳锋能有一个公平的
机会与王重阳和洪七公进行竞争那样,杨康一直都没有机会能与郭靖来一次
正恶的真正对决,他的失败只能怨命运对他不公平,不过我想这也是作者的
本意吧。
射雕有的另一个优势是:这是金庸的第一部心血之作,在射雕之前的书
剑和碧血剑只能算小试牛刀,作者将射雕的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取为郭靖和黄
蓉,让二人的名字暗扣作者自己的姓名金庸--靖蓉,说明在写作的开始作者
就有意要将这部作品写成传名之作。这使得在选材时,作者每方面都能取最
好的,无论人物的性格、情节的发展、武功的高下、开始结尾的安排等都没
有顾忌,采取最完美的组合。这部之後的其他作品为了不重复人物、情节、
武功,作者再进行构思创作时就不得不有许多的顾忌,令狐冲、张无忌、萧
峰、杨过等都不能再是一个郭靖,而黄蓉的完美使得作者无法再塑得起一个
与之同样美丽完整的女性,反而郭靖的不完美使得作者能在其他男主角上另
外得到发挥,得到大家的认可。同样的道理,其他几部作品中的坏人反角都
没有欧阳锋那样的人格和气质,也是因为把西毒刻化得太完美了。一般人的
作品续集很难有机会达到与第一部同样的水准,其中不能重复也是一个原因
。另外,射雕还有一项特徵与其他作品不同,就是没有各大传统武林门派的
出现,所谓的少林、武当、华山等各大武林门派没出现在射雕中,这是武侠
小说中十分罕见的情况,或许金庸当时想在武侠中另辟一片天空。
金庸武侠作品之我见之三:笑傲江湖
接下来讲排名第二的笑傲江湖。笑傲的最大突破是抛弃了儒家的侠士观
点,采用道家的无为观点,不抓住这点根本不同,就会觉得笑傲江湖中心思
想十分混乱。整本书中任何人或帮派的任何作为与成就几乎都被作者放到坏
人坏事的目录中了,书中的两个正派帮派--少林与武当之所以不讨厌就是因
为他们什麽事都没有做,任何想有作为的人:左冷禅、岳不群、东方不败、
任我行、林平之等都是反面人物了。无为而治一直是中国传统中最高的治国
之策,尽管从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作者以主人公令狐冲的经历为主线,极
尽所能地从各方面阐述无为的道家思想,并且取得了文章的成功。
笑傲江湖以令狐冲为主角,其他所有的人都是配角,从文章一开始仪琳
转述令狐冲与田伯光的争斗起,就给读者一个不同一般儒家侠者的形像,他
洒脱、不拘礼法之名、不拘正邪之念、好酒豪放、说自己心中想说的话、做
自己心中想做的事,道家和佛门的观念中有许多相近之处,特别是在二者都
反对儒家思想中对事物、观念的执著,但佛门仍注重正邪之分,道家比较注
重人的所做所为。令狐冲在任我行逼他入魔教时,心中想如果任我行是诚心
邀请他入教,他大概就答应了,这样逼他入教,反而是不能屈从,可以知道
令狐冲心中的正邪之分并不严重,反而比较注重手段。所以我讲笑傲江湖应
归入道家思维而不是佛家思维。
作者不仅在情节安排、人物性格上树立主人公的道家形像,也破天荒地
在武功上为主人公设立“无招胜有招”的说法,这一点非常危险,因为金庸
的武功体系一直都是内功占最重要的地位,内功深厚则兵刃加身时肌肉也会
自动反弹或者滑过,全无法使出内力的令狐冲能打败多位武林高手,已经打
破了金庸的武功系统,但从各位读者大都接受了“无招胜有招”这样的说法
上看,作者的这次冒险是成功的,以无胜有的道家观念也才能更为大家所接
受。
另外在情节上的安排,还有一种“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依”的道家思
想,令狐冲对人生不在乎,祸事和福事来时都静心地对待,符合自己心意的
就接受,不符的就拒绝,有点“荣辱不惊”的味道。而事实上,每一件坏事
跟著一件好事,好事跟著一件坏事,逐步地将令狐冲推上一代高手的境界。
但是我则认为作者在写令狐冲处理岳不群师恩和对岳灵珊的情意这两件
事所表现出来的执著已经破坏到作品和人物的完整了。与其它几部作品不同
,令狐冲一出场就是二十六、七了吧(估计),不是其他主人公那样只有十
六、七岁,令狐冲应该保持人物性格的一致才对,他走江湖也有不少年了,
不至於一些最基本的是非都看不出来。对岳不群不反目还可以理解,但在少
林与岳不群比剑所表现的行为实在是有点过份了,对岳灵珊的关怀与爱也可
以理解,但嵩山上五岳合派时对岳灵珊表现的行径也太离谱了,十七、八岁
的段誉可以这麽做,二十六、七岁的令狐冲这麽做就影响到人物的性格的完
整性了,虽说这样可以衬托岳不群的无义行为以及表现他的痴情,但牺牲人
物的完整来迁就情节的发展,不是上上之策,有时使人产生没有任何人能做
到无为这个主题思想的错觉。
女主角任盈盈的形像也单薄而不完整,反不如仪琳所表现出的那种情窦
初开时心绪纷乱、患得患失的初恋少女的情怀更能让人信服,再加上她处在
佛门中的压力,使得她的心理活动更得到进一步刻化,远远超过了任盈盈,
给人留下的印象要深得多。
金庸武侠作品之我见之四:天龙八部
对於第三的《天龙八部》,我对它十分惋惜,如仅有萧峰一位主角,则
可以与射雕并列第一,但加入段誉和虚竹两人後,将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破
坏尽了,尽管段誉和虚竹二人的形像都很成功,故事的情节也更曲折,坏处
仍然超过好处,只好位居第三了。
萧峰是儒家侠者的最高境界,简直就是郭靖再加上聪明的才智、豪放的
性格、爱憎分明、流露深情的十全十美的人物,将他写得这样完善,是为了
写英雄无路、命运弄人的悲剧。在小说中作者每次在萧峰出场的时候,都尽
力地完善他的形像,当我看到他在雁门关上确知自己是契丹人後,能立即解
开这个心结,心中就有了不祥之感,因为这样的大智慧是一般人少有的,而
金庸的作品艺术性又极强,萧峰不死,文章无法收尾。这也是我为什麽认为
金庸在写作时,本身就十分注重文学性,不是通俗小说的写法。将主角写成
无所不能,机智又能干,运气又好,而写成喜剧结尾是标准通俗小说的架构
,比如超人、蝙蝠侠、007等,奋斗几十年的侦探小说一直不被承认文学
性,也是这个缘故。古龙杰出的《绝代双娇》、楚留香、陆小凤等其实就是
标准的通俗小说的手法,文学性不够高,也是同样的道理,金庸将萧峰写得
越完美,悲剧结果的悲剧性就越强。
萧峰一开始出场就遇到丐帮长老造反,萧峰当即一出手就制住全冠清,
自伤法刀,收服丐帮子弟的信任,明知有人诬陷他杀马大元也不慌乱,表现
出少有的以德服人、大智大勇。後来聚贤庄一战,萧峰几乎是战神的化身,
武功到了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武学最高境界,文才可反驳大家对他杀父杀
母杀师的指控,饮酒断义以成全他人之德,如果不是阿朱在一侧让他心乱,
在一百多武林豪杰中如无人之境。金庸其他小说的主人公都有一定的弱点,
只有萧峰是完人,不仅是文武上的完人,而且是道德上的完人,所以他无法
容于这个世上。
我们来看萧峰一生的命运,他千辛百苦才继任丐帮帮主,一心为丐帮兴
盛尽心尽力,而丐帮在他手中也确实有天下第一大帮的气势,然而他却被迫
离开丐帮,一生的奋斗化为乌有,是命运的第一步。接著在被江湖认为是杀
父杀母杀师的大恶人的情形下,带阿朱闯聚贤庄,在被迫杀人後,临死前却
又被人救出,命运安排让他不能自己决定生死。再其後,确知自己身世之後
,认为杀他父母、师父的人是带头大哥,报仇的结果误杀所爱的阿朱。後来
带阿紫到东北,这时候的萧峰无所作为,却是他离开丐帮後最无□的时光。
等到他为耶律洪基义兄平乱後,一直就有南征的压力,又开始被命运折磨了
,最後成就了宋辽和平,自己自尽身亡。他在少林时不肯为私仇而动干戈,
连少林圣僧也说他唯大英雄能本色,萧峰当之无愧。
萧峰之死是大英雄之死,然而他是死在什麽之下呢?我觉得他是命运弄
人,被逼死的。他追求自己对命运的掌握,与其他的人物不同,他对自己一
直是十分有信心的,这特别表现在他那句评慕容复的“萧峰大好男儿,竟与
你这种人齐名。”他卑视的是慕容复的品格,萧峰他自己对自己的品德要求
是极高的,最後也是死在这上面。他胁迫耶律洪基定下和盟,仁和义上是正
确的,错的是礼法上面,以下犯上,非礼;联合外族,胁迫皇帝,非法。正
因为他有自信而且追求品德完美,所以才不得不自尽。有人讲他可以隐居,
这就是对萧峰性格的不知。萧峰每次一出场,就如天神一般不可侵犯,就在
于他对自己品德上的自信极高,有正气凛然的感觉,如果他真的隐居活下去
,这种正义的自信也就毁了,也就不再是萧峰了。他由于身世出於异族,从
小汪帮主和少林玄苦一定特别注意对他品德的培养,再加上萧峰本身的才智
又高,能力极强,所以才能维持这种品德上的高标准,最後仁义能做到,却
无法再做到礼法了,欲成为完人的萧峰就不得不死了。
讲人与命运相抗争的悲剧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萧峰的经历让人不胜感
叹,文学性甚至可以说比射雕还要高,然而一旦加入段誉和虚竹两个人物,
一下子就将文章的思想与架构给破坏得干乾净净了。因为萧峰的遭遇提出了
人与命运的抗争这个问题,段誉和虚竹的遭遇就变成了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难道说一个人应该象段誉和虚竹那样不与命运抗争,将一生的追求放在女人
身上,让一生的武功来自他人,等待命运的恩赐,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尽管作者的本意是想增强三人的对比,不过在我看来变成了对庸人的歌颂
。所以说,我认为将他们两人写成主角是天龙的失败,而且是大失败,将这
部本来想并列第一的好书变成了第三。
本来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好的回答,那就是少林圣僧的答话。他讲少林每
修一项武功,就应该多修一项佛法来抵制,如果一味地追求武功,就走入了
魔道。道德也是这样,汪帮主和玄苦给萧峰极高的品德要求,却不能传给他
抗衡的解法,让萧峰走上追求品德完人的邪路,他们二人也要负相当大的责
任。我们一般人在得到学问和道德时,大多数都不是来自自己实际生活的真
正体验,而是由长辈或书本里得来,而且也是一样没有提供解药,所以仅是
多学而不思是非常危险的,这也是许多有识之士对道德和科技反对速求的原
因。排列第一第二的两本书一本讲儒家的思想,一本讲道家的思想,这一本
本来应该是讲佛家的思想(从本文的题目可知),然而由于段誉和虚竹的插
入,使得中心思想不能贯穿,没能更进一步阐述圣僧的佛家道理,让人十分
的惋惜。另外,人们常讲:“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萧峰求仁
得仁,作者一意成全,可知他还是很欣赏萧峰的。象慕容复没能自刎于少室
山,而後失常疯了,作者连那一死也不肯成全,可知他对慕容复那种为了一
己之利的复国,不顾天下民众的行为是十分的憎恨的。
金庸武侠作品之我见之五:倚天屠龙记
讲完喜欢的三部,再回头来讲不喜欢的倚天和神雕这两部,倚天和神雕
是网上许多朋友十分喜爱的两部,特别是神雕,更是许多人的最爱。我在这
里一评,一定会遭许多人的反驳,我先申明我的评说只是我从文学性上看法
的一点浅见,希望各位能多从文学的角度上给我一些指点,我两三次的文章
都是几千字以上,就是因为我认为对金庸作品的讨论要提到文学评论的水准
,仅几百字是很难做到的,一个观点的提出,再加上论证,再加上举例,不
是两言三语就能解决得了的。
倚天屠龙记的失败,我不把它归于文章没写好,而把它归于题材没选好
,作者想写一个仁德无敌于天下的人物,尽管竭尽所能,却仍然无法让人信
服。因为自古而来,写仁德无敌的人物很多,却没有一个成功的。三国中的
刘备和水浒中的宋江就是代表,然而仁厚长者刘备给人一种虚伪的感觉,及
时雨宋江除了虚伪外,一天到晚只是投降,更不要说西游记中的仁德长者唐
三藏不分正邪。金庸敢在前人多次失败之後,再挑这个题材,虽然很敬佩他
的勇气,然而张无忌的形像在大家心目中仍然是不成功的烂好人一个,他在
大家眼中是没有决断、不敢担当的平庸之人,反不如谢逊、赵敏、周芷若三
人成功。
首先,作者没有给张无忌仁者无敌的形像一个充实的背景。他小时候在
母亲和谢逊的教导下,即使是张翠山有教仁德的观念,张无忌不存在郭靖那
种单纯的环境。其後,回到中土後,父母被武林中人逼迫而死,又受玄冥神
掌的缘故,在武当山并没有呆多久,所以仁德的观念不是来自张三丰。接下
去,长期与胡青牛学医,在与喜怒无常、不救外人的胡青牛的长期共处中,
仁德更不可能从他那里得来。由于作者没有给张无忌仁德品格一个良好的基
础,张无忌在六大门派围攻魔教时,一直以仁厚之心对待六大门派,完全忘
记了从小到大以来最深厚印象的父母之死的仇恨,让人觉得张无忌的心态转
变没有充足理由。
从回到中土到光明顶,张无忌大部份时间是在与胡青牛学医,要了解
他转变只能从这段时间加以推测。古人云:“医者仁者心”就是说做医生的
人应该是仁德人的心思。张无忌长时间攻读医学书籍,书中应该有讲到这种
道德,再加上他没有其它书读,也就接受了医学书中的这种仁者心的道德观
念。尽管我觉得这种解释法仍嫌太牵强,目前也想不出其它的理由了。相对
作者为射雕中郭靖的行为心态所做的详尽的铺述,张无忌的心理过程的转变
实在是太快了、太马虎了。
其次,倚天中的两位女主人公让人不敢恭维,赵敏的手下对她如此尊重
,赵敏对手下简直毫无人性。对强者趋之如骛,对弱者冷酷无情,我觉得她
和天龙中的马夫人康敏性格十分类似,只是二人出身不同,经历自然天上地
下。可以想象,如果她得不到张无忌,多半会想尽办法毁了他。(两个女子
名字都叫敏,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周芷若的转变也快得不可思议,自古
以来,要盟不守是中国人的普遍观念,仅仅是一句誓言而且不为人知,能将
一个好人变成坏人,情理上难以说得过去。很让人怀疑是不是作者认为反正
张无忌已配不上小昭,乾脆送他两个烂苹果算了。
我虽不喜欢倚天,却十分喜欢其中张翠山和谢逊在盘龙岛上二人比武的
情节,光明正大地以弱胜强在武侠小说中十分难写,然而这一战却让人心服
口服,而且比武又那麽有诗意和意境。真正地让人佩服金庸的想象力和他的
文笔,不过,两个武人比武,却是比写字,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