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受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影响,郑州棉花期货以个线暴跌的姿态迎来其“周岁生日”。这一天,328级棉,合约CF509低开低走,以14000点低开,全天震荡下跌,最终以13760点收盘,跌幅达3.37%。
美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商路易达孚集团,2004年出口到中国的棉花,占我国棉花到货量的25%以上。该公司在中国的代表陈涛,在日前召开的郑州棉花期货上市一周年暨棉花市场高峰论坛上坦言:“贸易摩擦已经波及到棉花市场,我们已经感到贸易摩擦的压力。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后,美国同类产品的单价已经提高了15%。由于中国纺织品出口受阻,中国棉纺织企业对美国棉花的进口也大幅度下降,纽约期货的棉花交易价持续下跌,我们公司的业务量和价格都在下降。”
全球最大棉商美国达利文公司的中国首席代表吴可明说,纺织品贸易战应尽快有个结果,否则纺织品上下游各企业都心神不定,商家不敢下单,企业不敢接单,如果久拖不决,到头来是两败具伤。
我国是全球棉花最大的消费国和进口国,也是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中国棉花协会副会长林乃基表示,2005年度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减少已成定局,国内棉花需求缺口较大。我国从6月1日起对81种纺织品取消征收出口关税的举措,将有利于棉花资源合理利用,有利于纺织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和利润水平。
“现在,是中国和美国、欧盟之间纺织品贸易战的第一回合,才刚刚开始。”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朱兰芬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交往的不断增多,贸易摩擦将成为一种常态。就棉纺织企业来讲,必须着力提高“三个”能力:一是竞争力,通过产业升级、练好内功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来提高竞争力;二是观察力,企业不能只关心供求关系,还要研究周围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政策方面的动态;三是应变力,在贸易摩擦非常时期,企业需要及时调整产量,把损失降到最小。
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