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玩具文化源远流长,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人类原始的玩具,如石球、陶埙、陶哨等。随着中华民族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创造出了许多绚丽多彩、精巧迷人的玩具。它反映出我国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发展面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有些玩具甚至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发展的先驱或启萌。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成长、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增长知识、陶冶品德、勇于追求和创造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流传至今,并创出辉煌。如:
泥玩具,从考古发掘出的大量汉代“泥车瓦狗”、“马骑倡俳”的文物中就看出当时的模制工艺与捏塑工艺均已达到相当精致的水平。品种繁多,所创造的形象简炼生动,都具有鲜明的主题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对后来的雕塑艺术和乐器(如陶埙等音响玩具)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和促进。
棋类玩具中的围棋,汉代开始已传出国外,至唐代被列为琴、棋、书、画人的文化修养四要素之一。象棋,到宋代形成后,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大众化棋类游戏玩具之一。
风筝,它集娱乐、健身、竞技、观赏甚至通讯探测等多种功能,又和当代文化艺术及民俗节令密切结合,反映了我国传统玩具文化发展的丰富内涵。早在汉代以前,我国采用固定翼飞行技术实现飞天被创制出来。它对后来飞机的发明和航空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启萌作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据说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就挂着一只中国风筝,上边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我国风筝约在12世纪已传到国外。直到1804年,英国的航空之父乔治·凯利才制造了风筝滑翔机,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在滑翔机上装了发动机,成为世界最早的空中动力飞行器。
七巧板,在19世纪已流传世界,外国人称之为“唐图”、“机巧的中国之谜”。它的边长和内角的规律性是内涵数学原理的体现。成为国内外不少人从数学、几何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对象,近百年来,西文各国都有研究书籍问世。
九连环,15世纪已流传国外,被外国人称为Chinese Ring,认为是人类所发明的最奥妙的玩具之一。
走马灯和滚灯,是宋代创制出来的。走马灯的结构是利用蜡烛燃烧产生的热空气作动力,冲击灯上面类似风车叶片的风车使其旋转,从而使灯上装饰的图案跟着转动起来。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热气流产生机械旋转的装置。它的基本原理与汽轮机、燃气轮机相同。这样的装置在欧洲16世纪才出现。另一种滚灯,它的内部结构主要来自古代“被薰”。是两个同心圆机环,机环内有轴,托着环内盛香料的小碗,转动薰球时,小碗可始终保持向上的位置,使其相对稳定。将其移到滚灯内使用,保证了滚灯在滚动时使灯保持稳定向上的位置。其科学原理和近代陀螺仪中的万向支架相似。类似装置在欧洲1500年才由达·芬奇设计出来。
陀螺,据麻国钧先生所著《中华传统游戏大全》中说:陀螺的稳定旋转曾给原子能反应堆的发明家恩里科·费米以极大的影响。
信息来源: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