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农惜售“助涨”因素多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新疆棉花收购已全面铺开。一些棉农预期今年棉价还将上涨,因此惜售心理强。有关部门和专家近日指出,棉价“助涨”因素虽多,但“抑涨”因素也不容忽视。希望广大棉农不要盲目乐观,以免棉花一旦平销甚至降价时,使棉农措手不及。

9月22日,新疆棉花产业(集团)公司人士对笔者说:“总体看今年国内棉市,抑制棉花涨价的因素较多。欧美对华纺织品设限以及人民币升值,增加了我国纺织业的销售困难,从而减少棉花需求。再者因纺织企业资金不足,购棉能力下降,也抑制了棉价上涨。”

目前棉价的抑制因素在市场上已见端倪。从新棉集团与雅戈尔、红豆等大型用棉商签订的销售意向看,129级皮棉产地交货价每吨为13300元到13500元,棉价并非棉农们想象的那么高。而且,这些大户对“三丝”一类质量标准定得特别严格,一点儿“棉花紧缺、抢购资源”的样子都没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外棉花目前已经开始不断进口,到岸价格比国内目前的棉花价格每吨低2000多元。

新疆天山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