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中国照明行业2000多名巨头聚首“灯都”———广东中山古镇,参加“中国首届照明行业十大杰出人物”颁奖典礼。在照明行业首次举办的全国性评选活动中,业界几乎所有人都回避不了这样一个事实:作为朝阳行业的照明行业如今整体水平普遍较低、工艺水平经营理念不高、设计模仿抄袭成风、低价竞争取得优势……“中国照明企业出路何在?”
照明企业:迅速崛起的朝阳行业
有关数据显示,1999年国内照明行业销售总额为450亿元,2000年达到550亿元,2001年突破680亿元,2002年高达800亿元,2003年全行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连续5年以20%的速度迅猛递增。2004年我国灯饰市场的需求量已经达到6000万台左右,在国际上已经名列前茅。
截至2003年底,全国灯饰企业6000多家,从事灯饰销售的商业企业有6万余家,主要集中在各城市的建材灯饰专业市场。以中山古镇为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灯饰专业市场之一,占据国内行业50%以上的份额。
照明市场:发展空间依然广阔目前我国灯具市场的发展空间依然十分广阔,不少家庭已经由一室一灯发展为一室多灯。所用灯具水平已由原来的低水平向中高档发展。按照城市小康家庭的消费标准,客厅、饭厅、卧室、厨房、浴室都应安装不同类别的灯饰,如台灯、落地灯、壁灯、天花灯、吊灯、壁柜灯、油烟机照明灯、镜前灯、夜间照明灯等等。从发展趋势上看,灯具除了其外观及内在质量要求越来越优秀、时尚、体现个性等,对其功能细化、科技含量、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04年每1元GDP中,就有1元是由照明行业提供的。”获得特别贡献奖的原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所长陈大华教授预测,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照明行业发展仍将保持年均增长12%的速度。他透露,照明行业在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复旦大学今年的照明专业将扩招50%,以应对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困局:国际市场中屡遭壁垒尽管有如此的成绩,但照明行业整体水平仍然普遍较低。工艺水平、经营理念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在国内市场,一直被飞利浦、欧司朗和GE等国外品牌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更屡屡遭遇反倾销。
2000年5月,飞利浦、欧司朗、西凡尼亚等欧洲三大节能灯巨头联合挥舞反倾销“大棒”,最终使许多中国节能灯企业被征收66.1%的反倾销税。2001年,德国欧司朗又领头将厦门东林电子、利胜电光源、常州海龙等10家中国节能灯企业告上反倾销法庭。
产权和品牌:照明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两大难题
针对国内照明行业的困局,与会专家表示,摆脱低层次竞争的现状,首先就要解决自主技术产权和品牌塑造这两大难题。
目前,行业需要呼吁民族工业品牌的崛起、呼吁照明行业领袖人物的出现,在行业内树立起榜样的作用,引领行业走向规范化,提高技术、营销水平,这样才能提升中国照明行业在世界上的地位,才能应对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空间。
据“十杰”之一、照明行业专卖店创始人雷士工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吴长江透露,该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已通过在美国纳斯达克收购已上市公司的计划,目前该计划已报美国证监会聆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年3月便有望成功买壳上市,成为中国照明行业海外上市的第一家。这多少让人看到了照明企业突破瓶颈的希望! 信息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