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半导体制造设备协会(SEAJ)的调查显示,在2003年度日
本制造业的制造设备销售总额中,与半导体行业相关的为11671亿日
元(约合人民币875.54亿元)。其中与液晶显示器相关的销售额为3575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68.19亿元),约占总额的30%,与前几年只占半导
体设备销售额的10%左右相比,出现了迅速增长的态势。进入2004年,
这一发展趋势更加明显。有关方面曾预测,2004年与2003年相比,与
液晶相关的设备销售额增长率可望达到50%以上。
夏普挑战三星
日本夏普公司作为日本最大的液晶显示屏厂商,为了挑战韩国三
星公司,2004年年初决定在原投资1100亿日元的基础上,追加投资900
亿日元(约合8.2亿美元),在日本三重县扩建其液晶显示屏生产厂。
增加投资后,夏普公司三重县厂的制造能力,将扩大至月产36万个30
英寸电视液晶显示屏。
夏普公司扩大产量后,将对目前占世界首位的三星公司的霸主地
位构成威胁。
2003年,夏普公司在三重县的工厂已建成了1条液晶屏生产线。
计划追加投资后,再扩建两条生产线。新增的生产线已在2004年秋天
开始投产,主要生产25英寸至40英寸电视的大型液晶显示屏。生产出
的液晶显示屏除了可满足本公司的液晶屏电视机的生产之外,还将正
式向日本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电视机厂供货。这样将扩大夏普公司本身
的利润额。
夏普公司从2002年9月份起,先行投资1100亿日元在三重县建设
新型液晶显示屏生产厂,所生产的显示屏的尺寸为长1.8m,宽1.5m,
这就是所谓的第6代液晶显示屏生产线。该生产线已于2004年1月投产,
至2004年3月达到月产12万个30英寸显示屏的生产能力。
夏普公司之所以在第1条生产线投产之时,马不停蹄地扩建另2条
生产线,是因为他们看好全球市场对液晶屏的迫切需求。2003年夏普
公司生产了300万台液晶屏电视机,而2004年该公司计划将生产能力
扩至750万台,这使得夏普公司必须增产液晶显示屏。另一方面,尽
管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第5代液晶屏生产线(尺寸为1.1m×1.3m)在
2003年陆续投产,然而其成品率不理想,尚不能满足世界市场对大屏
幕液晶屏的需求。
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显示器调研公司的统计,2003年世界液晶显
示屏市场占首位的是韩国三星公司,夏普公司则居第2位。
夏普公司2004年初投产的新的液晶屏生产线,是世界上第一条第
6代液晶屏生产线。这种生产线特别适合于生产33英寸至37英寸电视
机的液晶屏(此时每块液晶面板的成品产出量最大,即出材率最高)。
夏普公司的经营策略是:通过追加投资增设生产线,一举扩大产量,
从而追赶居世界首位的三星公司。
液晶屏行业的竞争力直接与投资额的多少相关联。而决定液晶屏
成本的是每块液晶面板能够产出合格显示屏的数量。
在当今世界上,为了提高液晶屏的产出率,各厂商纷纷增大显示
面板的面积。尽管竞争对手韩国三星公司正在兴建第7代厂,然而三
星公司第5代液晶屏生产厂的成品率在2004年初时并不高。
夏普公司目前已投产的第4代液晶屏生产线(尺寸为68cm×88cm)
的成品率已高达90%以上。夏普公司的液晶屏生产负责人满怀信心
地称:“第6代生产线投产后,不出两到三个月,我们就可以进入稳
定生产期。”
夏普公司在液晶屏产量扩大后,将会积极向世界其他厂商供货。
目前已有新调整后的松下电器公司向夏普公司预订了增产的液晶显示
屏。
当然应该指出的是,韩国三星公司为保住王位,2004年度在液晶
显示屏生产上投入了超过60亿美元的资金。夏普公司想赶超三星公司
并非易事。
整合中的日本平板显示器业
面对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同行的激烈竞争,日本平板显示器业学
习复兴中的日本半导体厂商,对各公司的资源进行了整合。
2004年11月1日,日立制作所、东芝公司和松下电器产业公司达
成协议,将成立制造、销售电视用液晶面板的合资公司。该合资公司
的名称为“IPS阿尔法科技”。
在合资公司名称中包含了这3家联盟公司在液晶面板上不同于其
他公司的差异化生产技术“IPS”。所谓IPS是由日立制作所的100%子
公司日立显示器公司正在开发的一种增大液晶面板视角的技术,其也
是TFT液晶显示技术中的一种。IPS是In Plane Switching(板
上切换,即宽视角)方式的简称。采用这项技术生产的液晶显示板,
扩大了视野角度,即使从不同的角度观看,色彩以及黑白对比的变化
都很小,在上下左右170度的视角内,都能显示出自然图像。特别是
经过改进,用于大屏幕液晶电视机以及大型显示器的AS-IPS(
先进超广视角)技术,实现了高辉度以及独自的高保真色彩显示。之
所以采用这一特别的公司名称,是为了以此给人以“产品性能与其他
厂商生产的液晶面板不同”的深刻印象。
IPS阿尔法科技公司于2005年1月1日正式运营。新公司将把3家公
司原来从事平板显示器业务的人力物力资源集中在一起。其注册资本
金为600亿~7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亿~53亿元)。日立显示器公司
的社长米内史明先生兼任新公司的法人代表及总裁。上述3家公司将
投入约11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2.5亿元,即约10亿美元),在日立显
示器公司茂原业务所内建设新生产线。计划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批量
生产。预计年生产规模换算为32英寸面板,将达到250万个。
两强联手建第七代线
在全球平板显示器行业,近一年来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是世界
最大的电视机厂商日本索尼公司与全球居首位的液晶显示屏厂商韩国
三星公司,合作投巨资建造第7代液晶显示屏生产厂。
索尼和三星于2003年11月初签订正式协议,合作投资2000亿日元
(约合18.2亿美元)于2004年在韩国建立一个生产液晶显示屏的合资企
业。两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同意双方各出资1000亿日元。根据协定,
合资公司的CEO由韩国三星方面担任。生产厂的月产能力为10万块第7
代液晶显示屏。满额投产后,除满足两家公司的使用外,余下的产品
可供外销。
作为世界最大的液晶显示屏生产厂商,韩国三星公司近年来不仅
在产量上而且在技术上也于世界领先。与建设半导体器件生产厂一样,
成立生产液晶显示屏的新厂也需要大量的投资。对于资金紧张的日本
厂商而言,这是难以独自承担的。特别是日本索尼公司2003年第二季
度亏损51亿日元,已无力担负建设新型液晶显示屏生产厂的巨额投资,
因而需要三星公司与之共同承担投资的风险。此外,由于液晶显示屏
供货不足,2003年第二季度索尼公司的电视机销售额,与2002年同比
下降了16%。然而同时,竞争对手日本夏普公司已与我国台湾地区的
厂商联手,正在建设第6代的液晶显示屏生产厂。正是凭借雄厚的液
晶显示屏生产实力,目前日本夏普公司已占有世界50%以上的液晶显
示屏电视市场份额。作为全球首位的电视机生产厂,日本索尼公司不
甘心让夏普公司独占鳌头。传统上,索尼公司是从外部大量采购其所
需的液晶显示屏的。2002年索尼公司生产的1100万台电视机只有10%
用的是液晶显示器。其余90%的电视机都是采用传统的CRT显示器。尽
管索尼公司在传统电视机市场上称雄,然而这已赶不上世界流行的薄
型电视机的新潮流。据有关市场分析公司统计,2003年全球大屏幕薄
型液晶显示屏电视机销量300万台,而至2006年将达到1000万台。索
尼公司决不甘心坐失这一巨大的市场。
索尼公司与韩国三星的合资厂,生产的是超过竞争对手的世界最
先进的第7代液晶显示屏。
液晶显示屏的代数是以其屏幕面积的大小而区分的。面积越大,
在技术上要求就越高,也越难保证整体的质量(要求整个屏幕通电后
没有一个闪亮点)。然而面积大,则可从每一大块面板上,分割出更
多的不同尺寸的液晶显示屏来。也就是说,除了可满足大屏幕的电视
机的需求之外,还可附带生产出数量不少的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液晶屏。
第6代液晶显示屏的面积是150cm宽,180cm长。第7代液晶显示屏
的面积为长220cm,宽190cm左右。第7代液晶显示屏生产厂投产
后,可保证满足索尼公司生产大屏幕薄型电视机对于高档液晶显示屏
的需求。而索尼公司对于传统的液晶显示屏供货厂商———韩国LG飞
利浦液晶显示屏厂和日立公司的生产厂,则继续维持小屏幕液晶显示
屏的订货。
索尼公司与韩国三星的液晶显示屏合资厂,面对的困难主要是技
术上的。如何保持大面积液晶显示屏的质量和提高成品率是摆在合资
公司面前必须克服的困难之一。通过两公司的合作,技术上的难题则
容易共同解决。
第7代大面积液晶显示屏的投产,对于世界笔记本电脑市场也有
较大的影响。因为除了微处理器芯片之外,液晶显示屏是生产笔记本
电脑的最关键部件之一。
2004年7月15日索尼与三星共同建设的全球第一条第7代面板生产
线正式投产。
提高屏幕显示水平
作为世界上最早发展平板显示器产业的日本厂商,经多年积累,
拥有先进的液晶显示器和等离子显示器生产技术。在他们与后起之秀
韩国厂商和我国台湾地区厂商的共同推动之下,各种平板显示器技术
都获得长足发展。
新的趋势是各种平板显示器在色彩、响应时间等方面的差距不断
缩小。特别是日本厂商,为了与对手竞争,他们将科研力量集中于提
高显示屏的品质,以此保持他们在高档显示器上的技术优势。日本厂
商的主要技术措施有:1.采用LED背光源,扩展色调表现范围的技术;
2.通过驱动电路对色彩进行优化;3.通过调整伽玛曲线来抑制白色发
蓝现象;4.通过黑插入实现高速响应;5.通过背光源的开/关和过驱
动技术实现快速响应;6.采用OCB(Optically Compensated Band)
模式;7.通过改变单元结构来改进视角依存度(保持透过率、响应
时间不变);8.变更色彩过滤器的颜色配置。
目前,面向大屏幕电视的液晶面板在色彩表现范围和响应性能方
面飞速提高。日本各厂商纷纷推出采用LED背光源提高色彩表现性能
的液晶面板和响应时间在10ms以下的高速响应面板。
在2004年10月于日本召开的“FPD International 2004”研
讨会中,日本最大的显示器厂商夏普公司液晶事业本部部长中武成夫
称:“通过加大玻璃底板尺寸来提高投资效率的时代结束了!‘英寸
战略’时代已经开始了。”他认为,数字家电产品的价格暴跌是必然
的。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大幅降低液晶面板的成本,夏普正在进行
“脱真空”、“脱光蚀刻(Photolithography)”等先进生产技术革
新。
日本先锋公司、松下电器公司、Nanao公司以及精工爱普生公
司等各电视厂商提出,“造就能动人心弦的屏幕显示效果”是他们共
同的目标。尽管液晶显示器动态范围小,但仍希望最充分地利用其动
态范围,以充分表现影视制作者的意图。驱动这些厂商的动力就是如
实地表现“原作者想要表现的画面”。精工爱普生称:“希望造就能
够与电影一争高低的画面,希望能够原汁原味地表现作者的意图”。
松下电器产业提出:“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富有表现力的显示器’。”
目前创造“令人感动的屏幕显示效果”已成为日本的设备厂商和产品
厂商们的流行语。
可以说,提高平板显示器屏幕显示品质,制造高端产品,已成为
日本厂商的利器。信息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