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年初,本是减速机市场的淡季,但是这些日子,泰星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照样三班倒,分布在各地的几百名销售人员依然不能尽早回家乡过年。十二年来在我国减速机行业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前茅的“泰星”,2005年继续领跑后,又迎来了2006年的开门红。
最近几年,我国减速机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跨国公司纷纷进入我国,抢占市场,我国的企业面临很大的压力。德国西门子和SEW公司、意大利ROSSI减速机公司、芬兰SANTASALO公司、意大利COSTAMASNAGA集团等赫赫有名的企业,将其著名减速机品牌渗透到我国各个工业领域,特别是在中高档减速机市场,我国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萎缩。但是就在这种局势下,泰星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的销售、利税继续增长并保持国内企业第一名。
在总结2005年的经验时,董事长张国林认为是企业坚持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之路,从而增强了“泰星”品牌的竞争力。
作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泰星把国产减速机的发展潜力寄托在技术创新上。他们瞄准国内外两大市场,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市场急需的热线产品,使国产减速机向专业型、精密型、多功能型发展。他们自主设计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000系列摆线针轮减速机是一种采用K-H-V-齿轮行星传动原理的新颖传动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大、运转平稳、噪音低、传动效率高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自主开发的9000系列硬齿面圆柱齿轮减速器采用等强度设计理论,齿轮采用渗碳淬火磨齿的工艺方法生产,结构新颖独特,具有承载能力大、使用寿命长、机械效率高等特点。起重机用减速器具有减速比范围宽、机械传动效率高、运转平稳、噪音低、承载能力强、耐冲击等特点。正是这些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起重、运输、制药等工业部门的产品,为企业贡献了超过50%的销售额和利税。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江阴长江大桥、黄河小浪底工程、葛洲坝工程、首钢、宝钢等国家重点工程,都有泰星中高档减速机的身影。
进入2005年以来,泰星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在原有“三改”、“三制”管理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推出了以“三联浮动”为核心的“机制再造”的创新管理模式,使体制和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所谓“三联浮动”就是联产浮动计酬、联产浮动计奖、联产浮动计股。这是公司在完善企业管理机构以后,对企业管理机制一次彻底的、重大的改革,有效地解决了职工自我定位、自我考核、自我管理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有形化。这种制度的创新,有效地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无论是生产工人、技术人员,还是销售员、售后服务人员,都将企业提升品牌价值的要求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企业由此继续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