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价格狂飙仍未停歇。上游厂家盈利高涨,自然欢欣无限,而下游企业成本上升,则迫切需要各寻出路,以尽量消化不断增加的压力。
在铜加工企业云集的浙江乐清,持续上涨的铜价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难以承受之重。在当地的《乐清日报》上,频频见到相关报道。据当地业内人士介绍,由于普通的加工业务毛利率本身就相当低,如果接了期限稍长的订单,期间铜价又涨,最后交货时一核算,甚至可能会出现亏损局面。所以现在一般的企业都不敢保有库存,基本都是“现做现卖”,接的也是短期订单,局面相当被动。
类似的困扰,在各个省份的建筑、电线电缆、电工电器、家电、汽车等行业中,也都广泛存在。铜、铝等材料的价格涨幅惊人,而对于许多下游企业来说,由于竞争激烈,其加工后的产品销售价格却难以提升,利润空间遭受到极大压迫。尤其对于产品处于低技术附加值的中低端市场的中小规模企业来说,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对他们而言已是切肤之痛。
不过,在上市公司这一层面,对于有色金属的价格上涨,应对和消解则要相对从容一些。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个铜消费量较大的行业中的多家公司,得到的反馈是,至少在目前而言,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对上市公司来说总体仍属比较有限。对应的年报及季报数据也可以作为佐证,许多相关企业的毛利率、净利润仍在不断提升。
上市公司之所以还能应付从容,大致可以归纳出几点原因。其一,相应上市公司多数都是其所属细分行业的龙头或是优势企业,在行业内竞争力比较突出,无论与上游供应商或是下游客户的价格谈判能力都比较强;其二,包括电子元器件、发电设备等在内的多个行业,目前正处于景气上升期间,旺盛的下游需求为相关的优势公司转移成本压力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其三,一些上市公司技术优势也比较突出,通过技术提升、产品升级,也可以实现转嫁压力的目标。此外,在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过程中,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缩产乃至消亡,也给拥有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们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机会。“这和油价上涨对航空公司的影响还是大不一样的”,一位券商研究员也总结说,优势企业还是有很多途径来转嫁成本压力。
大致上可以这样粗略描述,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对下游行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并非均衡分布。一少部分优势企业消化掉了这种压力,另外许多企业则处境艰难。而下游行业的成本压力,对于铜、铝等金属的消费量的增长,也会构成负面的影响因素。除了削减采购量之外,寻求其他的替代产品,也会是选择之一。
据了解,有的生产视频线缆的企业开始使用“铜包铝”、“铜包钢”进行生产,压缩用铜量,而原本使用建筑用铜管的企业则有些改用塑料管。而一位铝材经销商也向本报记者抱怨,铝材价格飞涨之后,不少客户改而决定购买塑钢材料来制作门窗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对于相关的替代品生产企业来说,倒又是一个新的机会。最近数家券商给出的有关型材类上市公司的推荐报告中,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一个理由,即铝材价格上涨,已经给塑钢等型材企业带来了现实的市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