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appendicle
有身价的泰迪熊行头总是较多,泰迪熊的附件也会因设计的功能和创意有所不同。例如防毒面具、香水瓶、音乐盒、电动开关,甚至可替换的衣服和专属的日常用品等。不过,较为基本和标准的附件,通常是指说明书、保证书、盒子、所附的标签等。如果打算将泰迪熊作为个人收藏并保值的话,这些附件也必须保留完整,避免有瑕疵,否则在鉴定时很容易因为附件不全而大打折扣,失去原有的价值。
脚架bear stand
因为设计上及重量的关系,很少有泰迪熊可以站着,在市面上展售的橱柜或店面的泰迪熊便都是坐着,所以为了使泰迪熊可以突出,脚架便因运而生。
转轴片cardboard disc or disc joints
为一种以铁片或纸浆制造的厚纸板圆形片(hardboard),用来作为泰迪熊四肢的固定圆盘,圆盘中穿有小孔可供栓钉固定。由于铁片和厚纸板容易生锈和破损,不易清洗和保存,为早期使用的制作素材;现代则都改良为塑胶制的转轴片(plastic jonits)。
转轴栓钉cotter pin
状似细长发夹,为一种尾端可弯折的金属钉条。这种转轴钉可以直接穿过转轴片的小孔,再以钳子弯曲轴钉尾端固定在转轴片另一端;因此,固定住的栓钉能让小熊四肢任意转动而不脱落。由于可以大幅度地弯折,早期玩具厂商称之为crown,意思为皇冠标志的图案。
发声器growlers
早期在制造发声器时,并没有正式的名称,所以制造厂商都直接称为声音盒(voice box)。这种声音盒的原理是使用油布和纸板,做成一个可以挤压的密闭小风箱,因为箱内放置风笛片缘故,预留的小孔经过空气的吸入后,流通的空气便会和里面的风笛产生摩擦共振,因而产生类似咆哮的声音。因为声音制作原理的不同,又可分为挤压、拉线、晃动、发条及单纯咆哮发声器;发声器不发声的原因,则不外乎发霉受潮、弹簧压缩弹性疲乏、纸箱破裂脱落,或是风笛有裂痕所造成。会发声的泰迪熊由于不易保存也无法修复,现在已极为少见,只有复制古董熊才会使用。
四肢movement
并不是每只泰迪熊都可以自由转动的,有些泰迪熊制造者会将熊特别设计成不同的姿势和造型,因此便有固定或是不须转动的泰迪熊出现,除此之外,大多数泰迪熊的四肢均可自由转动。四肢可转动的泰迪熊,其内部的接合大致可分成三种:铁制接合栓、塑胶接合栓,以及钮扣接合法。不过早期的接合栓有容易生锈和上油之虞,也不易清洗;用钮扣接合法的泰迪熊虽可以转动,但仍有摆动幅度限制,拉扯得太紧,便容易造成钮扣断裂和手脚松脱。所以一般来说,以塑胶接合栓较易于保存和转动四肢。
音乐发条转动装置music movement
源自于1870年瑞士的发条技术,是一种类似圆柱形梳状物的音乐发条装置,原本是装置于须挤压的小盒子,甚至是锡或木制的容器里。1960年时,更发明了运用外面有附带的发条柄、钥匙和拉绳便可转动的技术,此种技术后来在二次大战后,被日本制造者大量使用和独占市场。
橡胶rubber
由天然植物的乳白色液汁合成而得,具有弹性,可防止摩擦,具有延长和不透水性,有些泰迪熊鼻子的材质取材于此。
信息来源:泰迪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