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遭遇黑色星期二 股市期市料短线企稳

王朝厨房·作者佚名  2007-01-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因中美经济前景预期生变,进入五月中旬,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美国因经济数据和通胀压力抬头而加息预期再度增强,造成正冲击历史高位的美股于上周连拉大阴,虽然周一美股略反弹,但还不能表明已摆脱加息阴影。道琼斯指数周一小涨47.8点至11428.8点,离上周最高点的11670点有2.1%的落差。美债则连连大跌,收益率创4年新高。

美国加息预期打压相关市场

美国加息会扯高全球资金成本,对全球股市不利,尤其是对亚太地区喜欢参考美元汇率的经济体更是如此。

当美国利率一高再高时,资金或者外流,这对亚太一些外汇储备不足的经济体影响最大,逼迫其跟随美国升息以吸引资金,最终打压股市。

当全球资金成本可能上升时,股市、债市和期货均会受压,而这种压力又正巧碰上人民币破8,使这种下跌效应继续放大。

周一人民币中间价破8,虽然最后又贬回8.000对1美元上方,但还是引发市场预期大变,多数市场人士预测人民币中线将加速升值。

人民币升值点下调整压力

人民币破8虽然时间不长,但冲击力不小,国际商品期货借此消息出现大幅调整,伦敦周一跌3.2%,周二也一度下跌,但截至北京时间19:40已拉回平盘位置;黄金价格周一狂跌37.40美元,周二同上时间暂涨8.40美元;

国际油价周一惨跌3.65%至69.41美元/桶,周二同上时间小涨至69.57美元。

资源价格大跌引发商品币种和商品类股下跌,对一些获利盘沉重的“商品型股市”构成重压,如巴西股市周一在美股上涨情况下惨跌2.34%,加拿大股市跌1.71%,墨西哥股市跌2.05%。

商品、外汇、

股票等市场的炒家对人民币升值理解成“通缩”,许多人预计中国在出口受压后会减少资源采购,这种预期对于正处于高位的商品价格易形成重击。

周二亚太股市未理会隔夜美股小涨而跌声一片,这是因为中国基本上是亚太一些国家的出口中转站,中国从日、韩等地接订单,进行装配,然后再度出口。中国对亚太多数国家或地区因此一直有较大贸易逆差,这种逆差和对美顺差成正比,是种“转移类逆差”。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这种“来料加工热度”和FDI有下降可能,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会相应提升中国生产要素价格,如土地、劳工成本等。需指出的是,虽然中国因素导致亚太股市下跌,但中国因素并未强过美国因素,即美国息口因素,美国息口趋升仍是亚太股市下跌的主要因素。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今世界,中国影响力仍远未及上美国,经济层面尤其如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