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毛纺行业经过多年发展,生产能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且建成了产品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精纺呢绒是毛纺行业重要的骨干产品,精纺呢绒产品代表毛纺工业加工技术的最高水平。近些年纺织行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有力推动了毛纺行业技术进步。
精纺呢绒作为毛纺行业的骨干产品,其生产能力(毛纺锭数)约占毛纺行业总锭数的一半,自1997~2001年分别为42.4%、43.2%、46.3%、49.9%和50.8%。
精纺呢绒企业生产能力集中度高,已经具有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特大规模毛纺织厂江苏阳光集团和一些精纺呢绒年产量在500万米以上的大型精纺呢绒厂。
国内前十位毛纺织企业的总生产能力就占了精纺呢绒生产能力的1/3,它们大都集中于工业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中江苏省江阴地区精纺呢绒年产量已经占到全国精纺呢绒总产量的1/4。
我国毛纺行业(毛纺织、毛针织)年出口创汇30多亿美元。2002年毛纺织品(精纺呢绒、粗纺呢绒)年出口5030万米,其中精纺呢绒占毛纺织品出口总量的78%,同时还提供服装用呢绒间接出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配额的取消,毛纺产品出口有了较大的发展。
精纺呢绒是毛纺行业技术难度大、加工工序多、产品档次高的大类产品。近年精纺呢绒加工企业发展快,行业中涌现出一批优势企业。这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装备水平,加强了产品开发和创新的手段,基本实现了毛纱无结化、织造无梭化,少数精纺企业生产的高档毛纺产品,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江苏阳光集团是一个以生产精纺呢绒、西服为主产品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年产精纺呢绒1800万米,是国内设备最先进、规模最大、销量最高的一个现代化毛纺企业集团。江苏阳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已进入今年中国名牌产品公示名单。
我国精纺呢绒产品的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精纺呢绒仍然以内销为主(约占总产量的85%以上),产品市场适应性差,中低档产品多,附加值低,且多年来精纺呢绒的进口数量、进口单价均高于出口水平,表明精纺呢绒与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纺织报)
郭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