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孙瑞哲纵论中国流行面料
数年前,中国面料曾被称为是阻碍服装出口一条龙工程的瓶颈。几年后,中国面料已让世界刮目相看,中国面料的流行观感、手感、色泽和更新速度大大提高,中国设计开发的面料已迅速进入世界市场。借面料博览会召开之际,记者就中国面料成为时尚产品策源地的战略进程,采访了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孙瑞哲。
记者:杜钰洲会长在今年年初的纺织行业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面料整体水平较前已有相当进步。身为中国流行面料工程负责人,您对中国面料追赶国际流行面料的步伐如何评价?
孙瑞哲:众所周知,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纺织品服装加工厂、全球纺织品服装采购中心,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7%左右。但离中高端市场还有一定的距离,面料一直是瓶颈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纺织工业就开始了面料突破口工作,目的是提高出口服装国产面料使用率,替代进口。
经过几年来各方的共同努力,国产面料的质与量均逐年提高,市场竞争力有所提升,表现在国际市场上份额增加,出口数量稳步增长,价格抑制了下滑的势头,中国纺织面料质量和档次的提升也体现在贸易方式的变化,一般贸易比重上升,进口数量也得到平抑,但价格逐渐上升说明进口面料正逐渐转向中高端市场。2003年出口机织服装63亿件,比1997年增长79%,而机织面料进口51亿米,仅比1997年增加31%。出口服装面料自给率有所提高。
另外,从每年进行的“中国流行面料入围评审”和“中国面料和花样设计大赛”等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可喜的进步。参赛产品上,无论是在花型图案的设计,还是在流行色彩的应用,或是新材料、新工艺技术的应用方面,每次都有显著进步,与国外企业的产品对比,差距在不断缩小,部分企业的有些产品可以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产面料在许多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一是产品设计落后;二是快速反应能力弱;三是技术含量不足,主要体现在印染后整理水平滞后于纺纱织造,在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改善天然纤维性能,推出适应新原料和新产品的染整配套工艺技术方面存在差距,对能提升面料附加值的各种新型差别化纤维、细旦纤维、复合纤维以及抗静电、防水透湿、阻燃等功能性纤维运用不够,原料采用、工艺处理过程的环保意识不足,缺乏能有效提升产品风格与品质的国产特种后整理设备与助剂;另外,质量稳定性差,纺织产品生产缺乏科学的质量管理控制系统,质量检测手段不完善,整个加工环节中人为不确定因素过多。
由此可见,国产面料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纺织产业在高速增长后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我们不应满足于只是世界加工厂,应该力争成为国际时尚产品的策源地。如果没有符合国际流行趋势的、高质量的时尚面料,时尚服装产品就无从谈起。因此,继续提高国产面料水平,早日成为国际流行面料设计、生产、供应中心是当务之急。
记者:中国纺织协会在今年年初的工作会议上评选出一批面料产业基地,是中国面料的生产及出口、内销的集中地,是面料产业的晴雨表,对生产贸易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中国面料产业集群地面临的现状、关键问题和升级的要求是什么?
孙瑞哲:目前国内纺织业走向两极集中:一方面一批以开拓国际市场、科技创新、资本运作、品牌推广、产业价值链整合为主的大中城市的纺织大企业集团;另一方面纺织产业的资源要素向一些县市及城镇集中,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特色明显、产业链体系完整、中小企业集聚效应显著、经济体制活力充沛的区域性产业集群,这些区域型产业集群已经占国内纺织产销的半壁江山。可见,产业集群经济已日趋成为一种“产业现象”。纺织面料方面的集群也很多,像浙江绍兴、广东西樵、广东省新塘、广东开平、江苏盛泽、江苏湖塘、山东昌邑……,其中最主要的是浙江绍兴和广东西樵。这两个地区过去都以化纤面料为主,现在广东西樵开始转向其它产品,如棉型休闲面料、牛仔布和装饰布等等。
与其它纺织产业集群类似,面料产业集群以中小面料企业为主,专业化层次较低,技术熟练工人缺乏,技术水平不高,产品低质跑量比重较大,企业短期行为普遍,缺乏公益性产品开发服务和信息服务以及其它配套服务。开发创新能力弱,仿制现象突出,诚信水平不高,金融担保体系尚未建立等较普遍。
中国纺织工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加速结构调整,深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把纺织产业集群的产业升级作为今年工作重点之一。根据协会的统一部署,首先把广东西樵作为纺织产业集群产业升级的试点,重点围绕建设纺织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阶段的核心工作任务是在西樵建立纺织产业创新平台,它包括产品研发体系、检测和质量认证体系、教育和培训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体系这五大支柱,推动西樵纺织业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西樵的试点工作对其他面料产业集群,甚至其它纺织产业集群都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记者:作为中国面料的示范品牌,中国品牌面料企业的产品创新工程的进程,需要什么帮助?
孙瑞哲: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国内知名大面料企业通过增加技术改造投入,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许多企业对产品开发非常重视,建立了企业研发中心,培养了设计开发队伍,产品创新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一批重点企业的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逐渐成为国内知名面料品牌,如阳光、如意、黑牡丹、海澜、樱花、德棉、依棉、华茂、鲁泰、维科等等。但是,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面料产品总体上仍然处于中低档市场位置,我们的品牌面料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还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单凭某一家企业,很难扭转这一局面。这就是我们实施中国流行面料工程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在产业升级这个大背景下推出来的,带动广大企业、遵照国际市场需求开发产品的一种实践。
记者:中国流行面料工程总体进展情况如何?
孙瑞哲:“中国流行面料FabricsChina”系统工程目前进展较快,目前已有36家企业作为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各专业开发基地。
每年两次的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发布已成为采购商、生产企业关注的焦点,流行趋势的研究更细化。
在标准与检测体系建设方面,已初步制定了一套基于国际标准及国际采购商标准的纺织品商业标准体系“中国流行面料质量标准”。在北京建立的中国流行面料检测中心暨纺织工业面料检测中心已获得CNAL国家实验室认证,分支机构南方面料检测中心、华东面料检测中心正在建设中,分行业、分产品类别的检测中心建设也已纳入规划,帮助近百家企业建立了检测实验室,并帮助企业培训检测人员。
在贸易推广体系建设方面,通过与国际采购商特别是零售商交流产品趋势、对接质量标准,使生产企业的产品开发节奏、质量标准与国际采购商的要求吻合,逐步与一系列国际采购商建立直接、紧密的贸易衔接。同时已初步在国际买家中建立″FabricsChina″这一代表中国优秀面料产品的注册品牌的影响力,贸易活动已全面展开。目前针对欧洲、美国等市场的零售商的贸易推广活动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针对欧洲主要零售商的西服等产品的提供已全面展开。中国流行面料美国电子商务活动也已于去年9月开始在美国纽约展开,并收到良好效果。
今年中国流行面料系统工程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推进:(1)、继续提高企业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具体工作如下:
———建立中国流行色彩监测体系,及时了解国内市场色彩消费倾向;
———全面推广应用CNCS″中国应用色彩系统″在纺织行业的应用;
———纺织产品流行趋势研究向分行业、分大类产品领域发展,推出细分产品、细化行业的系列流行趋势;
———加强对国内外市场和产品开发技术的研究,重点推出″中国纺织产品创新白皮书″,指导企业的产品开发工作。
(2)、从机制建设入手,提高行业研发和快速反应能力。包括:———加快行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重点在纺织集中的地区建立研发基地;———建立行业快速反应示范基地,促进建立适应小批量、多品种、快交货的纺织行业快速反应机制,提高行业应对国际大规模采购的快速反应能力。
(3)、继续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利用国际先进技术设备,建立覆盖主要纺织地区的现代化的产品检测网络体系-″纺织工业面料检测网络″,除了在北京已经建成的纺织工业面料检测中心,正在广东建设的″纺织工业(南方)面料检测中心″以外,从2004年开始,将陆续在上海建立“纺织工业(华东)面料检测中心”,在山东建设“纺织工业家用纺织品检测中心”,在大连建设″纺织工业(东北)面料检测中心″,在武汉建设“纺织工业(华中)面料检测中心”,在广东建设“纺织工业缝纫线检测中心”;———加强对国际先进产品标准的跟踪研究,完善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中国流行面料”标准体系,使更多企业产品获得“中国流行面料”吊牌。
中国纺织报 李茗芳